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111769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李飞一、课程申报人及团队基本情况一、课程申报人及团队基本情况姓名:姓名:李飞李飞性别性别 女女出生年出生年 月月1981,7,6学科学科数学数学学历学历大学本科大学本科职称职称 中教二级教师申报申报 人信人信 息息联系电联系电 话话13521653660邮箱邮箱 L二、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初高中数学衔接课程类别课程类别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高一学生授课学时授课学时 18 课时课时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概括性介绍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及作用。概括性介绍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及作用。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根据高一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从新课程标准,知识架构, 学法

2、转变,能力要求等方面研究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探索适应高一新生的教与学的方法。 (一)(一)课程开发的背景情况(包括课程需求调研分析,简要介绍课程开发设计课程开发的背景情况(包括课程需求调研分析,简要介绍课程开发设计 的理论及实践依据)的理论及实践依据)1、学校生源的实际状况:随着重点高中不断扩招,生源状况趋于复杂。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各不相同。 2、学生反映的情况:高一新生普遍感到高中数学难学,一部分同学对遇到的困难不知所措,开始对数学望而却步,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部分老师反映的情况:许多高中老师觉得新课程改革的这一批学生“最难教”,“很多基本的东西都不懂老师

3、们忧心仲仲,认为这种现状可能会影响高中教学,影响三年后的高考。 类似问题,我们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了解。因此,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踏上高一这较高的新台阶,必须花一定的时间、精力,去铺设一条坡度较小的斜坡,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状态,即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衔接过程。 课程详细介绍课程详细介绍(二)(二)课程目标、意义与特色(着重于课程的优势、创新点、使用价值等)课程目标、意义与特色(着重于课程的优势、创新点、使用价值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李飞1、教材内容方面 (1)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具体,多为常量;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不仅注重计算,还注重理论分析,对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

4、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2)在初中课标教材中,部分内容已被删除或降低要求,而高中老师对调整后的课标要求认识不够,认为这些内容初中学了,而未讲这部分知识,或只是简单介绍,这样形成了初高中“两不管”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新课标教材,虽然初、高中内容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指挥,即使教材内容要求降低了,教师也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的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反而加大了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 2、教学方法方面 (1)初中数学教材每课时安排内容少,教学

5、进度一般较慢,对重点内容及疑难问题教师均用较多的时间反复练习,答疑。而高中数学课时紧(每周只有 4 节正课)每课时内容通常较多,所以进度较快,即使是重点内容教师也没有更多时间反复强调。否则势必超出时间的限制,因此教学时很多内容仅是点到为止。这对于许多在初中“跟着老师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2)初中数学习题类型较为单一,老师可以对各类习题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理和老师示范的例题类型,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绩。而高中习题类型多,且较灵活,许多题目都容纳多个知识点,命题时强调在知识交汇处出题,教师不可能讲全各种习题类型,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李飞对于习惯于“依样画葫芦”,缺乏举

6、一反三能力的高一新生来说,取得好成绩实非易事。 3、学生学习方法方面 (1)初中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而高中学习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钻研,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探索规律。因此,刚步入高一的学生若沿用初中的方法,就不能较快的适应高中的教学。 (2)由于升入高中后课程容量加大,作业量多,及难度提高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只能应付当天的作业。更多的同学认为:完成了作业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而疏忽预习、复习等必要环节。 (3) 初中数学学习,比较直观形象;而在高中,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高一新生中有部分学生不善于听课,对概念的理解,分析不重视;不会记笔记,对教学

7、重点、要点与教师对一些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往往听过了事,不做记录。 4、思维方式方面 初中学习更多的是记忆与模仿,而高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高中强调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运用,其中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高中数学中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教学中反映的更充分。 5、心理状态方面 初三学生中考结束后身心都松弛下来,知识遗忘多。步入高一后,一方面认为高考还早,不必一开始就那么紧张,这样使松懈情绪得以蔓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李飞延。另一方面,逐渐发现高

8、中的内容难学,考试成绩与预期相差甚远,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越畏惧越难学,越觉难学越恐慌,形成了恶性循环,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三)(三)授课对象说明授课对象说明 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年级学生(四)(四)课程内容结构及学时安排(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程内容结构及学时安排(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衔接问题的方法 1、把握教材内容的衔接,实现初高中平稳过渡 当下初中教材内容少,插图多,通俗易懂,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素材多,应用能力要求高,理解“消化”困难。为了缩小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差距,学校可开设校本课程,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初高中衔接教程”等,对“两不管”的内容进行补充。

9、使学生能脚踏实地地跨上一个新台阶。在知识与能力上能实现平稳过渡。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结论非常重要,目前就处在“二不管”的境地。类似这样的知识就应该在初高中衔接中补上。 2、切实把握教学要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每个模块 36 课时,每周4 课时,一个模块 9 周讲完,一周复习考试,完成一个模块需要十周时间,每个学期完成两个模块的学习,所以按照这样的安排,课时非常紧张。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对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各模块的要求等要有整体的把握,避免增加一些标准和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或把后面要学到的内容提前以增加高一

10、新生的负担。 3、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改进学法,提升思维能力 (1)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改变学生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李飞学习观念和态度。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应当适时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 (2)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听课效率。高中课堂内容多,难度大,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以缓解教师授课

11、速度快,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知识吃力等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以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更快地适应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奏。 (3)在高初中衔接过程中,单凭教师的力量不能解决同学们的所有疑问,这就需要利用同学中的良好资源,开展探讨,互帮互助,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种形式。正如哲学家萧伯纳所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进行交换,每人可以有两种思想。”让同学们明确大家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对手,而是更多的帮手,竞争不是在班级,年段这个小范围的集体中。在交流中,提问的同学问题能得以解决,回答的同学也能加深印象,大家既共同受益,又增进友谊。 (4)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

12、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虽然刚升入高中,学生反映作业量大,但仍要坚持培养反思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在听讲中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在解题过程中,不仅只是完成任务的解题,而且要反思解题经验,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如: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本题要考察我们那些知识和能力,验证解出的结论是否完整合理,本题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李飞否还有其他解法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发现题目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纠错过程中,反思错误原因,查缺补漏,寻找克服错误的有效途径。这样,使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5)重视培养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学习

13、数学离不开运算,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升入高中后,往往因时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时同学们应该多动脑,勤动手,认真及时把老师留的运算作业完成。同时,对一些复杂运算,还要有耐心,应用掌握的算理,使用简便的方法。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考试中经常有正确的思路,却往往由于运算错误而失分。所以,良好的运算能力将成为考试中一项重要的制胜法宝。 (6)数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数学思维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高一新生其思维习惯正由直觉形象型向抽象经验型过渡,因此,必须重视抓紧培养。 (五)(五)课程实施的形式与条件课程实施的形式与条件由于教材仅作为

14、教学的基本素材,而考试是选拔性考试,高一新生站在初高中的衔接处,面对眼前大量的教学内容,繁多的知识点,纵横交错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了进一步复习,巩固,提高,选择教辅用书是必然的。目前虽然教辅材料琳琅满目,但许多内容与新课程教材不配套,许多材料存在搬、抄的现象,学生选择较为盲目。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教辅材料。哪些题要做,哪些题不要做,哪些题现在做,哪些题以后做,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发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李飞指导作用。 (六)(六)课程过程管理和预期效果及学习评价课程过程管理和预期效果及学习评价衔接教学是为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构建一个平台,使学生能顺利地登上一个新台阶,

15、从知识准备到数学思想的养成,从数学能力的提高到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步认识新课程、新理念,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衔接教学中要牢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课改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顺利地度过初高中的衔接阶段。 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是一个传统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又赋予新意,需要引起初、高中课标、教材编写组专家,教育教研部门,学校领导、我们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通力协作,才能取得成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评价的区别与选拔功能,更应突出评价的鼓励与发展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时关注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即学生在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本班本校的实际出发,考查主干知识,对题目的设置还要有梯度,以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