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628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 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 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 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 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 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 以下是正文。摘要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意义。并在和

2、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性的 研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兵团屯垦戍边 新型团场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的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也是 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和谐有“和睦”、 “和衷共济”、 “协调顺和”之意。 “和谐社会”就 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整个社会 的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处于协调稳定的状态。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包括 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

3、、社会秩序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多 方和谐在内的综合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 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 和正义的社会、是社会的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不断增强、社会关系稳定有序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五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

4、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 6 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这是党 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 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 在达到新的高度。新的历史时期,兵团的屯垦戍边理念也被赋予新的内涵,致使兵团在发挥稳边、强 边作用的同时,不仅要健全内外部法制环境的建设,而且要构建和谐的新型团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谓屯垦戍边新型 团场,笔者认为,和谐的新型团场就是在社

5、会主义条件下,使全体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 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团场;是能激发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是能增强全社 会的法律意识和成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社会。它包括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政务 和谐、区域和谐、民族和谐、文化和谐等多方面的和谐。二、和谐社会目标下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发展思路1.总体思路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发展思路,就是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产业发展 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以循环经济为理念,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构建 农业生态产业链,建立适合循环经济的农业技术结构,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以改善 团场面貌和发展公共事业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功能较为

6、完善、生态环境、生产环境、 人居环境、人文环境良好的、产业分工合理的团场小城镇。不断推进产业相对集聚、居住 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相对完善的团场小城镇。首先农工增收,农 业增效、农场增赢,全面推进农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 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团场。2.和谐社会目标下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对策及建议。(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环境良好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 将环境良好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奖励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观念。二是加大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解决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

7、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纠正部分干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在决策中忽视环境建 设和环境保护问题。(2)努力构建农业生态产业链。构建农业生态产业链要求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以生态 为基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渔业,延伸生态 产业链,发展为生态型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并倡导农产品的绿色消费。农 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态产业链中重要环节,它连接着初级农产品和最终消费,同时又是一 个薄弱环节,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就是要以生产绿色食品为基 础,开展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和技术,无公害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体 系和功能食品开发

8、的创新。因此,农业技术的使用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代价,经济 资源的投入,生态安全和危害程度等。针对水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要大力研 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技术,特别是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资源多级循环与再 生利用技术,走资源可替代技术发展的道路。针对化肥农药的过渡使用,要开展加强生物 农药研制与开发,推广新型长效返施肥料及应用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抗病虫转基因农作 物品种等。此外还要重视对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技术研究。(3)发展循环型农业。首先,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实现农业循环高产优质发展,政府 管理机构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刚刚起步,一些地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 绩

9、,但从全局看还是停留在点上突破,应当对循环型农业发展进行认真全面的规划。政府 要科学的构建农业循环生产评价体系,用于规划和评价循环型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评价指 标体系主要包括:资源减量化指标如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资源再循环、再利用评价指 标如农药膜回收率、秸秆综利用率、畜禽粪便资源化率、废弃物资源化率、沼气生产率 等。第二,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的法律法规。树立农业资源整体化观念,突破原有狭义、 机械的农业资源论,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将农业资源的管理扩展为作物、支 农物资、水、土、有机肥、环境质量、生态平衡等的综合管理。第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和发展农业科技。一方面要兴建水利与道路。另一

10、方面,要加强生态农业的科学与技术研 究,帮助职工科学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施肥措施、排灌方式、病虫草综合防治措施、实施作物轮作制度,合理配置职工方法等。(4)搞好规划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美好的人居 环境。首先,做好居民区的规划,推进团场社区建设,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服务功能。不 仅如此,还要制定相应的社区建设规划,并要体现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进行绿化和 美化。其次,构建节约型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发展要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合理利用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第三,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一要采 取各种措施,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职工住房解危、解困工程,让

11、全部职工都住上安全住房。 二要做好生活设施的配套,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加强连队公路建设,基本实现公路通到职 工家门口。三要以发展沼气为突破口,推动各连队牲畜定点集中饲养与改厕和使用清洁能 源,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四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家通广播、电视、电话,户户 能上网。(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第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 建设,提高职工群众综合素质,构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良好环境。一要根据新形 式下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对职工队伍的要求,以及新型团场建设的需求,对广大职工群众开 展兵团精神教育和屯垦戍边知识教育;二要开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发族精神教育, “与时

12、俱进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 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 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 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和谐社会目标下关于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哲学思 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 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 以下是正文。、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 育,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环境。第二,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13、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积极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职 工群众的文化素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二是要发展文化事 业,不断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艺产品,丰富精神境界。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 保障制度,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环境。参考文献:1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构建和谐新疆 创造美好未来.新疆社会科学,2005 年 32洪方:关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问题的思考以农一师阳拉尔市发展为例.新 疆农垦经济,2006 年 123叶 琪:循环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新疆农垦经济 2006 年 114金勇钢胥静杜庆九:建设环境良好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

14、内容指标体系与措施.新 疆农垦经济,2006 年 95刘勇姚星:追求生态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生态经济,2006.3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

15、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16、,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