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400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通才者,通晓各个知识领域的人才也。人生有限,要成为通才委实不易。晚清时代, 就出过这么一位通才。他就是刘鹗,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长于文学,并在算学、 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海内外学者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 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 。胡适先生曾概括刘鹗的一生,称其“有四件大事:一是河工,二是甲骨文字的辨认, 三是请开山西的矿,四是贱买太仓的米来赈济北京难民。 ”胡先生没有提到刘鹗的 另一件大事,即他还写过令他名垂青史的老残游记 。刘鹗作为罕见通才的刘鹗涉猎了众多领域,著述颇丰,为我们

2、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除老残游记外,刘鹗还著有天算著作勾股天元草 、 孤三角术 ,治河著作 历代黄河变迁图考 、 治河七说 、 治河续说 ,医学著作人命安和集 (未完 成) ,金石著作铁云藏龟 、 铁云藏陶 、 铁云泥封 ,诗歌集铁云诗存等。然而,刘鹗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精明强干的他屡遭官场陷害,同时又因为他贿 赂官员,给世人留下了“反腐作家也腐败”之讥。他参与洋人开矿等事情,又被民 间直呼为汉奸。其双面人生,令人唏嘘不已。一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 之一,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全书共 20 回,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发

3、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 13 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 日新闻 ,始全。原署鸿都百炼生著。作者刘鹗在小说的自叙里说:“棋局已残, 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说是作者对“棋局已残”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 的苦难遭遇的哭泣。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 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 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 史略中曾赞之:“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刘鹗,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 生。祖籍江苏丹徒,1857 年 10 月 18 日生于江

4、苏六合。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宦人家, 其父刘成忠与李鸿章是同年进士,后来曾任京中御史、河南知府与道台。刘鹗是家 中最小的孩子,七岁读书,从小散漫,聪明过人,喜杂学,什么医学、数学、乐律、 方技、词章等,学一行精一行,唯独对科举之学不感兴趣。光绪二(1876 年)五 月赴苏州,秋至南京应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终榜上无名。科举失意后的刘鹗,从此便无意仕途,热衷于经商。作为官宦子弟的刘鹗要去闯风险甚大的商海,这在当时也算是惊世骇俗之举。但刘鹗说干就干,先后在淮安开过 烟草店、在扬州开过诊所、在上海开过印刷厂,但是开一家赔一家,他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如此蹉跎到了 31 岁(1887 年) ,他的人生际

5、遇终于来了。黄河在历史上频繁决溢,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历朝历代治理黄河始 终是一大难题。这一年,开封、郑州段黄河决口,几位治河官员都束手无策,清政 府调来了广东巡抚吴大澄。吴大澄与刘鹗的父亲刘成忠有旧交。刘成忠曾在开封当 过知府,还将自己的治河经验写成了书,叫河防刍议 。刘鹗受其父之影响,从 小喜好水利,并认真研读过父亲的此书,他认为这是一个自己施展身手的好机会, 必须抓住。于是,刘鹗果断地关闭了自己在上海的印刷厂,打点行李北上投奔吴大澄,出任河 督局提调官,投身于治黄大业。果然不负所学,刘鹗治黄很有一套,他以大禹治水 的精神鞭策自己,不畏艰险,不辞辛劳,身临一线,与河工们同吃同住

6、同劳动, “短衣匹马,与徒役杂作” ,采用科学方法及新材料进口水泥,功夫不负有心人, 其“束水攻沙”的方略大获成功,终于令黄河河堤合龙,河复正流。可谓初战告捷。看到刘鹗治理黄河卓有成效,喜出望外的吴大澄又聘请刘鹗担任了“豫、直、鲁三 省黄河图”提调,以协调黄河下游各省的统一治河。刘鹗不负吴大澄之厚望,又苦 干了近一年,天天“与波涛相出没” ,他向山东巡抚张曜提出具体治理办法,得到 采纳。第二年,张曜去世,福润继任山东巡抚,由于刘鹗治河有方,黄河大堤一直 安然无恙,受到福润赏识。在治黄过程中,刘鹗写下了历代黄河变迁图考10 卷。后来经福润两次推荐,刘鹗终于在 1895 年进了总理衙门,成了清政府

7、中央机 关的工作人员。二刘鹗性嗜金石、碑帖、字画及善本书籍,在上海生活时,他就开始收购铜器,已 “聚古器数十” 。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刘鹗也很有见地,他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 “殷人刀笔文字” ,其见解最终被其后的研究成果所证明。说到刘鹗的甲骨文之缘,不能不提王懿荣。王懿荣是大清国子监祭酒,也是享誉北 京城的著名金石学家。1899 年的秋天,王懿荣的一场疟疾,改变了甲骨文被病人 吃掉的命运。王懿荣得病的时候,他的好友、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正住在他家。作为朋友的 刘鹗不但过问他的病情,还关注他吃了什么药。当看药时,刘鹗惊奇地发现王懿荣 吃的竟然是假药这哪里是“龙骨” (真正的龙骨是古生物化石) ,分

8、明是龟板! 再仔细观察,刘鹗发现龟板上有影影绰绰的契刻的东西,形状奇怪,好似天书。他 拿给王懿荣看,俩人“相与惊讶” 。王懿荣认为这是古物,便问仆人龟板是从哪儿 买来的。之后,他来到售卖龟甲的达仁堂药店“询其来历” ,人家告诉他龟甲出自 河南汤阴刘鹗则找遍北京城的所有药店,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不少文字比 较清晰的龟甲。山东潍坊的古董商人范维卿深知王懿荣这位老乡“好古物,一遇有罕见之品,辄登 门求售,以获善价” 。1899 年夏末,范维卿携带刻有文字的甲骨 12 片进京拜见王 懿荣。王懿荣把这些甲骨视为珍宝,尽管每板索银 2 两,他还是全部收购。1900 年春,范维卿又带来 800 余片甲骨,

9、其中有一片是全甲的上半,刻了 52 个字,王 懿荣照例全数购下。后来,又有一个叫赵执斋的古董商携来数百片甲骨,虽模样不 一,但片片有字,王懿荣亦尽收其囊。于是,古董商知此骨可以赚钱,每有所得便 携之登门,时过不久,王懿荣已收甲骨 1500 余片。王懿荣把龟甲骨片逐一摊开,反复推敲、排比、拼合,最后确认这些甲骨上所刻的 符号是一种文字,是商代的占卜档案,也就是史籍上所讲的“殷人典册”!王懿荣 对甲骨文字的最初判断,为后来的研究所证实。他是揭示甲骨之谜的第一人,中国 的文字史也由此向前推进了一千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年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太后与皇帝仓皇亡命。王懿荣在庭院徘徊了一夜,于翌日清晨书

10、绝命词一纸,曰: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写完,他投井自尽!之后,他的妻子谢夫人带着长媳张 氏也一起投井而亡。王懿荣死后,他的长子为了还债,将父亲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售给了王懿荣的生前 好友刘鹗,计 1000 余片。刘鹗还委托赵执斋“奔走齐鲁赵魏之地,凡一年,前后 收得 3000 余片” 。另外,刘鹗还派儿子去河南收集甲骨,前后加起来,有 5000 多 片。刘鹗宣称:“己亥一坑所出,虽不敢云尽在于此,其遗亦仅矣。 ”1903 年,刘鹗从他的 5000 余片甲骨片中精选了 1000 多片拓印成书,即大名鼎鼎 的铁云藏龟 ,这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从此,甲骨文从由只供少数学者 在书斋里观赏、摩

11、挲的“古董” ,变为可资社会上广大学者研究的珍贵史料,从而 扩大了甲骨文的流传范围,促进了甲骨学的研究。刘鹗在铁云藏龟自序中也提到了发现甲骨文的过程:“龟板己亥岁出土在河 南汤阴既出土后,为山左贾所得,咸宝藏之,冀获善价。庚子岁,有范姓客挟 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文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厚值留之,后有潍县赵君执斋得数 百片,亦售归文敏。 ”民国年间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有“中国考古学之父”之誉 的李济先生在安阳一书中,称王懿荣是中国古文字学科的达尔文,把刘鹗比为 赫胥黎。王懿荣是第一个认识到甲骨文学术价值的人,刘鹗是第一个对这些完全不 为人知的古文字进行整理、出版的人。三刘鹗是近

12、代较早把眼光注意到西方世界的中国人。在列强频频入侵的晚清大变局中, 他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开出的“扶衰振敝”的药方是,借用外国资本兴办实业,筑 路开矿,使民众摆脱贫困,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他给著名考古学家罗振玉(后来与 刘鹗结为了儿女亲家)的信中曾这样说道:“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 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 ”他的观点听似有理,但将国家矿藏资源的开发权交给外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更为当时的朝野所不容。那时,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丰富的矿藏虎视眈眈,以掠夺资源来对中国实施 经济侵略。1896 年, “皮包”公司“

13、北京辛迪加” (福公司)在伦敦注册后,创始 人罗沙第便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进行公关。他需要先找一名熟悉又能托付 些微妙任务的总经理。他的好朋友、中国招商局总办马建忠就向他推荐了刘鹗。马 建忠还帮助刘鹗与晚清重臣李鸿章及其两个儿子搭上了关系,获得了足够分量的政 治支持。这时的刘鹗,曾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邀到湖北商办芦汉铁路,但却玩不过盛宣怀的 手腕,受排挤落马;随后他又上书直隶总督王文韶,建议修筑津镇(镇江)铁路, 却卷到镇江乡党的内斗中,惹了一身骚。刘鹗还因进京行贿而在京城官场中留下了相当负面的评价。他曾带“字画数十件余” 前往行贿身居高位的另一老乡翁同龢处,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时任军机大臣、

14、 户部尚书,他在 1895 年五月廿一日的一则“日记”为证:“刘鹗者,镇江同乡, 屡次在督办处递说帖,携银五万,至京打点,营干办铁路,昨竟敢托人以字画数十 件餂余。记之以为邪蒿之据。 ”刘鹗行贿翁同龢,自然是为了“承包”铁路工程,没想到翁同龢高风亮节,不念同 乡之谊,不为重金所动,还在日记里把刘鹗的这一丑行记录下来了。所以,当罗沙第来北京时,在总理衙门工作的刘鹗正郁闷不得志呢。经马建忠牵线, 自然一拍即合,刘鹗便欣然出任福公司的华人经理,开始了其颇受人诟病的买办生 涯。刘鹗的买办生涯伊始,他的亲家毛庆蕃、妻舅高子谷都曾经居中帮忙。毛庆蕃是军 机大臣兼户部尚书翁同龢的亲信下属,刘鹗与翁同龢的交往

15、,由他承转。翁同龢对 福公司的态度,他也随时向刘鹗透露。高子谷虽然是刘鹗在总理衙门的同事,但他 身为北洋大臣王文韶的孙女婿,其能量自然非刘鹗可比。王文韶以军机大臣身份兼 管外务部之后,高子谷掌管着外务部的电报密码本。清廷高层关于福公司事务的机 密文电,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告知刘鹗。曾经商海的刘鹗是操作高手,善于打擦边球,去绕开政策之限制。当时矿藏是严禁 外资染指的,刘鹗便想了个办法:煤矿在名义上还是国有,自己开采,但因为资本 不够,便向福公司借款白银一千万两,福公司因之而获得了山西盂县、平定州与潞 安、泽州两府属矿六十年开采权中利润的 50%,并承担其间所有的开支。合同名为 “筹借洋债” ,但既没

16、有规定还款期限,也没有规定借款利息,实质上就是变相卖 矿,于国于民皆不利。刘鹗的此举,自然侵害到了山西当地窑主们的利益,大家义愤填膺地群起而攻之,强烈指责刘鹗的此举实为卖国行径。山西的窑主们广为发动各种社会关系,山西籍 的京官和举人们交章弹劾,声势浩大,当时正是华北仇外气氛活跃,朝廷也是保守 派当道,于是,山西巡抚胡聘之被勒令提前退休,刘鹗则被开除公职。福公司也暂 时偃旗息鼓,被迫停止运营,直到义和团运动后才在山西重新运作,并得到了很大 的发展,山西之矿中饱了福公司之私囊。在山西遇到的麻烦,使刘鹗汲取了教训。痛定思痛后,他在河南的做法就有所改变。 福公司的河南业务相对比较顺利。在河南,刘鹗低调地躲在幕后,让他的亲家、分 省补用道程恩培和翰林院检讨吴士钊,出面成立了“皮包”公司“豫丰公司” ,豫 丰公司一无资金二无矿址,其实就是专为福公司绕开外资禁令而量身打造的一顶 “红帽子” 。随后便是“标准流程”:豫丰公司向福公司“借款”开矿,由意大利 公使萨尔瓦作保,在河南地方官员的大力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