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元制——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8.50KB
约13页
文档ID:4241540
双元制——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_第1页
1/13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双元制,双元制的定义,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该模式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企业培训,其雏形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同业工会对师傅的培养 12世纪和13世纪,同业工会己对培训作了明确规定到19世纪,手工业和商业企业开始对学徒进行职业培训 19世纪70年代,德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 工业的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对劳动力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徒制培训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而此时作为“双元制”的另一元职业学校也经历了较长时期逐渐地发展起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二战后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在二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经济崩溃、人民失业,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急需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上又有大批失业工人因不具备基本技能和知识而难以找到的工作,有人想转换工作,也要求进行培训,为安排弱智残疾人就业也需要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

面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得到国家和政府资助从而得以长足发展依靠“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具备高职业素质的技术工人,才使德国经济在一片废墟上得以重建,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腾飞的奇迹德国职业培训“双元制”的正式称谓是在1948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缩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的鉴定》中首次使用了这一名称在1969年,德国政府又在《职业教育法》中对其作了有关规定,使其逐步制度化和法制化此后,德国政府又在《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职业教育法律中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使这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本世纪70年代以后“双元制”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双元制”的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从而实现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1、两个培训主体即企业和职业学校 2、两种教学内容在企业主要是传授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体育、宗教、伦理等普通文化知识 3、两种教材即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培训企业使用的是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以便确保达到统一的培训标准和质量,而职业学校使用的理论教材则是由各出版社组织著名专家编写的,没有统一的全国或全州统编教材。

4、两种实施方式企业遵循联邦职教所制定的培训条例来培训;职业学校则遵循所在州文教部颁布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5、两类教师即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企业培训的实训教师是企业的雇员;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属于国家公务员 6、两种身份即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 7、两类考试即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技能考试是针对企业培训的,考试方式和内容以其在企业接受的实训内容为主,目的在于考核学生对所学技能和专业知识实际掌握的程度,一般由行业学会负责实施;资格考试则是针对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学的,内容包括所学各科,方式包括笔试和口试,由学校组织实施 8、两类证书即考试证书、培训证书和毕业证书考试证书一般与学习和培训地点无关凡通过相应的职业培训结业考试者,都可在得由行业协会颁发的为国内外承认的证书,技术工人证书、伙计证书和商务办事员证书等等培训证书和毕业证书则是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颁发的与培训和学习地点有关的学历证书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1、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我国单元制的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师的各自优势:(2)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培训交替进行(3)有利于最新科技信息迅速反映于教学之中(4)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可立即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无疑可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5)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工人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必然对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种环境的长期熏陶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6)有利于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增强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7)使教育单位与用人单位成为统一整体,,2、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看 经费问题、实习基地问题、师资问题、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且长期困扰的四大难题,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利于上述四大难题的解决,从这一角度更能看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1)有利于解决经费问题(2)有利于解决实习基地问题(3)有利于解决师资问题(4)有利于解决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问题,“双元制”培训体系的优点,1、完全统一的职业社会化培训模式,它把学习与劳动结合起来了;2、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根据新的技能需求迅速发展或调整培训内容;3、相对有利的过渡机制,学校培训和就业培训能够顺利过渡;4、通过企业的合作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增强了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合作与协调;5、这种个体经济形式对国民经济的财政体系有利;6、培训者高于就业平均程度的技能水平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缺点,1、固定的职业培训方式在日益增强的社会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显得十分狭隘,缺乏世界开放性;2、决策管理层反应迟缓,缺少灵活性;3、职业变动缺乏灵活性,培训瓶颈特征明显; 4、受培训者缺乏独立性和个人创造性,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对个性发展的考虑;5、依赖于单个企业的费用提供培训岗位,经济景气状况不稳定,培训企业情况也因地区不同经常变动;6、缺乏高级能力的培训,在中级技能层面和高级技能层面间缺乏渗透。

我国职业教育从中可以获得如下几点启示,(一)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了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二)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四)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前东德地区被越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因此,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