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66349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年级语文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说课稿小江中心小学 谢燕芹说教材回自己的祖国去是 S 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达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的“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心中装有祖国,埋下为祖国努力学习的种子。本文通过华罗庚与妻子,与美国教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炽热的爱国心。文中人物的语言朴实无华,个性鲜明,其中的“可惜、学识敬佩、抛、价值”以及“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菜油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等重点词句很能表现华罗庚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对于学生而言,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已掌握的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联系资料、感情朗读等方法进行理解和感悟,并孕育

2、爱国的情感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课程标准中对低学段的阶段目标,我制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资料拓展等方法,加深对“可惜、学识敬佩、抛、价值”等词语的理解,从中感受华罗庚回国的坚定决心。2、通过朗读和资料拓展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3、通过分角色读、自由读、引读等形式的朗读,表现华罗庚的爱国情感,孕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种子。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层层递进法达成本课的难点目标通过理解朗读与妻子的对话部分,感受华罗庚舍弃优裕的生活条件回国的决心;通过自主发现、交流互动、点拨提升与美国教授的对话部分,被华罗庚抛弃优裕的生活条件,不顾美国的多方挽留,依然要回贫穷落后的祖国的精神所感动;通过音乐渲染和资源拓展,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情到深处不吐不快的热情。2、对话法达成理解三个重点句的目标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情境,解

4、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尊重学生,体现课堂的民主。我这样来达成本课的重点目标。第一个重点句:“我们?”华罗庚坚定地说, “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通过学生质疑,然后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联系搜集的资料来解决问题:问题 1“坚定”是什么意思?第一课时通过查词典了解了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你觉得怎么说话才是“坚定”呢?学生提出朗读建议后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在朗读中增强这个词语的感性体验。 (板书:坚定)问题 2为什么他的话中说了“回去” ,还要再说“回自己的祖国去”?问题 3什么时候作出这个决定的?插入 PPT 资源拓展。解放前,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这三座大

5、山的压迫,吃不饱,穿不暖不说还经常家园被毁,家破人亡。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扬眉吐气,翻身做主人了。所有的中国人民都是欢欣鼓舞。1949 年 10 月 2 日,华罗庚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0 月 1 日宣告成立了!华罗庚手捧报纸,欣喜若狂,一遍遍地读着新中国建国大典的消息。新中国的成立使他振奋,他渴望着及早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进行分角色朗读对话以后,教师适时地插入两组生活环境图片的对照(当时美国、中国对话:他将没有小洋房,住在破旧的青瓦房;将没有小汽车,取而代之是拖着残疾的双腿走路;他将没有) ,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和想象,从而理解华罗庚回国的坚定决心。

6、在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发现式学习后,学生建立了自身的独特理解信息库,在接下来的互动式的交流与补充中,进行第二重点句和第三重点句的深入探究。“你的学识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国土上去,3就太可惜了。 ”当学生在互动交流补充谈到这个句子的信息时,出示这个重点句,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在读中继续去思考,还会发现什么信息。再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深入地引领体悟:1.由于华罗庚学识渊博,美国方面是如何挽留的?插入 PPT 介绍后回扣朗读重点一的句子。2.动作理解、联系生活理解“抛” 。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相当于是得不偿失,竹篮打水一场空。再次回扣朗读重点一的句子。3. 你们知道华罗庚回中国去的待遇吗

7、?插入 PPT 介绍。4.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回祖国吗?华罗庚觉得引读第三个重点句。由学生交流的信息中出示重点句,然后深究以下几点:“可惜”是什么意思?“尽力”换一个词进行读一读,比一比;华罗庚的这种精神叫做奉献。教师相机地进行点拨引导和资源的拓展,新的知识在平等对话中生成。3.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了弥补学生欠缺的生活情感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学习三个重点句子时都插入华罗庚在美国的生活条件和回国的生活条件的资料补充,在情感饱满之时再配以人物图片,爱国主义音乐,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解放初期的社会认识,产生独特的真实感受,激发爱国热情。说程序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分四个环节完成,分

8、别是:谈话引入,再现课题质疑解惑,读中感悟自主发现,重点引导升华情感,自由抒发。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谈话引入,再现课题。我这样导课:我们的祖国叫( ) 。我是( ) ,我们要( ) 。回( ) 。 (板书:回自己的祖国去)读课题。解决上一节课在题眼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谁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华罗庚)接下来,带领着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质疑解惑,读中感悟。此环节分三步进行:其一,提出问题,互动对话。我这样过渡到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先来学习第一处句子:“我们怎么办?”华罗庚坚定地说, “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4”这是华罗庚对谁的?(板书:妻子)首先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或想考考大家的问题,我迅速将他们的问

9、题梳理,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法、联系生活实际法、联系资料法解决问题:问题 1“坚定”是什么意思?(板书:坚定)问题 2为什么他的话中说了“回去” ,还要再说“回自己的祖国去”?问题 3什么时候作出这个决定的?其二,抓关键词,指导对话。学生自由地读了 19 自然段体会此时华罗庚的心情,并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明。其三,将心比心,融入体验。没有丝毫的犹豫,坚定回国,你知道华罗庚舍弃了什么?资料补充后进行理解想象对话:他将没有小洋房,住在破旧的青瓦房;将没有小汽车,取而代之是拖着残疾的双腿走路;他将没有)假如是你,你愿意舍弃这些吗?在齐读重点句一中结束了第二个环节。接下来进入第三个环节:自主发现,重点

10、引导。我这样引入:华罗庚与妻子的一番对话中,我们见证了他回国的决心。他与美国教授的对话,更能见证他的炽热爱国心。请读第二处有题目内容的句子。怎么表现他的爱国心的呢?学生默读第十至十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与美国教授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建议动笔勾一勾,作简单的批注。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走动在过道间提示、激励、查看、分享。接下来到学生的交流时间了,学生交流的非重点地方,说完就停;学生交流的重点难点地方,我就要停下脚步,进行引导:重点一,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会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深究以下几点:“可惜”是什么意思?“尽力”换一个词进行读一读,比一比;华罗

11、庚的这种精神叫做奉献。重点二, “你的学识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国土上去,就太可惜了。 ”深究的问题是:1.由于华罗庚学识渊博,美国方面是如何挽留的?插入 PPT 介绍后回扣朗读重点一的句子。2.5动作理解、联系生活理解“抛” 。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相当于是得不偿失,竹篮打水一场空。再次回扣朗读重点一的句子 3. 你们知道当时的中国是什么现状吗?插入 PPT 介绍。4.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回祖国吗?又一次回扣朗读重点一的句子。在情到深处,烙印心间。我这样导入:决心已定,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耳畔响起音乐我的中国心 ,出示画面和文末段。在这样

12、深情的歌曲声中进入了第四个环节:升华情感,自由抒发。我分为三步来进行:一步,华罗庚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回国之路,他把自己的知识抛在了贫穷落后的祖国大地上,祖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看PPT介绍。二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回扣朗读重点一的句子。三步,现在这位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就在你的面前, (出示头像,放音乐)你想对华罗庚说些什么呢?说板书设计:22、回自己的祖国去华罗庚 坚定 妻子奉 献 价值 美国朋友板书中立图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华罗庚与妻子,与美国教授的对话,表明自己回国的决心。板书中抓住关键词“斩钉截铁”表现华罗庚回国的决心, “永不遗憾”表现了他作出回国决定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强烈的爱国心就在这两个关键词中表露无遗。2014 年 5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