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看《阿q正传》杨宪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598390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目的论”看《阿q正传》杨宪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目的论”看《阿q正传》杨宪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目的论”看《阿q正传》杨宪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目的论”看《阿q正传》杨宪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目的论”看《阿q正传》杨宪益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 略与方法。以目的论为基础,对阿 Q 正传杨宪益英译本中文化负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 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方法的目的性,并指出目的论给译作的评析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目的论;阿 Q 正传 ;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1 翻译目的论 从 20 世纪 2O、6o 年代开始,大多数翻译理论家都倾向于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 其忽视了翻译的本质不仅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不同文化间的 交流。2O 世纪 7O 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其中一个影响较大的翻译新视角。目的论是功 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198

2、4 年,汉斯弗米尔在其与卡塔琳娜莱斯合著的普通翻 译理论基础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目的论以行为理论为指导,把 翻译置于人类行为理论的范畴研究。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交际行为,所 有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 过程,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方法。弗米尔再三强调,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 的交际目的。同时,翻译目的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译者,翻译策动者,及预期读者。 在目的论中,评价翻译质量的标准不是“等值” ,而是“合适” , “合适”指译文文本要适合 翻译目的的要求,也就是说译文文本要完成其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的

3、交际功能。目的论对 具有不同翻译目的文学作品翻译与赏析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2 关于阿 Q 正传 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大师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这篇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 庄为故事背景,给我们塑造了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 Q 的形象,也给后人留下了“阿 Q 精神” ,这个具有深刻文化含意的术语。该作品涵盖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历史、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包含了大量特定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作品 咱问世以来被多次译成英文,其中包括 1953 年外文社出版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作 The True Story0f Ah Q,但多年来外界对其评论却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

4、杨译本过分忠实于 原著,许多中国文化因素没能详尽地介绍给西方读者。拟从目的论角度,来分析杨译本中 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以期给译本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 3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 杨宪益先生和其夫人戴乃迭女士这对译界黄金搭档从 2O 世纪 4O 年代开始从事英汉、汉英 翻译工作。他们的英译作品包括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三国演义及鲁迅小说选 等。可以说,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英译工作是举世瞩目的。1980 年 3 月杨宪益曾在 澳大利亚 个“作家周”的座谈会上说过,我国人民应该知道外国的文化遗产,外国也应 该了解中国有多么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次讲话中杨宪益也明确指出译者应尽

5、量忠实于原 文的形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杨宪益夫妇其英译作品的目的是忠实于原著与原作者,在 此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其译作发起者外文社属于旨在 传播中国文化的权威出版社,因此其组织出版翻译作品时,要求译者须严格忠实于原著, 不会给译者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此翻译目的的指导下,我们举例论证杨宪益夫妇是如 何处理该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 31 直译 例 1孔子日, “名不正则言不顺 ” 。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鲁迅 512) Confucius said, “If the name is not correct, the words will not ring t

6、rue”, and this axiom should be most scrupulously observed(Yang 74) 例 2古人云, “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 。(鲁迅 533) The ancients say, “A scholar who has been away for three days must be looked at with new eyes ”(Yang 138) 通读译文我们会发现,由于上下文提供了足够的线索,译文读者不难推断出这两个典故的 含意。因此,作者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既保留了原作品的文学特征,又起到了引入异国文 化的作用。 32 直译(音译)+

7、文外注解 例 3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鲁迅 524) The Shang Dynasty Was destroyed bv DaJi,the Zhou Dynasty Was undermined by Baosi(Yang 112) Note:Da Ji,in the twelfth century BC,Was the concubine of the last king of the Shang DynastyBah Si,in the eighth century BCWas the concubine of the last king of the Western Zhou

8、 Dynasty。 。 。 例 4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鲁迅 525) Who could tell that close on thirtyWhen a man should “stand firm”,he would lose his head like this over a little nun? (Yang 114) Note: Confucius said that at thirty he“stood firm” The phrase Was late used to indicate that a man was thirty years old

9、阿 Q 正传中有很多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典故。例 3 中“妲己” , “褒姒”涉及到中 国历史人物,例 4 的“而立之年”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学说。如果不了解其背景知识,很 难加深读者对原作品故事情节的理解。为了忠实于原著语言风格,并更多的传达中国特有 的文化,杨宪益夫妇对此采用了直译(音译)+文外注解的方式,既保留了原语词汇的特色, 又向读者介绍了这一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本质意义。 3_3 直译+文内释义 例 5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鲁迅 542) Naturally the imperial tablet had been smashed into

10、fragments on the ground and the valuable Xuande censer before the shrine of Guanyin,the goddess of mercy. had also disappeared(Yeng 164) 在中国文化中“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女神,是慈悲的化身。而在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 中,是无法找到与“观音”意义相对的神。为了保留原语文化特色,同时对于附加在直译 词汇上的意译部分又要符合原文简明扼要的表达要求,译者在此采用了直译+文内释义的 方法。简短的释义既没有打断译文的连贯性,又成功的传达了中国文化特点,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

11、。 34 意译 例 6假使有钱,他便去押牌宝。(鲁迅 518) If he has money,he would gamble(Yang 94) 句中“押牌宝”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古代绍兴地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赌博方式。如果我们查 阅相关资料便会发现这种赌博游戏的规则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包含很多术语。这种文化负 载词的文化形象对原文读者都已相当陌生,而且作者意图显然不在赌博方式本身,而是突 出了阿 Q 好赌的特点。译者准确领会了原文作者的意图采取这种译法也是可取的。同样, 文中“黄伞格”译为“extremely formal letter” 。 “黄伞格”是一种写信的格式。其书写方式 使信的文字排列像

12、一把黄伞的伞柄。黄伞是以前的官吏所使用的仪仗,这样的书写格式表 示对对方的恭敬。从上下文可看出作者的意图不在书信格式本身,而只是为了突出赵秀才 对举人的巴结和卑恭之态。因此,译者用“an extremely formal letter”点明了“黄伞格”在 句中的实际意义。 当然,译者在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还是存在欠妥之处,例如“衙门”译为“yamen” ,“王八蛋” “Turtles egg” , “长衫人物” “all the men in long coats” ,没加任何注解,未 能揭示出这渊的文化意义 4 结论 综 所述,我 f 以看到 对翻泽策略的选择足受翻译 f_1 影响的。杨宪

13、益夫妇意在忠实地呈 现鲁迅作品的原貌,传神地再现原作的内容和风格,问时柏千富的 rl 图文化传递给西方 读者。在此翻徉i0 指引下,其灵活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总_水永说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由此可见,目的论的出观为泽者根据翻译目的灵活选择翻译方法捉 _r 理论上的依据 ,同时,出给翻译批评带米新的思号,即我们在评析一部作品时应综合考虑译者的翻译目 的,及其影响译者翻译的各种因素,这样才能给出一个公正、全面、合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Yang,Xianyi,and Gladys,Yang,transSelected StoriesBy Lu Xu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