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22631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小柯论文网通 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是篇 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 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 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 新媒体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已成为国际热门专业, 对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和参与越来越深入,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我们也不 能就此把艺

2、术与科学等同起来,认为新技术将使艺术变成科学,或者科学成为艺术。技术 追求统一性、标准化、定型化,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我们可以把一 种新技术作为创造艺术的手段,我们却不能把一种新艺术当成技术发明的方法。我们应该 欢迎新媒体艺术的到来。【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艺术设计 艺术媒体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以电子科技舆生物系统相关的生物学混合的劁作,科技成为艺术表演 的媒介。新媒体艺术敏感尖锐的感知介面,以装置影像、声音、光、网络空间呈现人在科 技文明的潮流中不断流动的位置。它将书法、绘画、音乐、动画、文学等艺术融合。所谓 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说:新

3、媒体艺术最 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1、新媒体艺术的特点连接性超越时空限制、将全球各地的人连系在一起的电信网络中,在这个网络中使用者随时份 演各种不同的身份,找寻远方的信息档案,渗透到各国文化中,产生新的社群。现在的艺 术家在虚空中、网络中密切地合作联系。互动性无论是显示在屏幕上的多媒体、机械操控的系统、或环境式结构,使用者或关于经由作 品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定义。艺术家不再是创作人的内容、 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关系能够参与其中。2、聚焦几种新媒体(1)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杨春兰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 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对于

4、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 认为,尽管新技术的狂热崇拜者及追随者们,坚信手机电视是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 但手机电视受到受众心理、内容和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手机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像。 认为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手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网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 但是,手机报纸确实是用一种 21 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2)移动电视,强制收视的是与非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 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 能。对于公交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

5、其最大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 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这种受众被动接收状态,无疑 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3)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从 2002 年博客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2005 年对博客的 研究依然方兴未艾较之于以前的研究更加深入,而且考量的角度更加多样化。2005 年 8 月上海还举办了中国首届播客大赛对于播客的研究始终避免不了与博客的对比。有人认 为,如果说博客是新一代的报纸,那么播客就是新一代的广播。3、新媒体艺术对当代设计的变革艺术和技术作为设计的两个重要属性都时刻在发生着变

6、化,尤其是技术。当今的社会, 人类对各种技术的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每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可能都会对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产生改变和影响。作为创造和完美人类生活的设计师,必须对整 个时代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同时很多新技术为设计师带来了更多创造全新艺术形 式的可能性。3 1 新媒体艺术对广告的影响以广告为例,广告图形语言的演变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媒介技术的发展又同科 技的变革同根而生,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文字的出现,活 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印刷广告迅速成为那个时代广告的主流。而进入 20 世纪以后,随着广 播、电视等电波媒体的出现和其他各种新媒体的涌现

7、,广告的繁荣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广告中的视觉语言的运用也日益多元化。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网络技术又带来了一场新 的传媒革命这场传媒革命也给广告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为 图形语言也提供新的视觉传达方式。3.2 新媒体艺术对艺术媒体的影响人类社会在经历了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时期之后,现在又迎来了一个依靠全 新技术的信息经济时期。数字化时代促进了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产生了包括数字化印刷 出版媒体、数字声音媒体、数字影像媒体、网络数字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传播媒介形式,这 种变革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也带来极大的促进,使之成为了科学与艺术、媒体与设计、各 媒体形式学科间

8、的交叉与综合的创新教育打破了传统学科专业的划分。数码媒体设计是 随着 20 世纪末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而引发的一个崭新的交叉课题,它同时兼备工科和文 科两种学科性质,跨越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国家一级学科。 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码媒体设计的诸多称谓及学科内容的设定来看,主要涉及到视 觉艺术、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人机界面、多媒体、网络、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方面, 它基本涵盖了 21 世纪数字化设计的科学范畴。4、新媒体艺术的展望在我国,新媒体艺术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媒到多媒以及从技术的 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探索。1996 年在杭州美院举办了名为现实与影

9、像的国内第一个录 像艺术展1997 年北京出现了纯粹的个人录像艺术展。至此,录像艺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 热点。90 年代末,随着 IT 产业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编辑设备的普及,不但录像艺术进一步得到繁荣,更多的艺术家开始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在各种大型艺术展览上,越来 越多地出现新媒体艺术的身影。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 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连结并融八其中,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 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新媒体艺术也是将本土化与全球化进行融合的渠道。21 世纪,影 像与媒体必然成为全世界共

10、同的语言和理解方式。没有媒体艺术家的存在,中国的艺术就 无法真正进入世界,无法为世界艺术带来新鲜血液。结语虽然新媒体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我们要建设自己的新媒体设计专业。它已成为 国际热门专业。各设计艺术学院都有数字媒体和新媒体专业,新技术还将迅猛的发展下去, 对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和参与,也会越来越深入,艺术与科学共同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或者 说艺术与科学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这可能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我们也不能 就此把艺术与科学等同起来认为新技术将使艺术变成科学,或者科学成为艺术。技术追 求统一性、标准化、定型化,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我们可以把一种 新技术作为创造艺术

11、的手段,我们却不能把一种新艺术当成技术发明的方法。我们应该欢 迎新媒体艺术的到来。参考文献1钟以谦媒体与广告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12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4作者简介张燕燕,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攻设计艺术学。王秀峰,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部主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p class=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12、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

13、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4、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