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专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19865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专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六专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六专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六专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六专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专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专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专题第六专题 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 主持人:徐思源(以下简称“主”)参与人:巢宗祺(以下简称“巢”)方智范(以下简称“方”)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主:各位老师,大家好!本专题讨论如何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的问题。“学会鉴赏”,这一要求不是新课标第一次提出的,但却是在新课标中得到强调的内容,并且新课标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而“探究”,则是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这一专题第一学时讨论“学会鉴赏”的问题,第二学时的讨论围绕“探究”的问题展开。关于“学会鉴赏”,有老师提出不少疑问,这里我们集中探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视培养鉴赏能力?二是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力?是熟

2、记鉴赏知识呢?还是熟练掌握几种鉴赏的套路呢?第三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应该从何处入手?那下面我们就请 巢老师先谈谈。巢: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视鉴赏能力?主:对。巢:我们不妨先回过头来看,关于鉴赏,现在我们特别强调,过去有一个阶段不重视。那时学语文主要就是为了实际运用,实用性的语文就是日常交流,写写应用文、说明文,所以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量也少了,要求也低了。这样一种做法实际就是要学什么,要有什么能力,就从这个方面多读一些实用文来补,结果我们就发现,学生的鉴赏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和培养了,而他实际应用能力其实也提不高。所以这个话题在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当中,实际上是比较早开始的。在

3、语文教育的领域里,2许多专家都提到要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语文教育中,审美能力往往是从鉴赏这个上头来考虑的。所以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头有一个基本理念,里面专门谈这个问题,就是谈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突出三个方面: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个基本理念里有专门一段是谈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当然包括鉴赏,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就从实用角度来说也非常重要,当前我们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培养有创造才能的人。自然科学的创造也好,要改善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好,都要重视审美。所以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加强审美能力。语文教育当中大家经常谈的鉴赏能力也要有。主:就是从语文能力的培养来讲,课标指出了三大能力:语言

4、运用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那么其实我们刚刚说了,审美的能力,在文学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是必须要有的一件事,就是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审美能力的培养,那当然首推文学。那么另外从工具的角度来讲,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实文学作品、文学鉴赏的过程,其实文学作品本身它就是一个语言运用的范例。阅读文学作品、鉴赏文学作品,其实在提高鉴赏能力的过程当中它也是潜移默化地获得语言的能力。方:刚才两位我觉得讲得非常好,实际上这个对于文学教育,对于审美能力的忽视,它的背景可能就是那个“工具论”的观点,认为语文就是一个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所以认为文学欣赏它是无用的,因为一旦从工具的眼光去看语文课程的话,它必

5、然强调它的实用性。对这个实用性来说,就认为审美这个东西好像比较空。巢:很多人眼睛当中认为这个审美、文学欣赏是一种奢侈品。方:所以有这样一种口号就提出来了。主:不实用啊!方:不实用。有的人说语文课又不培养作家,为什么要专门进行教育,培养审美3能力呢?跟不培养作家相关的甚至提出,语文课不能上成文学课,这个口号好像也提出了非常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是非常合理的。而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它就把审美能力培养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实际上我觉得,除了 巢老师刚才讲到的,一个是提高生活质量, 徐老师讲到,其实在欣赏文学作品、揣摩它的语言的过程中,也有应用能力培养这一种功能。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6、。这恐怕是最根本的东西。我记得张志公早期非常主张“工具论”的,但是九十年代他对语文课程有一系列的反思。这个反思里面非常值得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借鉴的,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他非常重视中国语文教育传统中那一部分合理的东西。他非常关注这一点,他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第二个就是要加强文学教育。而且他认为要加强文学教育,培养审美能力中间可以寓思想教育于其中,也可以寓智力开发于其中。也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它并不是跟思想道德教育、跟人的智力开发割裂的。这个几者其实是相关的,所以我觉得在当前我们来看,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从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怎么样使他的个性能够健康,人格能够健全,是不是?有

7、比较高的一种品位和一种审美情趣,这些相当大的层面上是从文学阅读、文学欣赏中间得到的。另外我觉得,从思维发展来看,刚才 巢老师讲到,就是关于培养创新能力的问题,因为我们党和国家特别是从十六大以后就非常强调未来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里面我认为是比较缺乏的。那么这个创新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甚至还有灵感思维。主:对,这是郭沫若在八十年代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要“异想天开”。方:对,要异想天开,要想象,说得非常好。这个其实钱学森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提倡怎么通过语文课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就是自然科学家他做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一个

8、是要依靠逻辑推理,但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想4象力。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我觉得就在这个意义上这样说。所以我们将来要培养创新人才,可以从自然科学学科里面去培养他,同时通过文学阅读,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发展他的形象思维、审美思维,让他异想天开。这样我觉得语文课程也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贡献。主:对,创造力的提出就是想象力。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都是这样,李政道也很强调艺术教育,他说艺术和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就是非常强调这两者要结合。巢:我们以前也谈到过这个情况,就是有很多自然科学家追求真善美的问题,他说我在科学研究当中遇到两个标准就是求真和求美标准不一致的

9、时候,我取求美的标准。因为求真很可能在当时、在那个时候我这方面的知识不完备,对它了解还不全面,所以在这样一个认识不充分的情况下,可能这个“真”达不到一个有把握的程度,但是求美就是一个审美的直觉。实际上科学家讲科学美、技术美,科学家真正到那个境界是很讲究审美精神的。方:其实我刚才讲到丰富精神世界,还有关于人的个性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完善,还可以稍微多说几句,就我们一直讲文学是人学,人这个处身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对不对?但是人还必须有一个精神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这个想象世界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从文学作品中来的,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其实在做一个了解、陶冶、提升人的事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就知

10、道自我,知道社会,就是我们的课程标准里讲到的,在高中阶段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怎么认识?其实通过文学作品阅读也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是不是?通过这个最后形成人的一种自我反思能力,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然后就明确自己应该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才是健康的,才是有意义的。这样他的人生才会充实,是不是?5主:这就是所谓的精神上的成人的过程。方:对对对。主:那么说到底,我们一切的教育最后还是为了“立人”,语文教育承担了这个重任的话,它应该通过文学鉴赏的活动来完善这个过程,来让这个活动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意义。方:所以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有文学课程,它有的时候把文学课程和语言课程分开,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英国

11、一个初中生规定要阅读三部莎士比亚的剧作,这是他的必修课程,必须要读三部,这些我觉得都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吧。主:嗯,是的。那么我们刚才提到的创新人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跟审美能力一直是分不开的,要有想象力,要有一些敏感度,还有一个批判的能力,鉴赏其实就是一种批判的过程。巢:在审美过程中就包含了批判,这不是一个完全分割的过程。我们要鉴赏就要有个评价、批判。主: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当中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里刚才我们两位专家也有了很多见解,那么综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语文课程的任务要培养三方面的能力,这个三大能力是可以通过鉴赏力的培养来达到的。或者说要培养这三个能力就要进行文学的教育或者说文学的鉴赏

12、活动。同时文学鉴赏活动也就是学生通过别人的精神境界,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经验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来完善自己精神和人格的过程。同时我们要培养这个创新的人才,审美的活动,鉴赏的活动就是一个极好的途径。所以鉴赏力的培养是我们语文教育必须要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巢:也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内容。主:我们的课程标准对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作了相当明确的要求,也就是提出6了学生学会鉴赏的目的。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是要学习“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具体来说,就是要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讲,对我们老师进行

13、文学教学来讲,应该还是不低的一个要求。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怎么去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呢?在现实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现象,比如说老师介绍一些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鉴赏知识,文学鉴赏有哪些要素?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记下来。或者老师给几个武功的套路,拳脚的套路一样让学生去套用。这样你就知道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这就是鉴赏。那么这样一种做法是否能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呢?两位专家怎么看?巢: 我觉得要帮助学生提高鉴赏力,或者说在我们语文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鉴赏力,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这当然是没错的。不是说套路,如果说是从哪里入手,从什么方面来鉴赏应该是带有一定规律的,但

14、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因为高考中有这样的试题了,特别是对于诗歌鉴赏要考这些东西,有的老师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去应付考试,所以他去告诉学生一些鉴赏的知识,或者介绍几种套路,遇到这样几种问题应该怎样去对付。主:这个套路其实就是一种答题的步骤。巢:讲到底他不是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而是告诉学生怎样去应付考试。提高语文的鉴赏力和我们讨论的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是切合的。首先要让学生去品味、阅读。之前已经提到过了,接触文学作品首先要让他去感受,如果离开作品的语言去讲很多知识,他记住那些知识,作品还没有咀嚼过,怎么能知道它的味道呢?是人家告诉他有什么味道他就复述一下,他其实自己根本不知道。方:刚才 徐老师提的问题我觉

15、得咱们要分辨,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是去学习它7的鉴赏知识呢,还是具体鉴赏活动?主:获得一种鉴赏经验?巢:对的。方:嗯,对,你是经验型的,还是实践型的,还是理论型的。现在文学鉴赏学这样的书很多,当然 高中老师也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可以去借鉴文学鉴赏学一些观点、方法、定义、概念再教给学生。但如果定义等等偏向于这一方面的话就变成一个鉴赏理论课了,而不是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的鉴赏活动。所以刚才 巢老师讲到的我们这里的核心是什么?鉴赏能力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课程标准里面那八个字:“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因为既然讲到文学作品它必然是有形象的,没有形象就不叫文学作品。另外它的形象是通过文学

16、作品塑造的。它必须有语言上的要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我觉得从制定课程的标准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好的抓手,而且这个问题抓住了,你的鉴赏的知识在中间能起多大作用、有什么样的位置,我觉得也可以把握得比较好。你就知识来说,比方说文体知识,这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从鉴赏的角度来说,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散文的表情达意和诗词的不一样,诗歌和词形式格律不同,它表情达意的途径、形式、技巧也不一样,甚至包括节奏、韵律也不一样,对不对?这是知识啊!一个是文体知识,另外一个是作品的背景知识非常重要。我就记得有这么一篇课文,朱自清的背影,大家都很熟悉的,上背影这一课一般对它解读比较平面化,就是说背影就是表达一种什么呢?父子之情。父子之情是一种非常概念化的东西。这篇作品的父子之情和那篇作品的父子之情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决定了一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个性。而我们仔细去探讨一下一定的背景知识,对背影的理解就不一样了。主:每一对父子之前的感情都是不一样的。8方:对呀!有人就找到了朱自清的日记,从他的传记里也发现了,原来他写背影之前有两三年的时间跟他的父亲在闹矛盾。而且父子之间书信不相往来,隔阂非常深。后来是他的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