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 1、诗两首--王德贵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553501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 1、诗两首--王德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下 1、诗两首--王德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下 1、诗两首--王德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下 1、诗两首--王德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下 1、诗两首--王德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下 1、诗两首--王德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 1、诗两首--王德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诗 两 首我 爱 这 土 地艾青作者介绍:【艾青】(19101996)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之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次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

2、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课文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初析全诗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

3、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结构: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第一节:对 “爱土地”主题的抒情性铺陈描述第二节: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

4、斗争前景。“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1、诗歌中鸟儿用 “嘶哑的喉咙”歌唱,她歌唱的对象是什么?土地 河流、风 黎明歌唱 被暴风雨打击着的 土地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 河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风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 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土地”象征着生“我”养“我”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正在遭受日寇欺凌)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悲愤满怀,沉郁深情 充满希望,奋力抗争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

5、他诗中出现最出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我”养“我”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诗中“土地” 的含义是什么? 艾青是一位与“土地”联系得非常紧密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前者象征祖国,后者象征光明(在本诗中,“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也是光明的化身)。 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诗中 “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鸟” 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死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

6、地里 鸟 生前 死后倾尽全力地歌唱 投入土地的怀抱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实际寄寓了诗人痛爱这苦难的祖国以及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的决心。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诗人为什么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结合语境,我们可知,“”对“土

7、地”“河流”“风”“黎明”的歌唱是持续不断、不畏艰险,直到生命的终结。 “我”这只鸟不是白灵,也不是蓝天中啼叫的黄鹂,诗人在诗中仅仅选用了“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的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慨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

8、嘹亮”好。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破折号之后突出了“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如何理解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9、?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提练和升华了主题。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两句诗之间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精读诗歌,探究内容这首诗的第二节有什么作用?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节是对主题的高度的概

10、括和升华。表达出诗人对苦难的祖国,爱得深、痛得切的悲愤感情。 而第一节则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艺术特色本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象征,排比、使用了象征手法。诗中的具体形象,如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具有象征意义,而各个意象前所加的修辞语又强化了象征的作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具体感、立体感和生动感,抒发出了缠绵而深沉的爱国之情。、比赋结合。第一节以鸟自比,铺陈描绘,第二节直抒胸臆,质朴遒劲。抒情强烈深刻。、 感情不断强化,风格悲愤沉郁假如嘶哑爱国直抒胸臆 转折,“死了”歌唱的对象排列在一起,并加上长长的修饰语。意象写实和象征手法交织 我爱这土地意象 象征鸟 诗人自己土地 祖国大

11、地河流、风 抗争精神黎明 曙光 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这种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填空。 艾青,中国现当代 诗人 ,原名蒋海澄,生于浙江金华,出版的诗集有 大堰河、北方、向太阳、 黎明的通知 、归来的歌等。我爱这土地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分析下列修饰语的作用。永远汹涌 说明了中华儿女受日侵华的苦难很沉重,同时也表明,人民不会忘记所受的耻辱。无止息 表明人民对日侵略者的愤怒程度之深,也说明我们的奋斗抗争是不会停止的。无比温柔 表明中华儿女的抗争一定会胜利,必将获得独立自由。

12、思考? 今天世界的局势也不稳定,日本首相小泉不顾邻国反对,连年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教科书违背历史,美化他们的恶劣行径,现在又公然想侵占我国的钓鱼岛,同学们,面对祖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祖国的领土受到侵犯,你们该怎么做呢? 请看下面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的一张帖子: “打台湾,我捐一个月工资 打美国,我捐一年的工资 打日本,我愿捐命一条!”乡 愁余光中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中国古代有许多“乡愁”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13、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作者介绍: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紫荆赋、余光中诗选。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后定居台湾,因写乡愁诗而被称为“乡愁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1972年,海峡两岸正处于相互隔绝状态,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诗人深感回乡无望,情动于衷,愁绪万千,离开大陆二十多年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够回去,他此时心潮澎湃,摊开稿纸,一挥而就,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写下了这首让无数人动容的诗歌 。乡 愁船票虽窄 相思浓浓邮票虽小 思念重重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 头海峡虽浅 阻隔深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