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9057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情景式默写七十题1.诗贵立意高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居易琵琶行”,”,皆为点睛之笔。2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 ,”;白居易琵 琶行” ,”,皆为以景托情。3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句,李清照声声慢” , ,”,则意近之。而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句与杜甫蜀相” , ”异曲同工;扬州慢的” ,?”又与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 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意近。陆游诉衷情一词中“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则与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 ”意 近。4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2、古里用刘义隆典” , ,赢得仓皇北顾”,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 ,石破天惊逗秋雨” 。5古人喜化用前人成句入诗;如“至今商女, ,”化用了杜牧泊秦 淮的” ,”;姜夔扬州慢中” ,尽荠麦青青” “ ,青楼梦好”化用了杜牧赠别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 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周邦彦西河词中 “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则是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 ” ,”。6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卢延让苦吟曾有” ,捻断数茎须”之句,杜 甫也有“为人性僻耽佳句, ”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7古诗贵精练传神;如杜牧过华清宫” ,”,勾出李杨之骄奢淫

3、逸; 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 ”,写尽复返自然的渴求;白居易 琵琶行” ,”,则传出琵琶女犹疑出场之神韵。8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节;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海上明 月共潮生”,韦应物滁州西涧” ,野渡无人舟自横”,韩翃寒食”,寒食东风御柳斜”,冯延巳蝶恋花“风乍起,”,叶绍翁游园不 值” ,一枝红杏出墙来”等。9花是古诗词常见意象;如王维鸟鸣涧” ,夜静春山空”,孟浩然 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江水暖鸭 先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辛弃疾西江月” , 听取蛙声一片”等。10荷是古诗词常见意象;如李白论诗” ,天然去雕饰”,周邦彦 苏

4、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杨万里小池” ,早有蜻蜓立上 头”等。11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王维山 居秋暝” ,清泉石上流”;刘禹锡石头城” ,夜 深还过女墙来”;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 ”。12“日”是古诗常见意象;如长歌行“青青园中葵,。,万物生光辉”;王维使 至塞上“大漠孤烟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空中闻天鸡”; 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柳宗元渔翁” ,欸乃一声山 水绿”。13古诗多抒写思亲念远之情;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是思亲 念乡,坚持操守的诗意表达;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5、则祝愿亲人与自己能共 赏明月,健康长寿;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表达了对亲人 的深切思念之情。14诗缘情,亦蕴理;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就蕴含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杜甫登高” , 不尽长江滚滚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 ”,表达了 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而苏轼题西林壁” ,只缘 身在此山中”,则说明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15送别是诗歌亘古的话题;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高适别 董大” ,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 鹤楼,

6、”。16诗词常表现“愁”情;如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曹操短歌行“慨当以 慷,”;李煜虞美人”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7爱情是诗歌吟咏的永恒话题;如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柳永雨霖铃“执手 相看泪眼,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 !”18联想是作诗常用之法;“落霞与孤鹜齐飞,”,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由历史事件发生地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 几多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时 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

7、嘈嘈切切错杂弹,”,由 琴声想到珠玉声,这是声音的类比联想。19氓第三章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起兴,抒写“无与士耽”之情。20李白诗中庐山之水神奇,” ,疑是银河落九天”;天姥之水幽静, “谢公宿处今尚在,”;黄河之水雄浑,” ,”。21诸葛亮世为人称,杜甫八阵图中用” ,名成八阵图”来颂扬诸葛 亮为创立蜀国基业所立下的盖世功勋;而杜甫蜀相则感叹” ,”;陆 游书愤则自况” ,”。22古人善描摹音乐;如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李贺李凭箜篌引摹箜篌声“昆山玉碎凤凰叫,”;苏轼前赤壁赋状洞箫声 “其声呜呜然,不绝如缕”,皆借通感引起想像。23关于“荆

8、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宋朝苏洵认为” ,”。24岳阳楼真是幸运,既有孟浩然” ,波撼岳阳城”的豪情;也有杜甫 “吴楚东南坼,”的苍凉;而范仲淹一句” ,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使 它名震天下。25秋江风光向为文人所钟;如王勃滕王阁序” ,”;苏轼前赤壁 赋“少焉,徘徊于斗牛之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鹰击长空,”。26汉乐府长歌行劝人惜时努力“少壮不努力,”;而李白将进酒叹人生易老” , ”。27史论贵立论精警;如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杜牧阿房宫赋“呜呼!,非秦 也;,非天下也”;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_,_,_。,破灭之道也”, 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28唐诗至老杜而大成。观“

9、登高”一题,先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后不见来者”,占据时间高度;复有王之涣登鹳雀楼” ,更上一层楼” ,占领空间制高点;至老杜登高一出,其颔联” ,”,遂成千古佳句。29稼轩以词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古英雄叱咤风云” ,”; 而怀才不遇之感愤尤深,“可堪回首,佛狸祠下,!:,?”30屈原离骚博大精深;既流露了深切同情人民的心声 “长太息以掩涕兮,”,又表 达了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更表现了矢志探索拯国新路的心 志“路曼曼其修远兮,”。31孔子曾辩证论述“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_”;韩愈在进学解 中则告诫人们做学问务必勤谨” ,荒于嬉;,毁于随”。32

10、古人重劝学从师。荀况劝学“青,”,与韩愈师说“是故,”意近;劝 学强调学贵有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师说则提出“是故,也”的择 师标准。33古人笔下的雪景多姿多态;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杜甫绝句” ,门泊东吴万里船”。34我国历来崇俭反奢;其名言有左传” ,;奢,恶之大也”,司马 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35教育要有法;孔子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其身不正,”,而人们又常用杜甫 春夜喜雨里的“随风潜入夜,”来比喻“柔”的思想教育。36.舍生取义是我国仁人志士的必然追求;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

11、到文天样的” , 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 主义真”,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3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宋词来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对学问、事业的企望和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是对 学问、事业的执着追求;“众里寻他千百度,”,则是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 的喜悦。38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推己及人,胸襟博大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登岳阳楼中抒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 北,”;蜀相中高度评价诸葛亮一生功业的诗句是“

12、三顾频烦天下计,”。39孟子鱼我所欲也里对“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所作出的选择是“二者不可得 兼,_”;诸葛亮诫子书中” ,非宁静无以致远”对名利和为人作 了精辟的论述,后人常用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龚自珍己亥杂诗里表现诗人呼吁大 胆破格使用人才的诗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40我们由唐太宗的“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联想到论语六则“择其善 者而从之,”;由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可联想到孟子里含 义相近的“生于忧患, ”;而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晋陶渊明独爱菊”,则可从陶诗 中找到佐证“_,悠然见南山”。41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 人弦俱寂”;琵琶行中有类似描写” ,”,侧显琵琶女的高超技艺。42“初唐四杰”对近体诗最终走向成熟贡献甚大,杜甫曾高度赞扬其功绩并批判那些 “轻薄为文者”“尔曹身与名俱灭,”;同时杜甫用“笔落惊风雨,”,表达了对“诗仙” 李白的敬佩和颂扬。43韩非在喻老中说“千里之堤,”,刘备给儿子阿斗的遗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 ”,同这种思想相沟通的还有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 ,而智勇多困于 所溺”。44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在与元九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