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6366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新人教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星星变奏曲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介绍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 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发表处 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 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 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朦胧诗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 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 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 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 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 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 “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 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 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 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 值的产物。“朦胧诗” “朦

2、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 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 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 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题解 星星变奏曲上下两节,共同以星 星为意象,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 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 也相同或相近具有同样的韵律。 但诗的上节与下节相比,情境、意味 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 些用语也有所变异,使上下两节诗构成主 题与变奏的关系。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 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星星变奏曲 第一节:诗人向往的光明世界。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 喜欢

3、 第二节:对现实的否定。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谁不喜欢(否定) (肯定)(否定) (肯定)反复朗读“谁不愿意” 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 列问题。 1、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 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 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 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 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 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 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 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 “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 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 并不热

4、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 、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 ,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 ,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 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 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 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 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 的美好。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 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 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 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 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 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 迷离的美好意

5、境,表现了“春天”之美,“ 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 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 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 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 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 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 隐约约的真切感觉。认真地体验这首诗,请从 文中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并作点赏析。 最欣赏的句子: 我的赏析: “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 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 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 了牺牲。 这首诗中有几处出现了“星星”这一 形象?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文中出现了六次“星星”

6、的形象,每一次的出 现都不尽相同。第一次的“星星”是没有光明 时的一种希望;第二次的“星星”就是点缀夜 空的星辰;第三个“星星”是比喻光明和温暖 ;第四个同第一个的含意;第五个指的是艰苦 的历程中存留下来的一点点自由和温暖;第六 个指在挣扎中保留下来的温暖的火种;第七个 指自然界中的星辰。总而言之,“星星”在这 里象征光明、诗意、春天、温暖和希望等生活 中最美好的东西。 主题 表达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 ,抒发对理想(光明)的向往和追 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 的希望。艺术含蓄朦胧,意境优美。1、本诗的作者江河是80年代 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诗派其 他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还有 (

7、二至三个) 舒婷致橡树北岛回答顾城 一代人梁小斌中国,我的钥 匙丢了 2、这首诗歌用 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 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 的主题是 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 天、鸟、白丁香;夜、冰雪、冻僵的 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 ;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对 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 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请从一、二节诗句的语气、内容、 意境三个方面说说诗歌是怎样构成 主题与变奏的关系?第一节和第二节用了同样的结构、相 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句子的语 气已从肯定变为否定;内容又对光明的向 往转为对现实的否定;意境又温馨美好转 为寒冷严酷,从而构

8、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 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 种企盼。 如果我是一张白纸我会让人们在我身上记事、算题如果我是一根蜡烛我会默默给人们带来光亮谁不愿意呼吸新鲜的空气谁不愿意沐浴温暖的阳光谁不愿意吮吸甘甜的雨露谁不愿意拥有美好的生活可是,人类肆意的破坏使这一切都变成了虚幻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刘益善 夜色中,我们溜出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 她却说是九千 我却说是一万 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莹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

9、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9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 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初夏、星星、萤火虫 10第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 一处细节描写是:溜出村子躺在草地上面数星星 11第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 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像, 这些诗句是: 11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她说萤 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12这首诗中写“我们争着、吵着”表 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哪些诗句点 明题旨?都认为自己数得很清楚,都认为自己有理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天真无邪的童 年 13同学们,你们看到天上的繁星的时候 ,会想到什么呢?请把你的想像描述出来 。 我的想象: 示例: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

10、我们 做人要坚毅刚强。 探究乐园 14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 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 ,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 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修 辞手法,把“遥望”、“繁星”、 “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150字 左右的文字。呵,有一只鹰(曾卓 )呵,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中有一只鹰在飞翔它飞得那么高呵白云紧贴着它的翅膀呵,俯望着闪光的彩色的大地鹰在高空中自由地盘旋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呵,鹰,蓝天的骑士你也有你的歌么更高更高地飞吧,鹰生命的歌要唱得更响,更响呵,有一只鹰在高飞怀

11、着真正的鹰的心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有时驮负着阳光白云1、 诗中的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 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诗中的鹰是一位健朗、积极、无 畏的勇者的化身。作者在构思立 意上运用了象征手法。 2、本诗在第一、二节诗人以两幅画 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鹰的飞翔状态,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一幅画面:鹰在蓝天中飞翔;第 二幅画面:鹰在更高远的天空中纵 横。 3、 说说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1)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 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2)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鹰的拼搏为他获得了无限大的生存 空间。 “狂风暴雨”都只能受鹰的“牵引” ,证明鹰能从容地面对和驾驭一切困 苦。 4、 全诗押什么韵?在结构形式上有什 么特点?全诗押“an、ang”韵。全诗每一节 均为四句,结构整齐匀称;每一节都 以“呵”引起下文不禁赞叹之情溢于 言表,而且使诗有一唱三叹的韵律美 。 5、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 期许:永远地追求理想,勇敢地挑 战生活,无限地释放自己生命的激 情,实现更高远的生命状态。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后 两句。 细雨 东风里, 掠过我的脸边 _ _ 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