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8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936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8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8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8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8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8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8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8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文言知识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与朱元思书 一、重点字词 (1)风烟俱净 俱: _ (2)从流飘荡 从: _ (3)一百许里 许: _ 全,都 顺,随 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 (4)直视无碍 碍: _ (5)负势竞上 负: _ (6)互相轩邈 轩: _ 邈: _ (7)鸢飞戾天者 戾: _ 阻碍 凭借,凭依 高。在这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远。在这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至 (8)望峰息心 息: _ (9)经纶世务者 经纶: _ (10)横柯上蔽 柯: _ 蔽: _ (11)疏条交映 映: _ 平息 筹划 树木的枝干

2、 遮蔽 掩映 (1)蝉则千转不穷 _ (2)窥谷忘反 _ “转”通“啭”,鸟叫声 “反”通“返”,返回 ( 1)风烟俱净 _ ( 2)任意东西 _ ( 3)猛浪若奔 _ ( 4)负势竞上 _ ( 5)互相轩邈 _ ( 6)望峰息心 _ ( 7)横柯上蔽 _ 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流或向西流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名词作动词,向上 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动词使动用法,使 平息 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共色。 _ 浪若奔。 _ 烟雾都已消散净尽,天与山连成一片,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相轩

3、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 凭借 (高峻的 )山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 展,争着向高处发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 (这些幽美的 )山谷, (就 )流连忘返。 昼犹昏。 _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三、文学常识 与朱元思书 选自 艺文类聚 ,作者 _,字叔庠,是 _(朝代)文学家。 吴均 南朝梁 四、文章内容理解 1. 与朱元思书 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

4、然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藐视,含蓄传达出 _ _的高洁志趣。 爱慕美好的大自然、 避世退隐 静为动”手法的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_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 五柳先生传 一、重点字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_ (2)因以为号焉 以为: _ (3)每有会意 会: _ (4)性嗜酒 嗜: _ 处所 以之为 体会、领会 特别爱好 (5)亲旧知其如此 旧: _ (6)造饮辄尽 造: _ 辄: _ (7)期在必醉 期: _ (8)曾不吝情去留 曾: _ (9)环堵萧然 萧然: _ (10)衔觞赋诗 觞: _ 这里指旧交、旧友 往、到 就

5、期望 竟,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空寂 酒杯 ( 1)以:因以为号焉 _ 以此自终 _ ( 2)之:或置酒而招之 _ 葛天氏之民欤 _ 介词,把、用 连词,凭借 代词,他 结构助词,的 ( 3)言:闲静少言 _ 黔娄之妻有言 _ ( 4)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_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_ ( 5)其:亲旧知其如此 _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 动词,说,说话 名词,语言,话 处所、地方 表示约数,左右,上下 代词,他 句首语气词,表推测,大概,应该 ( 1)亦不详其姓字 _ ( 2)性嗜酒 _ ( 3)亲旧知其如此 _ ( 4)以乐其志 _ 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形容词用作

6、名词,亲戚朋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快乐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为号焉。 _ 瓢屡空,晏如也。 _ 宅边有五棵柳树,于是把它作为自己的号。 穿着粗布短衣,还打满了补丁,缺吃少喝,篮子和瓢里往往什么也没有,心里却很坦然。 汲汲于富贵。 _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三、文学常识 陶渊明,字元亮,号 _,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_时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五柳先生 东晋 四、文章内容理解 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生活和志趣等方面,写了五柳先生 _的性格,爱读书、喝酒、著文章的志趣以及他的日常生 活,赞美了他 _的高洁品格,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率直真诚 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不随波逐流 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_ ”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特点? _ 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求甚解”正是他淡泊名利,率真性格的体现。 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 马说 一、重点字词 (1) 辱于奴隶人之手 : _ (2)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死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