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预测题及答案(七)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042353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素质预测题及答案(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综合素质预测题及答案(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综合素质预测题及答案(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综合素质预测题及答案(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综合素质预测题及答案(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预测题及答案(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素质预测题及答案(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教师资格试点考试全国教师资格试点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 ) 。 A. 予以批评教育 B. 予以劝退 C. 勒令退学 D. 予以开除 2、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接受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 。 A. 单独设班 B. 随班就读 C. 混合编班 D. 均分到班 3、有的班主任教师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并把它作为安排、调整座位和评先推优的唯一 标准。这违反了中小学教室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 A “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2、 C.“关爱学生” D.“爱岗敬业” 4、下列说法和做法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爱学生”规定和要求的是( ) 。A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平等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B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心学生健康,租金学生全面发展 C对学生严慈相济,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开展因材施教 D让差生退学或离校,及早走向社会,不浪费时间和金钱 5、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这位发明者 是( )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贾思勰 D.袁隆平 6、北宋张泽瑞的一幅反映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作品是( ) 。 A 人物龙凤皁画 B.洛神赋图卷 C.

3、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7、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其意义和影响被誉为不 亚于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载人飞船登月的“阿波罗计划”的是( ) 。 A.基因工程技术 B.人类基因组计划 C.细胞工程 D.基因工程 8、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 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式是( ) 。 A. 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9、 (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 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订为 3

4、3 篇,书名亦为 刘向所拟定。A.战国策 B.左传 C.诗经 D.史记10.(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A.战国策 B.左传 C.诗经 D.史记11.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下列 哪项不是其作品( ) 。A 登池上楼 B.归园田居 C.桃花源记 D.五柳先生传 12.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 )为人们展示了法 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A.人间喜剧 B.玩偶之家 C.复活 D.老人与海13.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一下意见:(1) 如果甲参加,则乙

5、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 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已不能的哦扑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参加。 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 A.甲、丙、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丁、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14.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更高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和共同性。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许多伪劣产品是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认科学的学术规范不同的借口之下产生出来甚至受到好 评的。据此可以得出( ) 。 A.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需要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 B.人文社会科学要引入自然科学的学术规范 C.自然科学要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

6、规范 D.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两种学术规范是互相独立的15.资治通鉴成书于( )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南宋 16.某家庭有 6 个孩子,3 个是女孩。其中 5 个孩子有雀斑,4 个孩子有卷发,这辨明有可能( ) 。 A 两个男孩有卷发但没有雀斑 B.三个有雀斑的女孩都没有卷发 C.两个有雀斑的男孩都没有卷发 D.三个有卷发的男孩只有一个有雀斑17.“一桌子苹果,别人通常挑一两个,挑三四个。毕加索最可气,每个都咬上一口,每个苹果上都有他的牙印。 ”一位中国画家如此评论毕加索。毕加索一生搞过素描、油画、雕塑、 版画,担任过舞台设计,还写过小说、剧本和无标点散文诗。 A 毕加索吃

7、苹果,每个都只咬一口。中国作家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 B.很多人都像毕加索一样参与过许多艺术类型的创作 C.毕加索在艺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行过创作的尝试 D.毕加索是个天才式的人物,没有他不涉及的艺术领域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 B.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C.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突袭珍珠港 D.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突袭苏联 19.地球南北极上空,经常出现极光,下列关于极光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A在地球南北两极,磁场活动异常活跃,磁场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发生作用,形成了色彩艳丽 的

8、极光 B.地球南北两极气流活动活跃,气流与太阳光交互作用,摩擦放电,形成了极光 C.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在地磁的作用下,聚集到南北两极,并且与大气层中的粒子冲撞产生 了极光D.南北两极大气层比其他地区厚,折射太阳光线的能力很强,照射到南北极区的光线大部分被 折射回去,形成了极光 20.英国剑桥大学的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大师,也是接触的科普作家。 他 1988 年写的一部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科普小说是( ) A 大爆炸探秘 B.自然的终结 C物理世界奇遇记 D时间简史 21、科学家发现大洋底层的裂隙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发现可能会解答一个曾引起人们关 注的问题。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

9、前一天演唱 1/700 秒,即每过一年,一天要延长 0.5 秒,据 此预测,再过 2 亿年,一年将只有 250 天了。 对“ 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解答” ,最准确的是( ) A.大洋底部裂隙扩展,地球运行时间延长 B. 大洋底部裂隙扩展,地球运行时间缩短 C. 大洋底部裂隙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D. 大洋底部裂隙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22、有人也许认为“写文章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义理是 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 核查与选用。 对画线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

10、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23.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是 “礼”和“仁” 。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仁”是内在的精神原则。 ( ) 填入括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把礼和仁统一起来了 B.孔子认为礼和仁是区分庸人与圣贤的根本标志 C.孔子把礼视为立身之本,并用仁来补充规定礼 D.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24.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

11、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祸害。 ”这话没错。但也不必为此 走向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 ) 填入括号最恰当的是: 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甚微 B.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D.好人读了坏人任然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任然是坏人 25、从 1901 年到 1961 年,若贝尔文学奖几乎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 年代以后亚、非、拉美 作家居多数;90 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 60 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 猛进的时候。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

12、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26.鲁迅满怀悲伤的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 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 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 延口残喘 ,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反映鲁迅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青年的无奈 C.反映了鲁迅先生处于极

13、度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争的精神 27.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至郁郁而死,未尽其才。他还说:“贾生 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 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苏轼认为,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华,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力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 A. 英国 B.德国

14、C.法国 D.瑞典29.“一丝不苟”中的“丝”的本意是( )A. 计量单位 B. 丝线 C. 丝绸 D. 发丝 30.京剧中的“大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 A. 生 B. 旦 C. 丑 D. 净 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 1.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 电话,让他下午来学校。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 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2.某校班主任许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刘俊辉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有 XXX 收的信

15、件,许 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刘俊辉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许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 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刘俊辉提出了批评。次日刘俊辉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 走。刘俊辉的家长找到许老师理论并要求将刘俊辉找回。许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 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刘俊辉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 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 请问:(1)许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许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3.阅读理解(理解阅读材料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又接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