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7402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善因得善果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上一集老法师开示三皈、五戒和菩萨戒,我们都知道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中,戒是列在头一位。世尊在遗教经中,也交待我们要以戒为师。还有我们专修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也必须要持戒念佛。可见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今天继续再请教老法师,有关戒律的一些问题。一般我们谈到戒,除了五戒、八戒等等戒条以外,还有四个概念,第一个是防非止恶,叫做戒。第二个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戒。第三个是六度之中,布施、持戒、忍辱,这三度都属于戒律的范围。第四个是指做人做事,还有修学各种法门的规矩,也叫戒

2、。首先我们请教老法师,防非止恶叫做戒,怎么解释呢?师父:这一些问题,在经论里面,在古大德的著述里面,都有详细的讲解。即使是在净宗印光大师文钞里面,对于这一桩事情,也说得非常之多。大家自己可以去读诵、研究来做参考。世尊一代的教学是以智慧为主,要求一切大众,要开发自性圆满的智慧。佛在经论里面,将这个目标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是梵语音译的,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在这一句意思当中,自自然然就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正觉,第二个是正等正觉,第三个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学佛求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就是为这一桩事情。释迦世尊四十九年教的是些什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讲的是些什么?都没

3、有离开这一句。这一句是佛法教学的宗旨。可是一切众生无量劫以来,就迷失了自性。现在怎样帮助众生恢复自性本具圆满的智慧德能?那就要想到慧为什么失掉了?是因为你没有定。那为什么把定失掉了?因为你不守规矩,你不守法。于是佛才制订这个戒律,教给你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一定是由持戒、得定,然后再开智慧。开智慧是恢复我们本能。换句话说,戒律在佛法教学当中,它是手段,它不是目的。用这个手段达到定,定还不是目的,依旧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在慧,于是这称之为三无漏学。什么叫无漏呢?这个漏是烦恼的代名词,佛在经上讲得很多。譬如我们一个茶杯,茶杯破了,破了就漏。你斟茶的时候,它漏失掉了。这是佛把这个漏比做烦恼,人有烦

4、恼,定没有了,定是功德,定漏掉了,慧也漏掉了,取这个意思。如果你能够持戒,能得定,能开慧,那这就无漏了。所以这个漏跟无漏,这个意思我们要清楚,这种名相在佛学里面用得很多。我们看了之后,不至于产生误会。所以修学过程,一定要经过这样一个阶段。戒律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一般人凭自己想像、浅见就能够了解的。甚至于我们曾经看到,不但现在,古时候也不少,戒律非常精严,丝毫不犯。这就是你刚才所问的,防非止恶。非是不如法的,戒律防止一切不如法的事情发生,禁止一切的恶行、恶念,这个是戒律的精神,防非止恶。由此可知,凡是符合这个精神的作法,都是戒律。虽然戒条里面没有,戒条是很有限的。譬如吸烟,吸烟,戒条里没有。为

5、什么没有呢?当时印度那个地方,大概是没有烟草公司的设立,没有人吸烟,它就没有了。那么现在吸烟犯不犯戒?如果说吸烟对人身体不好,也会影响大众的健康,那这就不是个好事情。那么今天到处禁止吸烟,请勿抽烟,那这几句话算不算戒条?那是戒条,没有错。一个明理的人,常常能够想到社会安全的人,不妨碍大众的人,那他就应当遵守。遵守就叫持戒。由此可知,戒律的意义是广义的,不是单单持这几条条文。条文是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为当时社会大众所制订的。佛所制订的,也不是有意制订的。总是看了有人犯过,然后再召集大众说:这个过失对自己不好,对社会大众不好,我们应当要禁止。 所以你看看这个戒律的缘起,你就知道,佛的弟子,在家、出家

6、,四众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犯的过失,杀盗淫妄的过失,而世尊说这个问题严重,所以才制订戒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对出家人。对在家人是不邪淫、不妄语,制订这四条根本戒律。所谓根本戒,这个四条,它确确实实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三千年前,这四条管用。到现在,这四条还是管用。在古印度那个时候管用,到中国来也管用,现在把这四条,我们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甚至于任何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他也点头,觉得对,他也尊重,他也欢迎,他也愿意遵守,这就叫根本戒。其他的,譬如说饮酒戒,有许多国家地区的人,这些酒没有什么,我们天天都喝酒,他就不能接受了。所以根本戒一定是一切众生都会接受的,其余不能接受的,那

7、是要看社会环境,看当时的需要。佛制订不饮酒这一条戒,目的确实在防非止过。因为酒醉之后乱性,就犯前面四种戒。我们现在在这个社会新闻当中,常常看到杀人、作奸犯科的,报上登的,都是喝酒喝醉了,才干这些事情。酒醉了壮胆,他就做坏事。他如果在清醒当中,他也知道这些事情是坏事,也晓得这个事情不应该做。纵然他下手;下手,手会软。酒醉了就糊涂了,理性就失掉了。佛戒酒的用意是在此地。那么制作戒条,就是条文,等于像现在法律条文一样,一定要符合理论,要符合现前时代的需要。所以前面我们曾经讲过,佛在经论上这些戒条,像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的这些菩萨戒、八关斋戒、十戒,都是在三千年前那个时候的戒。那么我们现在的社会,跟

8、那个时候不一样。现在持戒应当要怎么个做法呢?不一样。所以佛说法有个大原则,佛没有定法可说,佛从来是无法可说。佛有什么法?真的是无法可说。佛说的是什么法?看到你的过失错误,你这个做得不对,你应该怎么做?佛这个说法是因众生而说的,不是他自己有意思说出来的。所以对他自己来讲,佛无有法可说;对一切众生,这个众生是千变万化,所以也没有定法可说。三千年前的人跟三千年后的人不一样,社会变化也很大,意识形态不相同,也就是每个人想法、看法都不一样。因此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教给我们的,都教我们掌握原理、原则。原理、原则掌握住了,在日常生活当中,活活泼泼的去运用。换句话说,你一定有智慧、有能力辨别是非,辨别善恶

9、,然后你才懂得如何防止这一些过失、非法。如何引导人向善,这一类就是属于戒律。所以戒律的意思很广很广。戒经里面,也讲了三种戒,一种是律仪戒。律仪戒就是有条文的,像国家的法律、宪法,有条文的叫律仪戒。还有条文里头没有的摄善法戒,对自己,条文没有。譬如我们刚刚讲的抽烟,这个条文没有。我们知道这个烟不是个好事情,我们决定不抽烟。不抽烟是善法,条文里没有,它是善法,我们也遵守,这叫摄善法戒。摄善法戒是自利。不可以说世尊条文上没有,我们就可以不必遵守,随便了,不可以!你要懂得它的善恶,你要知道它的利害。这个东西对我有利,对我是善的,我遵守;对我是恶的,对我不利的,我决定不做它。这条文没有的。另外呢?对一切

10、众生,饶益有情戒。对社会、对众生有利益的,条文上也没有的,那我们也要去做。不能说佛戒里头没有,那我可以不要做了,那你就错了,你就死在条文里面。所以这两条戒,那个里面就包罗万象了。对自己,摄受一切善法;对众生,饶益有情。这个叫三聚净戒,聚就是类。戒就是这个三大类,这个才圆满。为什么三聚净呢?净这个字很重要。因为净,净是清净心,你才能得定。我们曾经见到有很多人戒律很精严,感动了鬼神护法,天人来供养,可是他不能得定。那个感动鬼神,天人供养,给诸位说是什么?福报,那是福。他是福德,他不是功德。如何是功德呢?得定就是功德,因戒得定。那一种戒能得定呢?净戒。你们想一想,这个净是什么意思?净是三轮体空,不著

11、相,著相持戒是福德。我们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提供诸位做个参考。中国在唐朝时候,是佛法最盛的时代,我们佛门称为佛教的黄金时代。大小乘的宗派都是那个时候兴起的。道宣法师,以后我们称他作律师,他是专修戒律的,持戒很严。后人称他做律宗的第一代祖师。他在终南山,感动的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谁送供养?天人送供养。那么有一天,有一位大乘法师窥基,玄奘大师的学生,法相宗第一代的祖师。法相是玄奘大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翻译出来,但是没有建立宗派。建立成一个宗派,专修专弘的是窥基。所以窥基才是法相宗的初祖,这是了不起的人。有一天从终南山经过,听说道宣律师,这也是很有名气的,就到终南山去访问,拜访道宣律师

12、。那么道宣律师也听说有窥基法师,学问不错,对于戒律好像是比较松弛一点,不太注重。这个人们常常讲三车法师。于是乎就轻慢他,有意思要表演一下给他看。表演什么?中午吃饭,天人来送供养,炫耀一下给他看看。窥基法师在山上,大概也耽误了一段时间,到中午的时候,天人没有来送供养,那么这是出乎道宣法师意料之外。以后把窥基法师送下山,到第二天中午,天人来送供养。道宣律师就责怪他,昨天你为什么没有来送饭?这个天人就讲,昨天有大乘法师在这个山上,山前山后统统护法神保护著,我进不来。道宣法师听了这个话,满身冷汗,惭愧!知道自己错了。那么就晓得,他还有这个念头,还要炫耀,还要看到别人过失,说老实话,六祖的道行就比他高。

13、你看六祖在坛经上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我持戒,你不持戒;我戒清净,你不清净;我尊贵,你不如我,这样持戒,怎么能得定?定是什么?定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所以这样持戒持得再好,福德便是,感动得天人供养。没错!福报,你不会得定,你也不会开慧。那么这样的持戒,就没有功德了。诸位要晓得,持戒怎样才有功德?持戒有功,你就得定,定是得,就是功德。功是因;德是果报。修定有功,开慧是得,是这么回事情。于是乎那个净字是关键,所以三聚是净戒。持戒的人决定不见世间过。自己起心动念,样样如法,样样合理,绝不起心动念,去看别人的过失,去批评别人,没有这个意念。除非别人向你请教,你帮他纠正错误,这个可以。他要没有向你

14、请教,你的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这个社会、世界就清净了。所以真正持戒人,他们的生活是在净土里头。我们台湾也是净土,为什么呢?一切动乱、邪恶,他没有见到,他也没有听到,他六根接触不到,心净则土净。你天天要去看报纸、看新闻,要去接触,到处去找,你的心怎么能净?你怎么能定得下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如何修学净戒?这一点要紧。念佛往的人,心净则土净。你凭什么往生的?凭念佛,这个话说的不是圆满的答案。念佛的人太多了,为什么往生的人那么少?李老师以前说过,一万个人念佛,真正往生的只有三、四个,不成比例。你说念佛往生,这个话里头有问题。什么条件往生呢?心净则土净

15、往生的。你的心怎么清净的?我念佛念到清净,这就对了。所以你虽念佛,如果你心不清净,也不能往生。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 弥陀经上跟我们讲得清楚,念佛的标准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八个字做到了,你才能往生。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临终一念、十念,也要做到这八个字。虽然他念得时间短,一念、十念,他确确实实这个心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求生净土,没有第二个念头,还是符合这个标准。不符合这个标准,不能往生。所以佛祖都教给我们要持戒念佛,你看无量寿经上,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是夏老居士的会集本。这个六品经文就是持戒,讲得很详细。不像一般讲的五戒十善那么笼统,它说得

16、很详细。提醒我们,那些决定不能做。你做了,你的心决定得不到清净,那么对于你往生就产生障碍。可见得经本里面,这个持戒念佛已经就教给我们了,我们现在把这一段经文选做晚课。晚课的时候,我们拿这一段经文来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样才能做到老实念佛,才能够决定得生净土。所以防非止过这个意思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两句话就是戒律的精神,就是戒律的原理、原则。问:老法师把戒律做了非常详细的开示,使我们修行人对于这个戒,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还有怎么样来行持,也有一个落实的方法。再接著请教老法师, 楞严经里面讲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开慧 ,这个怎么来解释?师父:刚才我们也谈到,戒的目的就是帮助心地达到清净,所以它是手段,它不是目的。可是这个手段对于初学,特别是六道里面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若不是烦恼、习气重,他怎么会轮回到六道?持戒就变成最重要的手段。持戒一定要摄心。由此可知,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这个是楞严经上的。楞严经上讲:摄心为戒 ,那大势至菩萨这两句话讲得太好了。你能够都摄六根,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