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城农机需求装备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90713 上传时间:2017-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武城农机需求装备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武城农机需求装备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武城农机需求装备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武城农机需求装备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武城农机需求装备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武城农机需求装备的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武城农机需求装备的调研报告为推进全县农机购置补贴及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我局根据全县农业种植结构需求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于 7月 1 日至 3 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新型农机装备”需求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共访问农机合作社 10 个,走访农机大户 18 个,参加调研座谈交流人员达 80 余人。调查情况如下:一、关于农机装备现状武城县自 2005 年起已连续 7 年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累计落实各级补贴资金 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加速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技进步,为我

2、县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同比增加 30%。新增各类农业机械 多台(套),机具配套比达到 1:播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小麦生产在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科技含量明显提高,联合机收率再升 百分点,达 2010 年玉米机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完成机收面积 亩,机收率达 比上年增加 30 个百分点;小麦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 亩。实现农机作业收入达 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农机化为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达 600 元,比全市平均水平 550 元高9 个百分点。1、装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机装备的重点向大功率、低油耗、高效环保的大中型高性能动

3、力机械及复合式多功能配套农具转变。大中型拖拉机增长由过去以 30力为主,转变为今年 80马力以上的占补贴动力机械的 98%;拖拉机中的大中型与小型的比例由 1:展到 1:拉机与农具的配套比由 1:展到 1:拉机中的先进适用机具与老旧机型比例由 1:变为 1:、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步伐明显加快。2010 年免耕播种机拥有量达到 232 台,完成免耕播种 亩,分别比上年增加108 台和 3 万亩,增加了 完成机械深松作业面积 900 亩,推广面积和速度继续保持全市领先。3、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机服务效益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良好态势,全县农机作业、维修、销售、运输等经营服务总收入预计达到

4、4218 万元以上,同比增加 200 万以上。二、存在问题在调研活动中,农民群众普通反映的问题为四个方面:一是现有农机装备科技含量低,结构配置不合理,小型机具多,大型复式机具少,农机装备结构亟待优化;二是农机重复购置现象严重,机械利用率低,功能不完善,造成了不应有的农机资源浪费;三是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发展较快,棉花、辣椒等经济作物及设施农业生产机械相对缺乏,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协调发展;四是农机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机化发展长远大计。 三、建议和对策 1、优化装备结构,发展适用型农业机械。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增长方式,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实现农业结构

5、与农业机械装备的同步调整;在稳步推进农机保有量增长的同时,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它各业所需机械比例,大幅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建立农机动力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制度,加快淘汰落后、超期使用的农业机械,依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引导农民购置先进、经济、适用的农业机械。进一步整合现有农机装备,盘活存量,优化组合配套,向优势产业集中倾斜。 2、抓好农机科技下乡、科技入户行动。结合“三夏”、“三秋” 农时季节的机具维修保养准备工作,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活动。 3、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服务模式。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6、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4、大力推进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农业生产提供系统、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5、加强监督管理,优化农机化发展环境。建立有效的农机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投拆监督机制,加强农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严防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进入市场,维护农机户的合法权益;按照职责法定的原则,理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关系,规范农业机械维修职业技能鉴定,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建立农业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业机械作业组织各类有偿农业机械作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维护作业秩序,提供便利和服务;按照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为农机化发展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