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2556151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会计对象特定所指的会计要素体系的建立,无论美国、国际会计准则,还是中国,都是依据其经济背景和会计准则制定目的进行的。我国的会计要素和我国的市场经济一样,将日趋完善,与国际将更加接轨。近代会计近代会计(一一) 班组核算制班组核算制班组核算制的建立是班组核算制的建立是50 年代会计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起始年代会计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起始于钢铁企业于钢铁企业, 在像鞍钢这样的大型企业中得到推行发展在像鞍钢这样的大型企业中得到推行发展, 并最终把这种并最终把这种制度推向全国。班组核算充分调动了群众主动参加企业管理与核算工制度推向全国。班组

2、核算充分调动了群众主动参加企业管理与核算工作的积极性作的积极性, 它稳固了企业会计核算及其管理的基础它稳固了企业会计核算及其管理的基础,是我国是我国50 年代会年代会计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车间、班组核算制计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车间、班组核算制, 即明确成本核算中心即明确成本核算中心的一种具体做法。制定出生产指标、劳动指标和成本指标下达给各车的一种具体做法。制定出生产指标、劳动指标和成本指标下达给各车间或班组。包括间或班组。包括: (1) 制定下达生产指标。将各种产品制定下达生产指标。将各种产品, 零配件的生产零配件的生产计划下达给各车间计划下达给各车间, 以此考核车间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

3、考核车间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2) 制定下达制定下达劳动指标。即将工人人数以及人均产量等计划指标下达给各车间劳动指标。即将工人人数以及人均产量等计划指标下达给各车间; (3) 制定下达成本指标。主要是按照生产费用要素编制各车间生产费用计制定下达成本指标。主要是按照生产费用要素编制各车间生产费用计划划, 按车间编制车间经费计划和车间各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通过车按车间编制车间经费计划和车间各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通过车间、班组各项指标的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间、班组各项指标的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可以反映车间各项计划可以反映车间各项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清企业内部各车间、班组以至职工个人应负经济责任

4、的完成情况。分清企业内部各车间、班组以至职工个人应负经济责任, 并考核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计划完成情况。并考核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计划完成情况。(二二) 资金、成本指标分口分级管理资金、成本指标分口分级管理60 年代初期年代初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展, 我国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的内容也在不断我国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的内容也在不断 深化深化, 并使我国的责任会计实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并使我国的责任会计实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就是, 在车间、班组核算的基础上在车间、班组核算的基础上, 实行了资金、成实行了资金、成本指标分口分级管理的方法。资金、成本指

5、标分口本指标分口分级管理的方法。资金、成本指标分口分级管理。所谓分口管理分级管理。所谓分口管理,是指按照分工管理的原则是指按照分工管理的原则, 将资金、成本指标进行横向分解将资金、成本指标进行横向分解,由有关职能部门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分口管理。所谓分级管理负责分口管理。所谓分级管理,即将各职能部门分口即将各职能部门分口管理的资金、成本指标进行纵向分解管理的资金、成本指标进行纵向分解,逐级落实到各逐级落实到各级核算单位。例如级核算单位。例如,企业的流动资金可以分解为储备企业的流动资金可以分解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成品资金资金、生产资金和成品资金, 按照分口管理的原则按照分口管理的原则, 储备资金

6、分口给供应部门负责管理储备资金分口给供应部门负责管理; 生产资金分口生产资金分口给生产部门负责管理给生产部门负责管理; 成品资金分口给销售部门负成品资金分口给销售部门负责管理。供应部门负责分口管理的储备资金再进行责管理。供应部门负责分口管理的储备资金再进行纵向分解落实纵向分解落实, 由各材料仓库以至采购、保管人员由各材料仓库以至采购、保管人员进行管理。进行管理。生产部门负责分口管理的生产资金再进行纵向分解落实生产部门负责分口管理的生产资金再进行纵向分解落实, 由各生产车间分别进行管理由各生产车间分别进行管理; 各生产车间负责管理的生产各生产车间负责管理的生产资金再进一步分解落实资金再进一步分解

7、落实, 由各班组以至工人进行管理。销由各班组以至工人进行管理。销售部门负责分口管理的成品资金再进行纵向分解落实售部门负责分口管理的成品资金再进行纵向分解落实, 由由各成品仓库以至销售、保管人员进行管理。成本指标也可各成品仓库以至销售、保管人员进行管理。成本指标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分解落实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分解落实, 由各有关职能部门以及车由各有关职能部门以及车间、班组和职工个人分口分级管理。实行资金、成本指标间、班组和职工个人分口分级管理。实行资金、成本指标分解分解, 分口分级管理分口分级管理, 可以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各单位应承可以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各单位应承担的资金、成本责任担的资金、成本

8、责任, 能够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参加管理的能够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参加管理的积极性积极性, 使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保持一使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保持一致致, 并为企业的资金、成本计划顺利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保并为企业的资金、成本计划顺利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证。(三三) 厂内银行厂内银行 进进入入80 年年代代以以后后, 我我国国企企业业内内部部经经济济核核算算制制的的内内容容、方方法法不不断断进进行行更更新新, 新新的的模模式式不不断断出出现现。随随着着企企业业经经济济责责任任制制的的普普遍遍推推行行, 我我国国企企业业内内部部经经济济责责任任制制也也逐逐渐渐普普及及, 企企业

9、业内内部部经经济济核核算算制制作作为为企企业业内内部部经经济济责责任任制制的的一一个个重重要要组组成成部部分分, 也也日日益益得得到到完完善善,权权、责责、利利的的结结合合程程度度也也进进一一步步提提高高,结结合合方方式式日日趋趋成成熟熟。吉吉林林省省的的工工业业企企业业在在大大庆庆油油田田内内部部结结算算基基础础上上,建建立立和和完完善善了了内内部部银银行行。内内部部银银行行就就是是将将国国家家银银行行的的机机制制引引入入企企业业内内部部管管理理而而建建立立的的企企业业内内部部资资金金管管理理机机构构。它它的的主主要要职职能能是是运运用用一一系系列列专专门门的的方方法法,对对企企业业内内部部

10、的的资资金金运运动动加加以以计计划划、控控制制、核核算算、考考核核,促促使使企企业业内内部部各各核核算算单单位位节节约约、合合理理地地使使用用资资金金。建建立立内内部部银银行行, 把把市市场场经经济济原原则则贯贯彻彻到到企企业业内内部部, 将将企企业业内内部部各各核核算算单单位位之之间间的的下下步步骤骤领领用用上上步步骤骤的的材材料料、半半成成品品的的内内部部转转账账关关系系转转变变为为“买买卖卖”关关系系。各各内内部部核核算算单单位位之之间间发发生生的的经经济济往往来来业业务务及及时时计计价价结结算算, 使使各各内内部部核核算算单单位位加加强强了了经经济济效效益益观观念念。因因此此,建建立立

11、内内部部银银行行对对于于完完善善企企业业内内部部经经济济核核算算制制, 提提高高企企业业经经济济效效益益是是一一个个很很大大的的促促进进, 是是我我国国责责任任会会计计理理论论与与实践的重大发展实践的重大发展现代会计(一一) 新中国会计改革的第一阶段新中国会计改革的第一阶段解放初期, 我国仿效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建立新中国基本会计制度。推行会计改革与建立新中国的会计制度方面采用直接向苏联学习方式。1. 在政务院下设财政部, 负责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并一直延续至今。2. 建立统一会计制度。这与西方会计不同,将各种会计工作规范均以会计制度的方式予以明确, 对于当时会计水平尚较低的阶段,是

12、较好的。1950 年年底, 各部门均已正常发布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它主要是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报表格式、统一登记会计簿籍与填列凭证办法等。统一会计制度的发布执行, 行之有效地规范了各类企业的会计行为, 在会计核算方面形成了统一的局面。3. 改革了会计方法体系, 实现企业会计方法应用的统一性。在会计基本假设、应计基础、会计基础原则与要求, 以及会计核算基本程序等方面都基本上做到了向国际惯例靠拢。4. 确立总会计师设置制度, 实行总会计师责任制。1961 年, 国务院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规定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试行总会计师制。5. 复式记账法的改良与发展。 借贷记账法产生于中世纪意大利

13、的贷金业, 卢卡帕乔利总其成, 该法在世界各国风行了500 多年,其功不可没。但借贷记账法的“借”、“贷”符号较为抽象, 因此, 我国曾对记账方法进行了改革, 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以以“收、付收、付”作记账方向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作记账方向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前期, 先后用过先后用过“入、出入、出”、“收、付收、付”作记账方向作记账方向,当时当时“收付收付”记账方向记账方向采用的是上收下付的方式。在封建社会时期及其以前采用的是上收下付的方式。在封建社会时期及其以前,用的都是单式收用的都是单式收付记账法付记账法, 收付方

14、向与实物收付方向相同收付方向与实物收付方向相同,方向的含义很容易理解。后方向的含义很容易理解。后来发展为以虚拟现金收付方向为方向来发展为以虚拟现金收付方向为方向,发展到发展到“龙门账龙门账”时时,已具备了复已具备了复式记账的雏形。从式记账的雏形。从50 年代开始年代开始, 对收付记账方法进一步改良对收付记账方法进一步改良,使其成为使其成为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该法符合中国的记账习惯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该法符合中国的记账习惯, 容易理解容易理解, 特别是在特别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 直至直至1998 年成了法定的记账方法。增减记账法具有通年成了法定的记账方法。增减记账法具有通俗易懂、简明实

15、用的特点俗易懂、简明实用的特点, 其其“增、减增、减”方向与经济业务的变动相一致方向与经济业务的变动相一致, 会计人员很容易理解。该法由商业部首先提出设计构想会计人员很容易理解。该法由商业部首先提出设计构想, 由我国著名由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张以宽教授设计而成会计学家张以宽教授设计而成, 自自60 年代提出后年代提出后, 便在商业部门推广便在商业部门推广使用使用, 直至直至1993 年年, 为与国际会计接轨为与国际会计接轨, 统一以借贷记账法为记账方法统一以借贷记账法为记账方法才停止使用。复式记账法在我国曾有过一段百花齐放的过程才停止使用。复式记账法在我国曾有过一段百花齐放的过程, 收付记收付记账

16、法和增减记账法也形成了中国会计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也形成了中国会计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二二) 新中国会计改革的第二阶段新中国会计改革的第二阶段1. 会计法制体系的构建。制定会计专业法规会计法制体系的构建。制定会计专业法规, ,依法规范会计行为依法规范会计行为, , 是我国会计是我国会计思想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思想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1980 1984 1980 1984 年的拟稿及反复讨年的拟稿及反复讨论论,1985 ,1985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以下简称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 , 对于其对于其他法规的简

17、称相同他法规的简称相同) , ) , 它填补了新中国会计专业法规建立中的空白。为形成它填补了新中国会计专业法规建立中的空白。为形成相配合、相协调的专业法规层次相配合、相协调的专业法规层次, 90 , 90 年代还先后颁布了注册会计师法年代还先后颁布了注册会计师法(1993 (1993 年年10 10 月月, 1999 , 1999 年修订工作已启动年修订工作已启动) ) 、预算法、预算法(1994 (1994 年年3 3 月月) ) 、审计法审计法(1994 (1994 年年8 8月月) ) 等。同时又陆续发布了相关法规等。同时又陆续发布了相关法规, , 诸如公司法诸如公司法(1993 (19

18、93 年年12 12 月月) ) 、票据法、票据法(1995 (1995 年年3 3 月月) ,) ,以及企业破产法、经以及企业破产法、经济合同法与税法等济合同法与税法等, , 自此已形成了执法中相关联的经济法规层次自此已形成了执法中相关联的经济法规层次, , 从而使从而使会计法制的基本体系得以构建成立。会计法制的基本体系得以构建成立。2. 2. 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新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是伴随着经济改革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新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是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需要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开放的需要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1980 1980 年年12 12 月月, ,财政部印发了

19、关于成立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 , 成为新中国注册会计师兴起之首要依据。随着成为新中国注册会计师兴起之首要依据。随着1981 1981 年年1 1 月月1 1 日日“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的成立的成立, , 此后其他各地的会计师此后其他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相继建立起来。事务所也相继建立起来。3. 3. 推行会计职称制。职称制度始于推行会计职称制。职称制度始于1985 1985 年年, , 定为定为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十多年来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十多年来, , 以会计职称的中心以会计职称的中心的培

20、训、选拔人才等的培训、选拔人才等, , 使会计人才得到培训使会计人才得到培训, ,会计人才得到重视。特别于会计人才得到重视。特别于90 90 年代改为考试确认资格后年代改为考试确认资格后, , 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 , 不断进取不断进取, ,会计的整体水会计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三三) 新中国会计改革的第三阶段新中国会计改革的第三阶段1. 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 1992 年年5 至至6 月间月间,当时的国务副总理朱镕基当时的国务副总理朱镕基, 就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和会计制就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和会计制度改革发表了重要谈话。指出

21、度改革发表了重要谈话。指出:“会计信息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信息不通就无法做会计信息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信息不通就无法做生意生意”;“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不符合改革开放的要求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不符合改革开放的要求, 迟早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迟早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1992 年年底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年年底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 会计准则和主要是规范会计准则和主要是规范我国的会计核算方法我国的会计核算方法, 而财务通则则重点规范了企业的财务政策而财务通则则重点规范了企业的财务政策, 包括资金筹集和运包括资金筹集和运用、折旧计提、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利润分配等财政政策的内

22、容。财务通则在国际上用、折旧计提、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利润分配等财政政策的内容。财务通则在国际上是没有的是没有的,它相当于国外的财务法。但由于我国一直来已有成形的财务制度它相当于国外的财务法。但由于我国一直来已有成形的财务制度, 制定财务制定财务通则通则, 对于当时还是相当有用的。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后对于当时还是相当有用的。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后,并同时制定了并同时制定了8大行业的大行业的13 个会计制度个会计制度, 统称为行业会计制度。至第统称为行业会计制度。至第16 卷李家瑗卷李家瑗:中国会计发展史采撷中国会计发展史采撷2002 年年40第第16 卷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卷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

23、报2002 年此年此,会计核算来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会计核算来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变动。总体上看变动。总体上看,会计核算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接轨。具体有以下方面会计核算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接轨。具体有以下方面: (1) 原来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制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了相对的统一原来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制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了相对的统一,建立了会计核建立了会计核算规范和体系。算规范和体系。 (2) 第一次构造了一个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全面地规定了会计假定、会计核算的一第一次构造了一个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全面地规定了会计假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报表体系等。在此之前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报表体系

24、等。在此之前,会计假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只会计假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只是借用国外的是借用国外的, 我国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会计要素原来指的是资金占用、资金来源会计要素原来指的是资金占用、资金来源, 将费用视同于资金占用将费用视同于资金占用, 将收入视同于资金来源将收入视同于资金来源, 而最大的问题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而最大的问题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不分。改革后形成了与国际会计相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五大不分。改革后形成了与国际会计相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五大要素要素; 会计报表上也改原来的会计报表上也改原来的“资金平衡表资金平衡表”为

25、为“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 并增加了并增加了“财务状况变动财务状况变动表表”,形成了以形成了以“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为构架的报表体系。为构架的报表体系。 (3) 统一了记账方法。改革前统一了记账方法。改革前, 我国主要使种记账方法我国主要使种记账方法, 工业企业用借贷记账法、商业工业企业用借贷记账法、商业企业用增减记账法、行政事业单位用收付记账法。改革后企业用增减记账法、行政事业单位用收付记账法。改革后, 统一使用统一使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预预算会计在算会计在1998 年才改为借贷记账法年才改为借贷记账法) (4) (4) 成

26、本核算上成本核算上, , 改改“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为为“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主要是分清了期间费。主要是分清了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的范围用和产品成本的范围, , 将原将原“企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从产品成本中分离出来从产品成本中分离出来, , 作为期间费作为期间费用用, , 使产品成本的构成更趋于合理使产品成本的构成更趋于合理, , 更有利于企业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和决策。在更有利于企业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和决策。在会计制度的改革上会计制度的改革上, , 我们采用了逐步推进的方式。我们采用了逐步推进的方式。1992 1992 年底公布两则年底公布两则( (会计基本会计基本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准则、企业

27、财务通则) ; 1993 ) ; 1993 年年7 7 月月, , 公布施行各行业的会计制度和各行业的公布施行各行业的会计制度和各行业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 1997 ; 1997 年陆续公布并在有关范围内试行具体会计准则年陆续公布并在有关范围内试行具体会计准则( (包括包括“收入收入”、“投资投资”、“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租赁租赁”等等) )

28、。2001 2001 年公布施行企业会计年公布施行企业会计制度。一系列的制度公布制度。一系列的制度公布, , 构成了中国会计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构成了中国会计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 ,它规范了会它规范了会计核算计核算, ,发展了中国会计科学。发展了中国会计科学。2. 2. 进一步完善了会计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会计法律体系。自自1985 1985 年公布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年公布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国会计法后, , 于于1993 1993 年进行了第一次的修改年进行了第一次的修改, , 而于而于2000 2000 年公布执行的是已经年公布执行的是已经过第二次大修改后的会计法。这次会计法的修改特别强

29、调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过第二次大修改后的会计法。这次会计法的修改特别强调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律责任。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对会计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同时完善了各法律责任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同时完善了各法律责任, , 使会计法在规范会计核算使会计法在规范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会计监督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3. 3. 逐步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逐步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主要是推行会计委派制。改革的试点主要是推行会计委派制。它是相对于会计任命制的一种新

30、尝试。它是相对于会计任命制的一种新尝试。“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指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是指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由企业的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主要做法是: :由政府部由政府部门或产权单位作为所有者门或产权单位作为所有者, , 向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受委派人员代向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受委派人员代表委派部门监督被委派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表委派部门监督被委派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 , 并在业务上受被委派单位领并在业务上受被委派单位领导导, , 通过会计核算参与其内部管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会

31、计的监督职能通过会计核算参与其内部管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会计的监督职能, , 以以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在形式上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在形式上, ,主要采用了派驻制和集中核算制两种方主要采用了派驻制和集中核算制两种方式。派驻制指派人到单位做会计工作。主要是做会计主管。集中核算制指将单位式。派驻制指派人到单位做会计工作。主要是做会计主管。集中核算制指将单位会计工作收上来集中处理。在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收支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会计工作收上来集中处理。在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收支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 , 取消单位的会计岗位取消单位的会计岗位, , 撤消单位的银行账户撤消单位的银行账户,

32、, 由委派机构设立会计核算中心。由委派机构设立会计核算中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各种财务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完善的会计准则加以规范。另一方面,我国二十余年会计改革的成就,使会计准则逐渐为广大会计人员和社会各界所接受,为我国建立并实施会计准则奠定了基础,加速会计准则的制定步伐,建立完整体系的会计准则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1、颁布实施企业

33、会计准则体系是促进会计适应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2、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需要。3、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4、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加强经济管理的需5、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6、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一、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要性(一)(一)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促进会计适应经济发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促进会计适应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我国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展进程的需要。我国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需要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支撑,需要有一种统一的需

34、要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支撑,需要有一种统一的会计商业语言来进行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资融资活动,需要有一会计商业语言来进行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资融资活动,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要自主创新,市场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要自主创新,市场要发展,都需要制度的创新,会计准则趋同,从大的方向来说,要发展,都需要制度的创新,会计准则趋同,从大的方向来说,都是向国际化靠拢。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融入国际市场中,必都是向国际化靠拢。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融入国际市场中,必须提供一种国际的会计信息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真实的数据。须提供一种国际的会计信息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真实的数据。

35、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与实施,为构建一个统一的商业语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与实施,为构建一个统一的商业语言平台奠定了基础,从而顺应了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动了言平台奠定了基础,从而顺应了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会计服务于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影响力的需要。会计服务于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影响力的需要。(二)(二)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需要。我国正在着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了公有制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多种分配制度逐渐趋于合理和完善。这就要求会计准则要覆盖不同所有制、不同经济成份的企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

36、科学的发展观,努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比、有用,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途径,是促进资金有效流动,推动产业升级,避免无效投资和资金浪费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实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迫切需要许多包括新的会计技术与方法的新会计准则。(三)(三)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公众的切身利益。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改了原会计准则中一些不科学的规定,使编制的财务报

37、告更能反映企业经济实质,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服务投资者经济决策为目标,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必将进一步强化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理性决策,从而为维护经济秩序和投资者合法利益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证。(四)(四) 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科学、更统一的会计标准,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和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评判准绳和衡量标准,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会计工作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不

38、断规范,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经济监管部门的行政能力。(五)(五)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凸显出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通,没法打交道、做生意、谈合作。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将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六)(六)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我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作为反映经济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理应走上国际舞台,扮演应有的角色。我们应

39、当从促进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入手,环环相扣,脚踏实地,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发展水平,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我国会计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提高我国会计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一) 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及其有关专业核算办法等之间的关系问题。确立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奠定了我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可以有效避免我国会计核算标准之间的不一致问题。(二)创造了一个既坚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了一个既能让国人认可、又能使

40、国际认同的准则趋同平台。通过这次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坚持中国特色不行,不与国际接轨不行。为此,我们找到了一条两者兼具、兼顾各方利益的趋同之路,提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四个原则,即: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一个过程;趋同 是一种互动。这四项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主张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及国际趋同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是我们坚持原则、积极趋同、参与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与平台。也得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欧盟、日本和韩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的认可,扩大了中国会计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与支持。尤其是最近国际会计准则理

41、事会根据我国关联方披露准则的合理做法,立项修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举动,彰显了通过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我国会计国际地位的上升,国际发言权的增加,也实现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由被动接轨转向主动趋同、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新局面,体现了趋同既是方向、又是互动的基本思想,打通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有关国际组织之间平等对话、交流磋商的渠道。(三)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从准则层次看,既有居于第一层次、居于统驭的基本准则,又有位于第二层次、针对性强的具体准则,还有处于第三层次、操作性强的应用指南;从准则类别看,既有适用于一般业务准则,又有兼顾特殊行业的业务准则,还有专门规范财务报告的准则

42、;从准则项目看,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7项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各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从各项准则的有机联系来看,一环紧扣一环,衔接有序,规定一致,保证了会计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各项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改革、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一)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

43、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近年来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财务丑闻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近年来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财务丑闻启示我们,会计信息失真或者缺乏实际用途,不仅给投资者启示我们,会计信息失真或者缺乏实际用途,不仅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也会引起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带来巨大损失,也会引起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因此,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求,减少信息不费。因此,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求,减少

44、信息不对称,对提高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效性,降低资金成本,提对称,对提高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效性,降低资金成本,提升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将发升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挥十分积极的作用。(二)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二)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务报表 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限制企业短期行为。利润反映的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财务报表体系 的设计如果片面侧重于利润表,容易为一些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留下托词和利润操纵空间

45、。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显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 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只有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增加的情况下,才表明企业价值增加了,股东财富增长了,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决策水平。(三)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价值相关的信号,在会计信三)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价值相关的信号,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兼具。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除继续要求企

46、业会计信息应当确保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外,还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遵循公允列报的要求,使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所有重大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测。(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在会计政策选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择方面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企业的研发能力既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和核心竞争力,又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的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法,对于符合确认条件的开发活动支出允许资本化,作为资产予以确认。这一政策将大大改善那些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企业或

47、者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水平,为落实中央提出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号召创造了良好的会计政策环境,功在眼前,利在长远,战略意义相当重大。(五)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五)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在经济日益市场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成本信息发挥着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迎接倾销与反倾销挑战的重要基础。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比如: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全面核算职工薪酬费用,按照受益对象摊入成本;成本中应当考虑预计环境恢复等资产弃置费用;政府补

48、助应当计入收益等,已将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引入到会计系统。(六)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六)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充分披露原则。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充分披露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现行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会计报表概念。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附注应当提供充分、详细、及时的补充信息;企业所有控制的子公司都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中期财务报告应当定期提供,并采用与年报相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应当披露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信息以及关联方信息等。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使企业财务报告的内涵与外延大大延伸,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体现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本理念,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