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50KB
约4页
文档ID:29922337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_第1页
1/4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颀此诗,约作于天宝六、七载间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所谓 胡笳声 ,也就是《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非吹秦胡笳这首七言古体长诗,通过董大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来赏他高妙动人的演奏技艺,也以此寄房给事(房琯),带有为他得遇知音而高兴的心情诗开首不提 董大 而说 蔡女 ,起势突兀蔡女指东汉末年的蔡琰(文姬),文姬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琴曲,作《胡笳十八拍》(拍,等于段)三、四两句,是说文姬操琴时,胡人、汉使悲切断肠的场面,反衬琴曲的感人魅力五、六两句反补一笔,写出文姬操琴时荒凉凄寂的环境,苍苍古戍、沉沉大荒、烽火、白雪,交织成一片黯淡悲凉的气氛,使人越发感到乐声的哀婉动人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对 胡笳声 的来由和艺术效果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幽邃的艺术境界读者要问:如此深挚有情的《胡笳弄》,作为一代名师的董庭兰又弹得如何呢?于是,诗人顺势而下,转入正面叙述从蔡女到董大,遥隔数百年,一曲琴音,把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先拂商弦后角羽 ,至 野鹿呦呦走堂下 为第二段董大弹琴,确实身手不凡 先拂 句是写弹琴开始时的动作。

古琴七弦,配宫、商、角、徵、羽及变宫、变徽为七音董大轻轻地拂拭琴弦,次序是由商弦到角弦,意为曲调开始时迟缓而低沉琴声一起, 四郊秋叶 被惊得摵摵(sh 设)而下一个 惊 字,出神入化,极为生动诗人不由得叹起 董夫子 来,说他的演奏简直象是 通神明 ,不只惊动了人间,连深山妖精也悄悄地来偷听了! 言迟 两句概括董大的技艺 言迟更速 、 将往复旋 ,指法是如此娴熟,得心应手,那抑扬顿挫的琴音,漾溢着激情,象是从演奏者的胸中流淌出来董大的指法使人眼花撩乱,那么琴声究竟如何呢?诗人不从正面着手,却以种种形象的描绘,来烘托那凄恻动听的声音琴声忽纵忽收时,就象空廓的山间,群鸟散而复聚曲调低沉时,就象浮云蔽天;清朗时,又象云开日出嘶哑的琴声,仿佛是失群的雏雁,在暗夜里发出辛酸的哀鸣,嘶酸的音调,正是胡儿恋母声的继续诗到此忽然宕开一笔,又联想起当年文姬与胡儿诀别时的情景,照应了第一段蔡女琴声,而且以雏雁喻胡儿,更使人感觉到琴音的悲切接着二句,引自然界景物来反衬琴声的巨大魅力琴声回荡,河水为之滞流,百鸟为之罢鸣,世间万物都为琴声所感动了,这不是 通神明 了吗?其实,川不会真静,鸟不会罢鸣,只是因为琴声迷住了听者, 洋洋乎盈耳哉 ,唯有琴声而已。

诗人接着指出,董大的弹琴不仅仅是动听而已,他还能完美地传递出琴曲的神韵侧耳细听,那幽咽的声音,充满着汉朝乌孙公主远托异国、唐朝文成公主远度沙尘到逻娑(拉萨的另一音译)那样的异乡哀怨之情这与蔡女造《胡笳弄》的心情是十分合拍的直到 幽音 以下四句,诗人才从正面描写琴声,而且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 幽音 是深沉的音,但一经变调,就忽然 飘洒 起来忽而象 长风吹林 ,忽而象雨打屋瓦,忽而象扫过树梢的泉水飒飒而下,忽而象野鹿跑到堂下发出呦呦的鸣声轻快悠扬,变幻无穷,怎不使听者心醉入迷呢?这一段,诗人洋洋洒洒,酣畅淋漓,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董大弹奏《胡笳弄》的情景由于董大炉火纯青的技艺,蔡女 十八拍 丰富的琴韵得到充分的体现诗人对董大的慕之情,自在不言之中最后四句,是 兼寄房给事 的唐朝帝都长安,皇宫面南坐北,禁中左右两掖分别为门下、中书两省 凤凰池 指的是中书省,青琐门是门下省的阙门给事中正是门下省之要职诗没有提人而人在其中,而且暗示其密迩宫庭,官位令人羡艳最后,诗以语作结房琯不仅才高,而且不重名利,超逸脱略这样的高人,正日夜盼望着你抱琴而去呢!这里也暗示董庭兰得遇知音,可幸可羡而李颀对董弹《胡笳弄》的欣赏,以及所作的传神的描摹,自然也非知音莫能为。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首诗关联着三方面──董庭兰、蔡琰和房琯写董庭兰的技艺,要通过他演奏《胡笳弄》来写要写《胡笳弄》,便自然和蔡琰联系起来,既联系她的创作,又联系她的身世、经历和她所处的特殊环境全诗的特色就在于巧妙地把演技、琴声、历史背景以及琴声所再现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笔姿纵横飘逸,忽天上,忽地下,忽历史,忽目前既周全细致又自然浑成最后对房给事含蓄的称扬,既为董庭兰祝贺,也多少寄托着作者的一点倾慕之情李颀此时虽久已去官,但并未忘情宦事,他是多么希望能得遇知音而一显身手啊!(姚奠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