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83552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一 姓名 得分 一、诗词填空(5分) 1. 天下谁人不识君?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疏影横斜水清浅, 4.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二选择题(12分)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利的重要手段。 B闯关东将上一代中国人艰苦创业、情深意重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C高毒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的负作用日益凸现出来。 D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一地区恶劣环境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在

2、明末清初时期,随着 人口入迁和矿业开发,这一流域的植被就渐遭破坏。 B读者读了欧亨利的世界名著麦琪的礼物后,总会觉得一股人生的苦味猛地涌上 心头,使人对这对苦难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充满了同情。 C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 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D不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企图通过教材的修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种 “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对于改变语文教学的应试现状是毫无裨益的。 8.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小煤窑的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市里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了对小煤窑的 管理。 B他向文物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宝珠,具

3、有很高的观赏和保存价值。 C中国足协将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球迷揭发少数裁制的黑哨现象。 D据光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百分之四十三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 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9.“吐槽”一词目前在网络上广泛运用。该词常见的有两个义项:揭别人的老底,指责 别人。吐露真情。下列句子中的“吐槽”一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易中天吐槽李辉,自称并非挺文怀沙。2 B. 为了摆脱晒“辛酸”的吐槽,今年的中国达人秀刻意规避了对身残志坚选手的放 大展示。 C. 他面带微笑地对我们说“我本来就是一个爱吐槽的人啊” 。 D. 本网站鼓励吐槽,但禁止以任何形式恶意诋毁任何人、

4、物等。 10.星期天上午,班级团支部组织团员到社区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而某团员没有准时赶到, 耽误了大家的出发时间。下面四种说法,都是实话实说,更能得到大家谅解的迟到理由是 ( ) A很抱歉,我没想到大家会来得这么早。 B请原谅,我这人有睡懒觉的坏习惯。 C对不起,我来的路上堵车,正在修路。 D实在不好意思,妈妈忘了叫醒我。 11 .下列不属于咏梅诗的一句是( ) 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D.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文字表述题(8分) 1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第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杭州的建

5、筑工地每年有1000个,如果把这些工地第围墙适当“美容“一下,他将成 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为进一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今后,杭州建筑工地围墙 要美化得有文化味。 现在不少城市第墙绘主要是广告,而杭州第墙绘则比较有江南特色,有些还融入了 地域文化。有关部门要求杭州建筑工地第墙绘今后消除盈利性广告,逐步走向公益化, 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杭州的文化特色。 _ 13. 根据上下文意,续写句子(3分) 有科学家认为,人才分为四种: 一是“一”字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面虽然较宽,但缺乏深入研究和创新。 二是“1”字型人才, 。 三是“T”字型人才,这种人才虽然知识面比较宽,但是不能冒尖,缺乏

6、创新。 四是“十”字型人才, 。 14.为了解在校中学生课外读书的总体情况、发挥经典文学作品的渐染与熏陶作用,团市委 随机向本市三所学校一千名中学生发放了调查材料。调查内容以及有关数据如下两表所示, 结合调查目的,请用简明的语言陈述调查结论。 (2分)3 注:表一中的“比例”指的是将每类阅读材料作为课外阅读首选的学生人数占总调查 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结论为: _ _ 四阅读语段(11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8题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 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 说 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 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 的。“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7、“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 不到?“她就解 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 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略)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 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 树是谁种的,是怎么 种的。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 了激励 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

8、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 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阅读材料分类 比例(%) 各学科参考书 69 经典文学作品 9 流行文学期刊 7 体育文娱杂志 10 其 它 5 (表一)课外读书总体情况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方式选择及效果自评 方式选择及学生比例(%) 效果自评及学生 比例(%) 接受教师或家长指导 33 好 73 一般 27 个人自由或随机阅读 67 好 32 一般 68(表二)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4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 的感觉。 16本文一开

9、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2分) 答: 17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 怎样的体会?(2分) 答: 18.本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 答: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3题。 (14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略) 曰:“为 国以礼,其言不 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

10、能 为之大?” 19对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因之以师旅 因:因为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3分)A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D如或知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1.下面对各句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句) B、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C异乎三子者之撰(介宾结构后置句) D、可使有勇(判断句) 22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11、,则何以哉? 5译文: 23孔子为何说 “吾与点也”?请说说其中的原因。(2分)高一统测基础综合模拟卷二 姓名 得分 一、诗词填空(5分) 1.剪不断, 理还乱, 2.重湖叠巘清嘉, 3. ,八千里路云和月 4. ,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选择题(12分)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考前他抱着事在必得的决心,期待一举金榜题名,没想到还是名落孙山,真叫人为之 挽惜。 B. 夜晚,春风沉醉,和平安详,这是一幅多么让人心弛神往的画面。 C. 如果某地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即使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D. 西方诗歌很难被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

12、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 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调查表明,解决了在全球化语境中自身文化定位问题的中国国产电影犹如明日黄花, 依然魅力不减,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B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让一些国家猝不及防。特别是一些银行业发达但是经济实力又 相对较弱的国家更是首当其冲,冰岛就濒临国家破产。 C雅典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射出最后一枪时歪打正着,击中别人的靶子。今年北 京奥运会上,埃蒙斯的最后一枪又大失水准,仅44环,再次断送金牌。 D尽管央行规定, “对非自住房、非普通住房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适当予以提高” ,但 是,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这项规定得到执行的可能性微不足道。 8.下列新闻标题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开放办学使毕业生炙手可热 B. 破天荒第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