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兵家特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552505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与兵家特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文化与兵家特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文化与兵家特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文化与兵家特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文化与兵家特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与兵家特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与兵家特色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國文化:是文學、是哲學、是兵學、是政治學、是修身齊家寶典。 中國兵法思想的主軸為先秦儒、 道、墨、法的兵學思想 先秦時期可說是我國戰略思想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從春秋到戰國,各種學派都先後出現。在此時代,思想家受到普遍的尊重,著書立說,表現出濃厚的學術研究風氣。但實際上,能夠算是獨立學派者又不過僅為儒、墨、道、法四家。 中國兵學思想中的軍事學受儒家、儒、 道、墨、法家的影響頗深,雖然四家直接論及兵學的理論不多,但是中國兵學的發展主軸、仍然承襲其不少的精神和主張。 大戰略本是國事而非僅限於軍事。我國古代偉人幾乎都是文武兼備,出將入相。,中國文化與兵學的特色,儒家:仁慈愛惠、禮樂教化,慎戰:孔子對

2、於齋戒、戰爭與疾病抱持同等謹慎小心的態度。 國防與民生並重:孔子強調足食、足兵的必要性。 義戰:孔子所謂的義戰,植基於戰爭是否得以正名,及征戰出自天子則為有道、征戰出自諸侯則為無道。 仁戰:對戰爭取捨以仁義為準,戰爭的目的在除惡去害,便可為人民接受。荀子:兵者,禁暴除害也,儒家的兵學思想:慎戰,論語述而篇:子之所慎,齋、戰、疾。 齋: 鄉黨篇:齋,必有明衣,布。齋必變食,居必遷坐。 學而篇: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戰: 子路篇: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學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疾: 為政篇: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

3、唯其疾之憂。,儒家的兵學思想:國防與民生並重,論語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武備 , 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孟子梁惠王篇: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 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儒家的兵學思想:義戰,子路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季氏篇: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

4、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儒家的兵學思想:仁戰,孟子梁惠王篇: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必死者一洒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故曰: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篇: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5、闔閭伐楚,道家:還淳返樸、清靜無為,對戰爭的態度反戰:為政者應以道治天下,不應以兵強天下。 戰爭的起因貪欲: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慘於欲得。 國之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微明觀察事務的徵兆:事出必有因,防範未然。 戰爭作為:擅長為將帥者,不逞勇鬥狠;擅長作戰者,不輕易發怒;擅長致勝者,不與人爭鬥。,老子全部思想中有兩大基本觀念,一曰無,一曰反。無乃道之體,反乃道之用。相信自然之道就是無為。如何能實現無為而治的理想,老子認為必須使民無知無欲,其邏輯為無知則無欲,無欲則無爭。具有強烈的反智趨向。因為一切戰略理論的基礎就是知和智,而一切戰略的本質即是行動,也就是有為而非無為。另一觀念

6、為反,認為宇宙中一切現象都有正反兩面的哲學基礎。雖是二元論但有主觀的好惡,如柔弱勝剛強。儘管如此,老子之書,內容卻非常複雜微妙,對於後世言兵者的確有相當影響,則又是事實。,道家的兵學思想致人而不致於人、發展謀略戰與心理戰。 崇尚的並非法律或規則之類的人為、具體的戒律、而是自然、抽象的法則、觀念之提出。法則並不是偶然突發的事,而是一種必然性的運作活動,並且是一種平等的運作。以戰爭來說,若要贏得必然而公平的勝利,就必須貫徹攻戰策略以謀求勝利的法則。而這種法則是客觀存在,並非依人類的願望而存在。因此在所謂的自然無為中才能得到。代表孫臏,孫 臏,孫臏,齊國人,生在阿城和 城一帶,生卒年不可考,約在孫武

7、百年之後,為孫武的後人。 孫臏與魏人龐涓一起向鬼谷子學習兵法,龐涓因魏惠王求賢,下山應招,拜元帥兼軍師。 鬼谷子遇羊而發,遇馬而瘁同期尚有蘇秦、張儀 龐涓恐孫臏才學勝出,陰謀促使孫臏遭受刖刑挖去膝蓋谷及黥面刺私通外國,孫臏裝瘋全命,幸賴禽滑釐、田忌等用計救出。 去魏奔齊後不願無功受祿,便閒居大將田忌家中,孫臏助田忌與齊威王賽馬而受重視。 助齊抗魏,於桂陵及馬陵二役大獲全勝,奠定齊國霸主地位。魏道中落圍魏救趙減灶示弱,孫臏兵法,依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齊孫子89篇,圖4卷,目前所見孫臏兵法,為1972年在中國山東臨沂銀雀山1號墓出土,共364簡,30篇11000餘字 1.慎戰:戰勝,則所以存亡國而繼

8、絕世。戰不勝,則所以削地而危社稷 2.重道:兼具道、天、地、將、法,較偏重於戰爭藝術 3.選將:認為將帥應具備義、仁、信、德、智五德 4.論陣:孫臏十陣創立了中國冷兵器時代最完善、最基本陣法 5.富國強兵:強兵之急在於富國 6.勵氣:應依戰事發展狀況,採行不同方式以提振士氣 7.貴勢:一為攻勢,二為孫武所言的兵勢,鬼 谷 子,相傳姓王名栩,楚國人一說晉人,原同墨翟一同於深山採藥修道,墨翟認為人不能獨善其身,只顧自身安寧,遂雲遊天下,不娶妻,不育子,以減輕自己負擔,而王栩則悄悄至窮山惡水之鬼谷修隱有勇氣雄心者往之,自號鬼谷子。 鬼谷子有天文數學日星風雲、兵學六韜三略行軍佈陣、遊學多聞善辯、出世學

9、修真卻病登仙升道,四大學問無人項背,為了生活偶至市集為人卜卦算命,因而聲名大譟求學者眾。 鬼谷子收徒地弟有三個原則:來者不拒、依人失施教、來去自由,故其學生無不成材廢品,只有學的深奧和淺薄。,魏道中落,魏文侯死後,兒子擊嗣位,史稱魏武侯,受宰相公叔痤之讒趕走吳起一錯,再破壞文侯聯趙、韓之外交政策二錯,魏國霸業不再。 武侯死後,兒子罃繼任,是為魏惠王,又稱梁惠王。 惠王嗣位時,因兄弟綏爭位而內亂,趙韓趁機聯軍敗魏。 惠王三年齊伐魏,戰在觀津,長子戰死,割觀地求和。 痤死前推舉公孫鞅,惠王不用亦不殺,鞅奔秦,秦強;秦魏爭河西之地,十年五戰,終以割地七百里。 魏南面亦敗於楚。 孟子曰:仁者無敵。,墨

10、家:天志兼愛、尚賢節用,杜絕亂源兼相愛交相利: 天下之亂源主在於天下人自愛而不相愛,以致強凌弱、貴傲賤、詐欺愚。 認清戰爭的不義非攻:主要著眼於反對兼併的侵略戰爭,攻伐之利遠不如攻伐之害。 重視國家的防衛能力義戰:提醒小國要備粟、備兵、備城,主張一旦外敵入侵,應實施全民皆兵。,墨子公輸篇,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聞之,起於齊。裂裳裏足,日夜不休,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子墨子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未何罪之有?王曰:雖然公輸般為我為雲梯,必攻宋。於是見公輸般,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攻械,公輸般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般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公輸般詘,而曰

11、: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第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法家:報法處勢、以術御人,對戰爭的態度不可廢也:君之所以尊卑,國之所以安危者,莫要於兵。故誅暴國必以兵。 農戰與富國強兵:把糧食生產、軍事守備、國家富強三者視為一體。商鞅主張國之所以興,農戰。 競於德而不競於兵的戰爭理論:凡戰法必本於正勝,政不若者勿與戰。 選士與利械:以誠實無欺,寬厚有禮的態度招徠豪傑之士,以優厚價格網羅天下精良器材。,法家:報法處勢、以術御人,對戰爭的態度不可廢也:君之所以尊卑,國之

12、所以安危者,莫要於兵。故誅暴國必以兵。【先治者強,先戰者勝】 農戰與富國強兵:把糧食生產、軍事守備、國家富強三者視為一體。管仲主張人之守在粟、寓兵於農。商鞅主張國之所以興,農戰也、非農不得食,非戰不得爵。 競於德而不競於兵的戰爭理論:凡戰法必本於正勝,政不若者勿與戰。 選士與利械:以誠實無欺,寬厚有禮的態度招徠豪傑之士,以優厚價格網羅天下精良器材。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韓非】【管仲】【商鞅】【不以順心而寵幸】,先治者強,先戰者勝,韓非子心度篇:故治民者,禁奸於未萌;而用兵者,服戰於民心。禁,先其本者治;兵,戰其心者勝。聖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強,先戰者勝。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邀請

13、幾個諸侯國結成聯盟。在結盟會上,晉國的外交大臣對衛國人員很無禮,衛國君主覺得威望掃地,打算討伐晉國主持盟約的大夫趙檢子。大臣王孫商獻徵得百姓支持之策。 隋朝末年,隋煬帝窮奢極欲,倒行逆施,並留滯揚州得過且過。隋煬帝雖荒淫無道,對貼身衛隊卻是恩寵有加,要使隋煬帝衛士能反戈一擊,並非一件易事。衛隊長司馬德戟,為能早日回歸故里,便與好友裴虔能及禁衛軍將令宇文化及、宇文智等,以毒酒說策動衛士隊,將隋煬帝捕獲,以其身上衣帶絞死。,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戰國時,趙括自幼熟讀兵法,談論軍事,自以為天下無人可比,其父趙奢卻從未稱讚過他。 其母感到奇怪,趙奢說:其將戰爭當兒戲,只會空談。 趙奢去世後,

14、趙以廉頗為將,屢次戰敗,戰略轉為防禦,秦軍挑撥數次,廉頗不肯出戰。 秦王派間諜至趙,散播:秦畏懼的是趙奢之子趙括。 趙王不接受藺相如勸告,以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母親亦勸止趙王,趙王不聽勸。 秦將白起於長平大敗趙軍,並坑殺趙國40萬軍士。 長平之戰後,趙王遵照約定不處罰趙括母親,趙國從此不振。,管 仲,管仲名夷吾,齊國穎上人,父親管莊曾任齊國大夫,可惜去世很早,自幼孤苦伶丁,做過生意、上過戰陣、當過官吏,唯一知己鮑叔牙。 【鮑叔牙與管仲】 齊襄公無道被弒齊國大亂,為協助公子糾登位,以箭射中公子白之衣鉤。 桓公就位後,魯國將管仲囚送齊國,桓公欲殺之。 管仲得於好友鮑叔牙之助齊桓公捐棄射鉤之怨任以為

15、相尊之為仲父而不臣。【三益友、三損友】 管仲認為治國安邦,首重民心之向背;軍事思想則採取寓兵於農,經濟思想著重於獎勵生產與調節分配。,管 仲,管仲在用人方面主張大公無私任賢使能因此推薦隰朋任大行(外交官)、寧戚任大司田(農林官)、城父任大司馬(國防官)、賓胥無任大司理(司法官)、東郭牙任大諫之官(監察御史)。 【自知之明:管仲與劉邦】 為探求民隱,建議桓公設立一個民意機關嘖室之議。 管仲輔佐齊桓公七年,齊國便被尊為霸主。 管仲的偉大,固然在於其輔佐齊桓公富國強兵,講信修睦,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更重要的是他替齊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團結諸侯,共禦外侮,使自春秋以降曹魏,前後700多年夷狄不敢

16、入侵中國,保存中華文化。,商 鞅,商鞅,生於戰國後期,周安王12年,衛國公子侍妾所生,初名衛鞅,又名公孫鞅,後封為商君,後世稱為商鞅。 衛國為魏所滅,商鞅投身魏國宰相公叔痤門下,公叔痤病,魏惠王親探,詢及萬一誰可替,公叔痤舉之並警之,惠王終未重用。 透過齊景公寵臣景監引介,與秦孝公相談三次而重用。 商鞅積極從事變法,首以徙木立信,建立政府信用。 政治理念:農戰主義、法治主義、集權主義。 具體政策與辦法:實行保甲連坐法、實行小家庭制度、實行抑商重農至制度、提倡尚武精神、改格土地和賦稅制度。,商 鞅,秦國富民強後,積極對外擴張,趁齊大敗魏於馬陵,魏療傷之際, 商鞅率兵攻魏,大敗公子卬並俘之,逼衛遷都大梁,割讓黃河以西之地求和,魏惠王悔之。 秦一舉敗魏,封為商君,此際,商鞅志得意滿,有趙良者,以百里奚相較勸之,忠言逆耳。 秦孝公卒,秦惠王即位,權貴群起進讒,遂下令補殺商鞅。 旅店主人不肯留宿,魏人不予庇護,商鞅被遣回秦,處以五馬分屍,享年五十二歲。 商鞅變法,確立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基礎,更支配了秦漢以後,以迄滿清2000多年中國社會結構、經濟面貌和政治制度。,韓 非,韓非出生於韓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