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1[最牛员工激励理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6364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理论1[最牛员工激励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激励理论1[最牛员工激励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激励理论1[最牛员工激励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激励理论1[最牛员工激励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激励理论1[最牛员工激励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励理论1[最牛员工激励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理论1[最牛员工激励理论](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激励是什么?v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机,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v激励与绩效的关系 工作绩效f(能力动机)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主要内容:确认满意:关注两种影响因素2促进公平:维护下属心理平衡3满足需要:了解员工工作目标1因境而生:采用不同内容激励4因时而动:采用不同方式激励5因人而异:注意不同激励对象6一、满足需要:了解员工工作目标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需要层次论:工作的需要包括不同层次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如何满足各种需要?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如何满足各种需要?q工作条件生理需要q基本工资q暖气与空调

2、q自选餐厅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如何满足各种需要?q职业安全安全需要q外加福利q安全工作条件q普遍薪水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如何满足各种需要?q管理的质量归属与爱q同事的友谊qq和谐的工作群体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如何满足各种需要?q工作职称尊重需要q同事和上级承认q责任q奖励增加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如何满足各种需要?q有挑战性工作自我实现q在组织中的提升q工作成就q创造性二、确认满意:关注两种影响因素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双因素理论:满足和不满足的因素不同v基本观点: 1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 2影响工作的因素

3、:激励因素vs保健因素 3激励因素是以人为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 4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双因素理论:满足和不满足的因素不同导致不满意的因素 有激励作用的因素504030201001020304050%发生频率的百分比安全感 地位与下属的关系 个人生活 与同事的关系 薪酬 工作条件 与上级的关系 监督公司的政策和管理成长与发展 信任 责任 工作自身认可 成就25三、促进公平:维护下属心理平衡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公平理论:不患贫而患不均v基本观点 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更受相对报酬的影 响,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

4、把自己所得的报酬以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他人所 得的报酬及他人付出的劳动进行社会比较。如果它们相等,就认为是公平的 ,就会成为激励力量,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员工所选择的参照对一般有三种:“他人”、“制度”和“自我”。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公平理论:不患贫而患不均v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 曲解自己或他人的付出或所得; 采取某种行为使得他人的付出或所得发生改变; 采取某种行为改变自己的付出或所得; 选择另外一个参照对象进行比较; 辞职。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公平理论:不患贫而患不均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公平理论:不患贫而患不均v管理者如何做到公平? 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

5、度 尽可能多的采用客观标准、量化标准 过程公开化 更多的民主四、因境而生:采用不同激励内容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境而生:用不同的内容激励 v可选择的激励内容(强化物种类): 物质性强化物 社会性强化物 活动性强化物 象征性强化物 代币性强化物激励策略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境而生:用不同的内容激励v不花钱的激励内容 到员工的位置上,当面感谢他的辛劳 亲笔写张卡片,表达您的谢意 员工聚会或部门会意时当众表扬 请董事长、总经理、或部门主管会见这位部属,感谢他的杰出表现。 在公司刊物或同业的通讯会报上予以表扬 将杰出员工的像片挂在走廊的一面墙上,布置成光荣板 设计一张特殊奖章,

6、表扬他的成就 买气球放在员工桌子上,计算机前面 设定感谢日,定期表扬绩效优良的员工 激励策略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境而生:用不同的内容激励v利用工作本身激励 工作丰富化 工作打造 通过授权激励策略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境而生:用不同的内容激励v激励内容的选择(强化物) 观察法 调查法激励策略五、因时而动:采用不同激励方式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三、因时而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 v连续强化与间断强化的比较 1连续 强化: 容易导致过早的满足感 强化物消失,行为倾向就迅速衰减。 适用于低频、新出现、不稳定的行为 2间断强化 不容易导致

7、过早的满足 个体在间断强化中更不愿意放弃活动 适合于稳定的或高频的行为激励策略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三、因时而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v固定时距与可变时距的比较 1固定时距程序:每隔一定的固定时间给予一次强化。 2可变时距程序:奖励根据时间分配,但强化的时间却不可预测。 激励策略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三、因时而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v固定比率vs可变比率 1固定比率程序:个体反应达到一定的数目时,便给予奖励。 2可变比率程序:对某些不定量的正确行为和反映强化。 激励策略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时而动:采

8、用不同的方式激励v激励效果 强化物的分配:变比率固定比率变动时距固定时距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因时而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v强化理论的应用 1、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奖酬所有的人,绩效大小不同,奖酬也应不同。 2、无反应本身具有强化的效果。 3、一定要告诉下属,他们怎样做才可能得到奖励。 4、告诉下属他们正在做的哪些事是错误的。 5、不要在下属的同事面前惩罚下属。 6、使结果和行为相一致。这要求管理者公正地对待下属。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迟毓凯:有效激励因时而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v塑造新行为与消除不良行为 1连续接近技术 2减少

9、问题行为 关键:确认问题行为的强化物是什么?六、因人而异:注意不同激励对象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人而异:依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v意愿高,能力低 特点:对每件事情充满新鲜感,热心,积极,对每件事情都表现出极高的学习意 愿,是此阶段的人最大的特色。 激励策略:给予他明确的工作指导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人而异:依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v意愿低,能力低 特点:工作新鲜感消失,工作表现与自我期许出现差距 激励策略:真诚赞美,明确反馈。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人而异:依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v能力高,意愿低 特点:心态保守,对任务缺乏兴趣 激励策略:倾听其意见,增强

10、其信心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人而异:依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v能力高、意愿高 特点:胜利的成功者 激励策略:委以重任,分享经验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因人而异:依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v中国人的激励策略 身先士卒,任贤律己 人不同能,用人所长 设定目标 确保公平 重视“情”字 荣誉激励 地位激励 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 .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第四节 激励与激励理论一、激励的概念及其意义1 什么是激励管理心理学认为,极力是指对人的内在动力的激发、 导向、保持和延续作用。它包括三个因素: 某一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动力的激发; 心理导

11、向某一目的物; 心理得以保持和延续。2 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有效的激励造就了企业的软环境,体现了以人为中心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的现代管理思想。 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的绩效和满意度。P(工作绩效)=f(M x Ab)M 激励水平 (直接因素)Ab 能力 (间接因素)二、需要、动机与心理1 需要的概念与作用管理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心理动力的源泉,人没有需要,就没有动力。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是人的心理 上的主观感受,有三个特点: 指向性 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诱激物。 周期性 可以重复发生,但是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 变化性 发生的

12、强度不同,内容不同。2 动机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人 的心理内部的驱动力。二者关系: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基础和始发点。动机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是驱动人的行动的直接动力。当需要具有明确和特定的目 标时,才能转化为动机。3 心理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所采取的直接行动。心理可分为 目标心理 直接从事实现某种目标的心理。目标导向心理 为实现目标,准备过程中所采取的心理。二者不可分割,目标导向心理是不可缺少的,但应尽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量缩短,以减少由于导向心理过长而引起积极性的挫伤。4 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的对象分:物质需要 对物质产品(包括生活用品与社会文化产品

13、)的需要精神需要 对知识、道德、人际关系、荣誉等精神领域的需要与追求。 按需要的起源分:生理性需要(初生性需要) 它是天然的,生物性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的,原始性的需要,包括维持、发展和延续生命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次生性需要) 主要来自后天的习得,如成长、友谊和成就的需要等。有些学者认为: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性需要(如猎奇、好动、探险以及感情的需要等)。 按需要满足的来源分: 外在性需要 需要的目标(诱激物)由外部环境所支配,工作只是人们获得报酬的手段,是工具性的。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外在性需要包括 (A) 物质性 如工资、福利、住房等;(B) 社会感情性 如信任、支

14、持、表扬、尊重等。 内在性需要 激励的源泉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人 们工作本身的体验,爱好以及对工作结果的判断。 其内容又包括 (A)工作活动本身的激励性(过程导向)如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与兴趣。激励并不在于成果本身。(B)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性(结果导向)如工作完成后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轻松感。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满足需要 紧张消除5.需要、动机、心理三者关系三者之间可以用以下模型来表述:需要心理 紧张动机心理新的需要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第五节 激励理论v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重点研究是什么因素激励人们努力从事 自己的工作。其代表性理论包括: 1 需要层次理论

15、1943年由美国学者马斯洛(Maslow) 提出 (1 )基本要点 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如下图所示: 其中 生理需要 是人的饥、渴、性、生育等基本生理机能 安全需要 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 社交需要 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等)与归属感 尊重需要 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感和胜利感)与社会尊重(能力、成 就得到社会的认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迟毓凯:员工激励迟毓凯:员工激励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社会抱负的需要 (2)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几点说明 A 五种需要层次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 B 人的需求,不同时期和环境,有所不同,需求具有一定的主 导性 C 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在例外的 特殊情况 (3)简评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者,他认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处于利己的本能 。这种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