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142552510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二上学期第二十一次周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人是生物, 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进 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 倍。不要认 为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 在人体内遗传基因的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 理、药理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 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

2、正常菌群 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二是 生物屏障。 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具有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菌 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 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 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 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 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 炸,把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

3、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 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是 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1981 年说的。 1“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 ) A人体自身的细胞B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C微生物细胞D正常微生物群 2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魏曦教授的名言,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的身体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过程。 C人们使用抗生素、激素和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

4、危及健康。 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病后要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C滥用抗生素,既杀死病菌,也会杀死其他有益的细菌。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治病 2 的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 就经学。又晓习文法,

5、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 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 迁蜀郡太守。 先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 及昌到, 吏人讼者七百余人, 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 脱。宿恶大奸,皆奔走他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 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 讼。昌疑母不为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 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 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

6、邪?”对曰:“昌左足心 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 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 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 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颍川太守。 永和五年, 征拜将作大匠。 汉安元年, 进补大司农, 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 节选自后汉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政尚 严猛,好发奸伏尚:推崇 B其妇归宁 于家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C视事 四年 视事:治理事务 D遂敕收付狱,案 杀之案:立案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

7、”的一组是(3 分)( ) 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 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悉为断理,莫不得所 宿恶大奸,皆奔走他境 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B CD 3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 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 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仍旧结为夫妇。 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纵,将其收捕入狱,并将她们杀死。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刺史行部,见昌,甚

8、奇之,辟从事。(4 分) 译文: _ (2) 先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3 分) 译文: _ (3) 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3 分) 译文: _ _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89 题。 赠少年 ( 唐) 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 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 淮阴市, 月照高楼一曲歌。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注】 ( 宋)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 此诗大约作于黄庭坚早年离开家乡赴地方官任时。分宁是诗人的老家, 诗中的“旌 阳”是山名,在分宁县东一里处。 8黄庭坚在诗中写到了“灯火”这一意象,有什么

9、作用? 答: _ 9两首诗歌最后一句都是借景抒情,但感情基调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作简要赏析。 答: _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披绣闼,俯雕甍,_,_。 ( 王勃滕王阁序) 4 (2)_ ,_;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李密陈情表) (3) 悟已往之不谏,_。实迷途其未远,_。 ( 礼记曲礼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4) 题。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迅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 父亲总坐在那里。 低矮的屋檐, 背后是红砖土墙。 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在倾听什么。父亲静静地沐浴着阳

10、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 浩荡的皇恩。 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注视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 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 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阳光不老, 一如既往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 阳光照得 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阳光无声无息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 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也最多。 冬天里,阳光总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那时,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 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一只

11、泄了气 的皮球或一摊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 猪养得最肥, 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 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满嘴流油。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无 数把叮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搭在怀里,俨然一个个 财主。 我想,父亲这辈人在人生的暮年坐在阳光底下的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上的秘密: 或许是额头上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阳光的抚慰;或许是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 耀不到的地方已经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暴晒一番;抑或身体里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 兑,才会使它们更加

12、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 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总之,不仅一颗晦暗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 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如同阳光的消逝一样,父亲的生 命也消逝了。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常待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亲人 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也朝着那个地方看,然后 怔怔地站着。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扑向那里的。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的诗句。他仿佛一个婴 儿,在春天里降生,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 5 听;

13、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却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却无 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所有事 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最后,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少了一张熟悉的 面孔, 又多了一个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 阳光作着诀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上,父亲和他的乡亲们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 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 选自阅读与鉴赏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本文主人公是一位可敬的父亲、慈祥的老人,在生

14、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严冬,只能与 阳光为伴,但是最后他还是在无限眷恋和痛苦中被阳光带走了。 B作者选择阳光作为文章的背景,是为了说明只有像父亲那样,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情 享受美妙的阳光人生,才会时时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C本文遣词造句颇具匠心,如“那时,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 打哆嗦”中,“哆嗦”一词用拟人手法,不仅描绘了叶子的动态,更表现出其兴奋的程度。 D文中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把它比作“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一摊让太阳烤 干的牛粪”。 “皮球”、 “牛粪”的比喻描画了狗舒服自在的神态,烘托出老人们幸福陶然 的心境。 E文章最后出现了婴儿的意象,表明了作者对生命的严肃思考,一

15、切生命的产生与终 结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生死,尽情展示生命的美好。 (2) 请结合全文概括文章中的父亲的形象特征。(6 分) 答: _ (3) 文章画线部分描述了冬日里父亲那辈老人们在阳光下畅谈的场景,请简要分析其表 达特色。 (6 分) 答: _ (4) 文章中阳光是非常重要的意象,请探究阳光在文章中的意蕴及作用。(8 分) 答: 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 题。 “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 任武 当俞敏洪现身于美国或加拿大的街道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国留学生认出来,他们心悦诚 服地称呼他为“留学教父”。 作为一名教师兼商人, 俞敏洪在十多年间将新东方从一间教室、十几个学生的培训作坊, 发展成为影响全国、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