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0065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语文匠温馨提示】疫情严峻期间,读古代名医传记,既是为了博闻强识,也是为了高考备考。2020年高考,名医传记是热点。读名医传记,和读其他人物传记稍有不同。普通人物传记都是记载的文官武将,以官场浮沉为经纬展开,但是名医传记多半要渲染名医的医术之高超,里面多有古代的医学术语,同学们阅读甚至摘抄时,注意标记这些医学术语。另外,个别传记中有部分荒诞玄幻内容,这属于时代局限,相信,同学们自然能辨别。古代名医目录【文白对照,全文对译】吴太医句骊客范光禄徐文伯徐嗣伯李子豫徐之才甄权许裔宗秦鸣鹤卢元钦周允元杨玄亮赵玄景张文仲郝公景崔务吴太医吴孙和宠邓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颊

2、,血流,娇惋弥苦。命太医合药。言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和以百金购得白獭,乃合膏。琥珀太多,及差,痕不灭,左颊有赤点如痣。(出酉阳杂俎)【译文】吴太医吴国的孙和宠爱邓夫人,一次酒醉后挥舞如意,不意刺伤了邓夫人的面颊,流出了血,邓夫人娇声叹惜疼痛不已。孙和令太医配药。太医讲,须用白獭骨髓、杂玉和琥珀粉末调配,可以除掉疤痕。孙和用一百两黄金买来白獭,于是太医配制药膏。因琥珀用得过多,到伤愈时,邓夫人左颊疤疮没有完全去掉,脸上留下一颗象痣一样的红点。句骊客魏时有句骊客善用针。取寸发,斩为十余段,以针贯取之,言发中虚也。其妙如此。(出酉阳杂俎)【译文】句骊客魏时有个句骊客人擅长用针治病。他拿

3、来一寸长头发,截为十多段,用针把它穿起来,说是头发中间是空的,真是绝妙。范光禄有范光禄者得病,两脚并肿,不能饮食。忽有一人。不自通名,径入斋中。坐于光禄之侧。光禄谓曰:先不识君,那得见诣?答云:佛使我来理君病也。光禄遂废衣示之。因出针(出针原作以刀,据明抄本改。)针肿上。倏忽之间,顿针两脚及膀胱百余下,出黄脓水三升许而去。至明日,并无针伤而患渐愈。(出齐谐录)【译文】范光禄有位叫范光禄的人得了病,两只脚全都肿了,不能吃也不能喝。忽然有一人,不通报自己的姓名,径直进入光禄的书房中,坐在他的旁边。范光禄对来人说:先前我并不认识你,怎么到我这里来了?来人回答说:是佛派我来治病的。于是范光禄脱去衣服给

4、他看。来人拿出针,在肿脚上行针。不一会儿,就在两脚和膀胱的穴上进针一百多次,流出黄脓水三升多,他就走了。到第二天,范光禄没有留下伤,他的病渐渐好了。徐文伯宋徐文伯尝与宋少帝出乐游苑门,逢妇人有娠。帝亦善诊候,诊之曰:是女也。问文伯,伯曰:一男一女,男在左边,青黑色,形小于女。帝性急,令剖之。文伯恻然曰:臣请针之,必落。便针足太阴,补手阳明。胎应针而落,果效如言。文伯有学行,不屈公卿,不以医自业,为张融所善,历位泰山太守。文伯祖熙之好黄老,隐于秦望山。有道士过乞饮,留一胡芦子曰:君子孙宜以此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视之,乃扁鹊医经一卷。因精学之,遂名振海内。仕至濮阳太守。子秋夫为射阳令,尝有鬼

5、呻吟,声甚凑苦。秋夫问曰:汝是鬼也,何所须?鬼曰:我姓斛斯,家在东阳。患腰痛而死。虽为鬼,疼痛犹不可忍。闻君善术,愿见救济。秋夫曰:汝是鬼,无形,云何措治?鬼曰:君但缚刍作人。按孔穴(穴原作定,据明抄本改)针之。秋夫如其言,为针四处,又针肩井三处,设祭而埋之。明日,见一人来谢曰:蒙君疗疾,复为设祭,除饥解疾,感惠实多。忽然不见。当代服其通灵。(出谈薮)又宋明帝宫人患腰疼牵心,发即气绝。众医以为肉症。徐文伯曰:此发瘕也。以油灌之,则吐物如发。稍稍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悬柱上,水滴尽,一发而已。病即愈。(出谈薮)【译文】徐文伯宋国徐文伯曾与宋国的少帝一起走出乐游苑门,遇见一孕妇。少帝也擅长

6、诊病,他给妇人诊视后说:是个女孩。又问文伯,徐文伯说:一男一女。男孩在左边,青黑色,比女孩小一些。少帝性子急,令剖妇人腹。徐文伯不忍心,说:请让我给她用针,胎儿一定能下来。于是针那孕妇脚的太阴穴,并用手按摩她的阳明穴。用针后,胎儿随之落下来,果然和他说的一样。徐文伯有学问,品德好,不畏权贵,不以医术为自己的职业,深得张融的赏识,多次任泰山的太守。徐文伯的祖父徐熙之崇尚黄帝和老子,在秦望山过着隐居的生活。有位道士路过他那时向他讨水喝,之后留下一只胡芦,说:你的子孙就用这个道术来拯救人世吧,必定能得至二千石的报酬。徐熙之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扁鹊的医书一卷。于是,他专心致志地学习医术,终于名振四

7、方。他做官做到濮阳太守。徐熙之的儿子徐秋夫任射阳县令时,曾经有一次,他听见鬼在呻吟,声音非常凄苦。徐秋夫问道:你这鬼,要干什么?鬼说:我姓斛斯,家住在阳县,因患腰痛病死,现在虽然做了鬼但还是疼得不能忍受,听说你医术很好,希望你救救我。徐秋夫说:你是鬼,没有形状,我怎么给你治疗啊?鬼说:你只要割草,扎个草人,按着穴位用针就可以了。徐秋夫按着鬼说的,扎好草人,在四个穴位用了针,又在肩部的三个穴位用了针,又摆酒供食,祭祷之后才把草人埋掉。第二天有人来谢徐秋夫,说:承蒙你为我治病,又为我设祭,除病解饥,你对我的恩惠太多了,真该好好谢谢你!说完,忽然不见踪影。与徐秋夫同时代的人都佩服他能通鬼神。又,宋明

8、帝的一位宫女患腰痛病,连着心也痛,发病时就不省人事。许多医生都诊断是肉症,徐文伯诊视过后,说:此病是发症。给这宫女灌了油之后,她就吐出了象头发样的东西,轻轻拨弄它,有三尺长,头已经长成蛇的形状。能动,把它悬挂在柱上,水滴尽后,一根头发罢了,病就全好了。徐嗣伯徐嗣伯字德绍,善清言,精于医术。曾有一妪,患滞淤,积年不差。嗣伯为之诊疾曰:此尸注也,当须死人枕煮服之可愈。于是就古塚中得一枕,枕以半边腐缺,服之即差。后秣陵人张景年十五,腹胀面黄,众医不疗。以问嗣伯,嗣伯曰:此石蛔耳,当以死人枕煮服之。依语,煮枕以服之,得大利,出(出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蛔虫,头坚如石者五六升许,病即差。后沈僧翼眼痛,又多

9、见鬼物。以问之,嗣伯曰:邪气入肝,可觅死人枕煮服之。竟,可埋枕于故处。如其言又愈。王晏知而问之曰:三病不同,而皆用死人枕疗之,俱差何也?答曰:尸注者,鬼气也。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滞。得死人枕促之,魂气飞越,不复附体,故尸注可差。石蛔者,医疗即僻。蛔虫转坚,世间药不能除,所以须鬼物驱之,然后可散也。夫邪气入肝,故使眼痛而见魍魉。应须邪物以钓其气,因而去之,所以令埋于故处也。晏深叹其神妙。(出南史)【译文】徐嗣伯徐嗣伯字德绍,善谈老庄之道,精通医术。曾有一老妇人,患有滞淤病,多年不愈。徐嗣伯给她诊视,说:这是鬼附身,应该用死人的枕头煮后服用,可以治好你的病,于是老夫人从古墓中找到一只已经半边腐烂,残

10、缺不全的死人枕头,煮后服用,病就好了。后来,有秣陵人张景,十五岁,腹胀,面目焦黄,许多医生都不给他治了,因此就去找徐嗣伯。徐嗣伯说:这是石蛔!应该用死人枕煮后服用。张景按嗣伯的话去做,煮死人枕服用后,去大解,便出了蛔虫。这些蛔虫坚硬如石头,约有六、七寸长。打下蛔虫后,张景的病就好了。后来还有一位叫沈翼的和尚眼睛疼痛,并常常看见鬼。这个和尚来找徐嗣伯诊治。徐嗣伯说:这是邪气进入肝脏,可以找死人枕头煮后服用,完了,再把枕头埋在原处。和尚按徐嗣伯的话做了,他的病也好了。王晏知道了徐嗣伯用尸枕治病的事后,来问徐嗣伯,说:三个人的病不一样,却都是用死人枕头治疗,而且全都治好了,是什么原因?徐嗣回答说:鬼

11、附身的人,是中了鬼气,它附在人身上不离开,所以使人沉滞,必须用死人枕让它离去,鬼气飞走,不再附在人的身上,所以鬼附身的人的病就好了。得石蛔病的人,已是不常见的,蛔虫变成石头,人世间的药打不下来,所以须用鬼物来驱逐它,然后就可以打下它了。因为邪气进入肝脏,所以就眼睛痛,并且看见鬼魅,必须用邪物把邪气引出来,因此就除掉它了,所以让他把死人枕埋在原处呵!王晏深深赞叹徐嗣伯的神妙!李子豫许永为豫州刺史,镇历阳。其弟得病,心腹坚痛。居一夜,忽闻屏风后有鬼言:何不速杀之?明日,李子豫当以赤丸打汝,汝即死矣。及旦,遂使人迎子豫。即至,病者忽闻腹中有呻吟之声。子豫遂于巾箱中出八毒赤丸与服之。须臾,腹中雷鸣绞(

12、绞原作彭,据明抄本改)转。大利。,所病即愈。(出续搜神记)【译文】李子豫许永任豫州刺史,镇守历阳。他的弟弟患病,腹内有一硬硬的东西阵阵作痛。这天夜里,忽然听见屏风后面,有鬼说话。鬼说:为什么不快点杀了他?明天李子豫该用红丸打你,你就得死了。到了天亮,派人去接李子豫,不多时,李子豫来了。许永的弟弟忽然又听见腹中呻吟的声音。李子豫从小药箱中拿出八毒红药丸给许永的弟弟服下去,不一会儿,许永弟弟腹中鸣响绞痛,去大便,回来之后,他的病就好了。徐之才北齐右仆射徐之才善医术。时有人患脚跟肿痛,诸医莫能识之。窥之曰:蛤精疾也。得之当由乘船入海,垂脚水中。疾者曰:实曾如此。为割之,得蛤子二个,如榆荚。(出太原故

13、事)【译文】徐之才北齐的右仆射徐之才擅长医术。当时有一人患了脚跟肿痛的病,很多医生都诊断不出是什么病,徐之才看这后说:是蛤蜊精病,是你在海上乘船时,你的脚垂到水中而得的。患者说:真是这样的。徐之才为患者做手术,取出两个象榆钱大小的蛤蜊仔。甄权甄权精究医术,为天下最。年一百三岁,唐太宗幸其宅,拜朝散大夫。(出谭宾录)【译文】甄权甄权专心致志研究医术,成为天下第一。他一百零三岁时,唐太宗到他家中去看望了他,封他为朝散大夫。许裔宗许裔宗名医若神。人谓之曰: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裔宗曰:医乃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玄,甚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病之于药,有正相当

14、者。唯须用一味,直攻彼病,即立可愈。今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亿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不知兔处,多发人马,空广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以此疗病,不亦疏乎。脉之深趣,既不可言,故不能著述。(出谭宾录)【译文】许裔宗名医许裔宗医术高超,如同神仙一般。有人对他说:怎么不著书立说,留给后人?许裔宗说:医术就是意呀,它决定于人的思考,而脉又是极奥妙的,很难识别,只能心意领会,嘴不能说出来。自古以来的名手,与别人不同的,唯一差别就在诊脉。先准确切出脉象,然后才能诊断病情,用药治病。如果诊断准确,只须用一味药,就能直接攻克他的病,病立刻就能好。不准确辨别脉象,不了解病因,凭自己主观推测进行诊断,多放几味药

15、。这好比打猎,不知兔子在哪里,大批出动人马,大面积包抄围剿。希望有人也许偶然能碰上。用这种方法治病,不是太粗疏了吗?脉的奥妙,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所以不能著书之立说。秦鸣鹤唐高宗苦风眩,头目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秦曰: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愈矣。天后自帘中怒曰:此可斩也。天子头上,岂是出血处耶?鸣鹤叩头请命。上曰:医人议病,理不加罪。且吾头重闷,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朕意决矣。命刺之。鸣鹤刺百会及脑户出血。上曰:吾眼明矣。言未毕,后自帘中顶礼以谢之曰:此天赐我师也。躬负缯宝以遗之。(出谭宾录)【译文】秦鸣鹤唐高宗患风眩病痛苦不堪,头晕目眩看不清东西。高宗召侍医秦鸣鹤给他看病,秦鸣鹤看后说:是风毒往上攻引起的,如果刺头出点血就能好。则天皇后在帘后面大怒道:此人该斩!天子的头上是出血的地方吗!秦鸣鹤磕头请求饶命。高宗说:给人看病,议谈病情,按道理是不应该治罪的,并且我的头非常沉闷,几乎不能忍受了,出点血不一定就不好。我决心已定。高宗让他给刺。秦鸣鹤刺唐高宗的百会穴和脑户穴,并出血。唐高宗说:我的眼睛能看见了。他的话未说完,则天后在帘后行大礼,谢秦鸣鹤,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医师啊!然后亲自赠送丝帛、珠宝给秦鸣鹤。卢元钦泉州有客卢元钦染大风,唯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