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学第七章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1519215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督学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监督学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监督学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监督学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监督学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督学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督学第七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督学,第七章 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审判监督概述 审级监督制度 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赔偿制度,第一节 审判监督概述,一、审判监督的概念和特征,(一)审判监督的概念 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在个案中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二)审判监督的主要特征 1、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3、除法院自身的监督外,法院主要通过刑事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对行政

2、机关进行监督。,二、刑事审判监督与行政审判监督,(一)刑事审判监督 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刑事审判监督的对象主要是行政单位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作为单位,可以作为走私罪、索贿罪、行贿罪等罪名的犯罪主体。,(二)行政审判监督 行政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行政审判的基本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节 审级监督制度,一、审级监督制度概述,(一)审

3、级监督的概念 审级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审级监督通过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核准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来完成。,(二)审级监督的功能 1、法官的认识能力属于有限理性,其作出的判决、裁定不可能完全正确。 2、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3、审级监督的重点是对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的监督。,二、二审监督制度,二审监督制度是指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一)二审程序的提起 来源于当事人的上诉和检察院的抗诉。,(二)二审案件的审理 全

4、面审查,开庭审理。,(三)二审案件的处理方式 1、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2、依法直接改判。 3、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四)上诉不加刑原则 刑事二审实行上诉不加刑原则。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利。 不适用于检察院的抗诉或自诉人的上诉,也不适用于第二审法院审理时发现了新的犯罪事实,发回原审法院重审。,三、再审监督制度,再审监督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一)再审程序的提起,有权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

5、;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二)再审案件的审理 应当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三)再审案件的处理 刑事案件: 1、维持原判,驳回申诉或抗诉 2、改判 3、撤销原判决、裁定,重新定罪量刑 4、宣告被告人无罪 民事案件: 1、维持原判,驳回申诉或抗诉 2、改判,四、死刑复核制度,(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 1、对象是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 2、死刑复核

6、的法院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 3、法院依职权而不是依当事人请求而启动 4、内容包括审查和核准,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审判程序,对于统一理解和执行死刑案件的适用标准,保证死刑判决的正确性,对于既打击犯罪又防止错杀和坚持少杀的刑事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 1、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报请复核 3、审查核准,(三)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 1、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2、复核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程序

7、 (1)报请复核 (2)复核 3、复核后对案件的处理,第三节 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赔偿制度,一、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作出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法律效力的行为。,(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1、行政行为的从属性 2、行政行为的裁量性 3、行政行为的单方性 4、行政行为的强制性,(三)行政行为的分类 1、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 司法行为。 2、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3、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4、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5、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与多方 行政行为。,二、违法与无效行政行

8、为的认定,(一)违法行政行为的认定 行政行为应具备以下合法要求,否则即视为违法: 1、主体合法 2、内容合法 3、程序合法,(二)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 无效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有重大违法或者明显瑕疵,以致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即对行政相对人没有拘束力。 1、行为主体不明确。 2、行政行为严重超越职权。 3、行政主体有重大实体违法和程序违法。 4、行政行为有犯罪或者有唆使他人犯罪的情形。 5、行政行为的内容在客观上没有实施的可能。,三、行政诉讼制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未能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大量行政纠纷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1989年4月4日颁布、1990年10月1日施

9、行的行政诉讼法以法典的形式最终确立了行政诉讼制度。,(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1、行政诉讼的概念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2、行政诉讼的特征 1、原告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被告没有反诉权。 2、客体是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3、行政诉讼的首要目的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运用审判权进行司法审查的制度。,(二)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 1、原告应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10、组织。 2、被告应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 3、原告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 4、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的事项必须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 5、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之内。 6、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的,要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否则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三)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与其他诉讼共有的司法原则 2、行政诉讼特有的司法原则,(四)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相同点: 一些司法原则如公开审判、回避制度、两审终审制、合议制等是共同的。 不同点: 1、案件性质不同 2、适用的实体法律规范不同 3、当事人不同 4、诉讼权利不同 5、起诉的先行条件不同 6、举证责任不同 7、是否适用调解不同,四、行政赔偿制度,(一)行政赔偿制度的概念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二)行政赔偿的成立要件 1、主体要件 2、行为要件 3、违法要件 4、损害要件,(三 )行政赔偿的作用 1、权利救济作用 2、制约防范作用 3、社会平衡作用 4、文明标示作用,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