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10041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4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方剂(全套)(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胃肠中药治疗方剂一 急性胃炎 一、四味香薷饮 二、大黄甘草汤 三、枳实导滞丸 四、甘草泻心汤 五、黄连消痞丸 六、附子泻心汤 七、黄芩汤 八、芩柏合剂 九、槟榔散 十、烧脾散 十一、三黄枳术丸 十二、橘半枳术丸 十三、香砂枳术丸 十四、三黄枳术丸 十五、曲蘖丸 十六、谷神丸 十七、大和中饮 十八、三棱丸 十九、六和汤 二十、三仁汤 二十一、黄芩滑石汤 二十二、藿朴夏苓汤 二 慢性胃炎 一、麦门冬汤 二、荣胃散 三、半夏泻心汤加减 四、养阴安胃汤 五、半夏泻心汤加味 六、补中益气汤 七、柴胡疏肝散加昧 八、大黄附子汤加味 九、丹芍汤 十、丹参饮加味 十一、柴胡厚朴汤 十二、半夏泻心汤

2、十三、化肝煎 十四、清肝和胃汤 - 2 - 十五、舒肝和胃汤 十六、栀子大黄汤 十七、栀子干姜汤 十八、栀子乌梅汤 十九、理中丸 二十、桂枝人参汤 二十一、三补枳术丸 二十二、香砂平胃丸 二十三、四磨汤 三 消化道溃疡 一、小建中汤 二、复健散 三、附子理中丸 四、桂附理中丸 五、理中化痰丸 六、枳实理中丸 七、香砂理中丸 八、理中丸 九、归脾汤 十、复方河车散 十一、良附丸 十二、胃溃疡汤 十三、保和丸 十四、温胃饮 十五、扶阳助胃肠 十六、温中补脾汤 十七、沉香温胃丸 十八、沉香桂附丸 十九、溃疡汤 二十、良附丸 二十一、高良姜汤 二十二、蒲草木香汤 二十三、十四味建中汤 二十四、良姜散四

3、 胃下垂 一、升胃汤 二、扶肝益胃汤 三、补中益气汤加苍术 四、补中益气汤 五、升阳健脾汤 - 3 - 六、大柴胡汤 七、参芪补气汤 八、黄芪补气汤 九、调肝益胃汤 十、补气养胃汤 十一、复元升提汤 十二、芪术升胃汤 五 胃粘膜脱垂症 一、胃溃疡汤 二、固膜汤 三、升陷降逆汤 四、香砂保和丸加减 五、清肝和胃降逆方 六、升提活血汤 六 胃潴留 大承气汤加味 七 胃癌 一、胃癌饮 二、三棱莪术活血汤 三、二参半夏汤 四、白蛇六味丸 五、扶正健脾汤 六、和气养荣汤 七、小攻坚丸 八、健脾补胃汤 九、旱枝莲解毒汤 十、和胃化结汤 八 十二指肠壅积症 一、小活络丹(丸、片) 二、半夏泻心汤 三、温降承

4、气汤 九 上消化道出血 一、云南白药 二、四黄汤 - 4 - 三、紫地止血汤 四、止血合剂 五、黄土汤 六、紫地合剂 七、溃疡止血方(粉) 八、三七二白散 九、侧柏汤 十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一、黄芩导赤汤 二、桃红解毒承气汤 十一 局限性肠炎 一、大已寒丸 二、桂香丸 三、逐寒荡惊汤 四、导肠液 五、厚朴温中汤 六、十四味建中肠 七、吴茱萸汤 八、桃花汤 十二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一、治湿热腹痛方 二、紫艾白芨汤 三、治寒湿腹痛方 四、启脾丸 五、溃结灌肠汤 六、痛泻要方加味 十三 结肠癌和直肠癌 一、散结定痛汤 二、干姜温中汤 三、肠癌方 四、清肠消肿汤 五、消积通经丸 六、血症丸

5、 七、消下破血汤 - 5 -八、槐花散 九、化症回生丹 十、二黄散结汤 十四 肠梗阻 一、温中散寒方 二、康宁丸 三、大承气汤 四、三一承气汤 五、三化汤 六、通降汤 七、驱虫方 十五 胃肠神经官能症 一、槟砂止痛汤 二、元胡平痛汤 三、升麻补胃汤 四、调胃方 五、五香姜醋鱼散 六、旋覆代赭汤 七、新制橘皮竹茹汤 八、柿蒂汤 九、柿钱散 十、加味空带汤 十六 胃食管反流病 一、银翘清膈汤 二、和胃降逆汤 十七 食道癌 一、复方壁虎汤 二、守宫酊 三、消噎汤 四、通幽汤 五、开导散 六、鸦胆子桃仁散 七、蜈蚣淮山膏 八、启膈散加减 九、抵当汤 - 6 - 十、加味通幽汤 十一、半夏丸 十二、灵仙

6、开郁汤 十八 急性黄疸型肝炎 一、小柴胡汤 二、黄连解毒汤 三、大黄汤 四、苦参散 五、清热利湿汤 六、急肝方 七、甘露消毒丹 八、广益汤 九、茵陈蒿汤 十九 慢性肝炎 一、龙虎健肝汤 二、化积丸 三、膈下逐瘀汤 四、丹参饮 五、大橘皮汤 六、越鞠丸 七、丁香脾积丸 八、人参实卫汤 九、大健脾丸 十、黄芪补中汤 十一、补脾人参散 十二、四兽饮 十三、枳实消痞丸 二十 乙型肝炎 一、乙肝汤 二、黄芪姜黄汤 三、肝复方 二十一 肝硬化 一、十枣汤 二、小消化水丸 三、芫花丸 - 7 - 四、小胃丹 五、三花神丸 六、大戟散 七、舟车丸 八、海金沙散 九、已椒苈黄丸 十、溶川丸 十一、化瘀汤 二十二

7、 原发性肝癌 一、肝癌饮 二、清热活血散结汤 三、麝香解毒活血丸 四、抗癌汤 五、消癌散 六、醒消丸 二十三 胆石症 一、排石汤 二、广 I 号胆石汤 三、广号胆石汤 四、芍草元胡汤 五、清热利湿排石汤 六、龙胆消炎汤 七、行气解郁排石汤 八、柴芍郁金汤 九、广号胆石汤 二十四 急性胆囊炎 一、柴胡汤 二、大柴胡汤 三、柴胡加芒硝汤 四、蒿芩清胆汤 五、芍草元胡汤 六、广 I 号胆石汤 七、广号胆石汤 八、龙胆消炎汤 九、清热利湿排石汤 十、柴芍郁金汤 - 8 -二十五 慢性胆囊炎 一、柴胡枳桔汤 二、柴芩清膈煎 三、厚朴草果汤 四、逍遥散 五、舒肝和胃汤 六、柔肝舒胃饮 七、安中汤 八、利胆

8、和胃汤 九、丁沉透膈汤 十、行气散 十一、木香化滞汤 十二、解肝煎 二十六 胆道蛔虫症 一、乌梅丸 二、椒梅汤 三、安蛔散 四、连梅安蛔汤 五、下虫丸 六、集效丸 七、扫虫煎 八、乌梅胶囊 九、驱蛔汤 1 号 十、驱蛔定痛汤 二十七 急性胰腺炎 一、羚羊角饮 二、通泻汤 三、护肝祛瘀肠 四、大柴胡汤 五、柴胡加芒硝汤 六、胆胰汤 七、大陷胸汤 八、大陷胸丸 九、泻腑汤 十、通瘀清胰汤 二十八 慢性胰腺炎 四逆散 - 9 -二十九 结核性腹膜炎 五参五皮饮 三十 消化道结构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二、祖国医学对消化系的有关记载 三、消化管的一般构造 三十一 消化管 一、口腔 二、嘲 三

9、、食管 四、胃 五、小肠 六、大肠 三十二 消化腺 一、肝 二、胰 三十三 腹膜 - 10 -一 急性胃炎1、 四味香薷饮 (方源) 医方集解 (组成)香薷 10 克,姜厚朴 5 克,黄连姜炒 3 克。 (用法)水煎 2 次作 2 冷服,一日服 2 剂。 (功效)解暑和脾。 (主治)一切感冒暑气,皮肤蒸热,头疼头重,自汗肢倦,或烦渴或吐泻。 (按语)本方证皮肤蒸热,头疼头重,肢倦脉数为辩证要点。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2、 大黄甘草汤 (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 12 克,甘草 3 克。 (用法)水煎 2 次作 2 次服,一日服 2 剂。 (功效)清热,通降止呕。 (主治)呕吐。证见食已即

10、吐,吐势急迫,吐物酸馊,大便干硬不通,苔黄,脉滑实。 (按语)本方证以食已即吐,脉滑实为辨证要点。本方证为胃热所致,因此病人每见大便干硬或口气臭,喜凉饮等见症。本方可用治急性胃炎。 三、枳实导滞丸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 30 克,枳实 15 克,黄芩 10 克,黄连 10 克,神曲 15 克,白术 10 克,茯苓10 克,泽泻 6 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 10 克,一日服 3 次,温水送下。或以上药各 13 量,水煎 2 次作 2 次服。一日服 2 剂。 (功效)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主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证见胸脘痞闷,下痢后重,或泄泻腹痛,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

11、,苔黄腻脉沉实。 (按语)本方证以下痢后重,胸脘痞闷,苔黄腻,脉沉实为辨证要点,本方由三黄泻心汤(重用大黄)合积术汤再加味而成。清胃热、导滞、利水湿,以疏导胃肠积滞。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 四、甘草泻心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 12 克,黄芩 9 克,干姜 9 克,法半夏 12 克,大枣 4 克,黄连 3 克,人参9 克。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 2 次服,每日服 2 剂。 (功效)降逆和胃,开结消痞。 (主治)心下痞(脾胃不和)。证见干呕,心下痞硬而满,心烦不得安,下利目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舌质淡,苔共同,脉弦数重按乏力。 (按语)本方证以下痞硬而满,干呕,腹

12、中雷鸣,下利甚,心烦,脉数而虚为辨证要点。本方证乃脾气虚寒,病及心气虚,而胃肠蕴热而致。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 - 11 -五、黄连消痞丸 (方源)兰室秘藏 (组成)泽泻 6 克,姜黄 6 克,干姜 6 克,炙甘草 9 克,茯苓 9 克,白术 9 克,陈皮 15克,猪苓 15 克,枳实 21 克,半夏 27 克,黄连 30 克,黄芩 60 克。 (用法)作小丸,一次服 10 克,一日服 3 次;或以上药各 16 量水煎 2 次作 2 次服,每日服 2 剂。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消痞。 (主治)湿热中阻,气机壅滞。证见心下痞满,烦热喘促不安。 (按语)本方证以心下痞满,烦热喘促,苔黄腻,脉数为

13、辨证要点。本方证可用治急性胃炎,急性肠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六、附子泻心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 9 克,黄连 5 克,黄芩 5 克,附子 5 克。 (用法)水煎附子取汁半碗,用开水半碗乘开时浸渍三黄,和汁服。或以水煎 2 次作 2 次服,一日服 2 剂。 (功效)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主治)表证阳虚,邪热内陷,结于心下之痞症。证见心下疼痛,痞满,心烦,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背恶寒,汗自出,苔黄,脉数而无力。 (按语)本方证以心下痞满,心烦,背恶寒,汗自出为辨证要点。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 7、 黄芩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黄芩 9 克,芍药 6 克,炙甘草 6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