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作业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262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 “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 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矣。”此次战争结束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打败了中国,占领了朝鲜中国最亲近的藩属国,使 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因此它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而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 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从而扩大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 程度

2、,D 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 岸,排除 A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联手镇压太平天国运 动,排除 B 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 ,外国列强改变以往划分 殖民地的策略,而转以“以华治华”策略,控制清政府统治中国,排除 C 项。 2(2020河北衡水摸底)1894 年 7 月 28 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 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 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B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C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

3、观念 答案A 解析材料“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 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反映了当时中国舆论界的盲目自大心理,故 A 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清朝统治者动员民众, 故 B 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 故 C 项错误; 申报属于社会舆论,不是清政府,故 D 项错误。 3(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以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外资大型工矿业企业来 2 计算, 18401894 年为 23 家, 各家创办时的资本总额共为 7631 千元。 18951913 年增加到 136 家,创办资本总额为 103153 千元,后者为前者的 13.5 倍。外资企 业在华激增的

4、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 B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 C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 答案D 解析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 化,故选 D 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的腐败,排除 A 项;是外国资本侵入中国, 并不是晚清政府积极引进,故 B 项错误;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不是在华企业 激增的主要原因,排除 C 项。 4 (2019重庆区县高二期末)甲午战争中, 李鸿章为北洋海军制定了保全军舰、 保护海上运输线、寻机袭击日军运兵船队等作战原则;日本在战

5、前拟定的侵略计 划的重点是:日本海军寻机消灭北洋舰队,为陆军登陆华北创造条件。据此可知, 影响这场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是() A陆军实力强弱B海军作战战略 C陆海攻防配合D综合国力强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北洋海军实行以保船为主要目的的防御战略,侵华日军以 海上决战、夺取黄海等海域制海权为战略重点,所以影响这场战争结局的最重要 因素是海军作战,不是陆军的较量,故选 B 项,排除 A、C 两项;综合国力的强 弱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D 项。 5(2019广东佛山一中月考)甲午战后,国际资本潮水般涌进中国,列强希望 “整片开发”,减少成本,提升利润,与中国政府协商集中投资。为此列强() A开始在

6、中国投资设厂 B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强迫中国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3 答案C 解析甲午战后,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 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中的“列强希望整片开发”, 即是列强瓜分中国的表现,故选 C 项。鸦片战争后,列强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排除 A 项;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排除 B 项;D 项 与材料不符,排除。 6(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日本大阪纺织公司的山边丈夫 1889 年 5 月在联合纺织报上撰文说:“必须向我国西部邻国中国寻求原棉。” 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 A是由中国闭关锁

7、国引起的 B是中日争夺原料的商业战争 C使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 D中国加速沦为列强经济附庸 答案D 解析材料“日本1889 年必须向我国西部邻国中国寻求原棉” 反映了日本掠夺中国原棉的企图, 说明中国加速沦为列强经济附庸, 故 D 项正确。 1889 年之前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早已经被打破, 故 A 项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中国与 日本争夺原料,故 B 项排除;1889 年之前中国早已经融入世界市场,故 C 项排 除。 7(2020海南等级考模拟)1896 年中英滇缅续约第五款,“孟连、江洪 不得割让与他国”。一年后中法续议界务专条 ,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 国,于是英国来相诘责。这表明() A

8、英法意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 B英国视江洪为其势力范围 C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的争夺 D法国无意在江洪攫取权益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阻止他国在江洪扩展势力,俨然把江洪为其势力 范围,故选 B 项。英法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而不是维护,排除 A 项;英法在江洪的 争夺采用的是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看不出激烈争夺的信息,排除 C 项;根 4 据材料“ 中法续议界务专条 , 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可知法国有意 在江洪攫取权益,排除 D 项。 8有学者认为,19 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 士)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 运动(

9、) A遭到了列强的镇压 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 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产物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 军事和文化(传 教士)渗透”“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可知,19 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 加剧,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爆发,故 D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义和团运动失败的 原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群众基础,故 A、B、C 三项错误。 9(2019重庆一中高二期末)“准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 12 个战 略要地派兵驻扎; 北京到大沽的炮台一律拆除; 天津周围 20 里之内不准中国军队 驻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表明() A列强侵略开始深入

10、中国内地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 C列强改变了瓜分中国的做法 D清政府放弃一切自强努力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西方各国派兵驻扎到中国铁路要地、拆除中国的军事设施、不 准中国军队驻扎,表明列强惧怕中国人民的反抗,故在军事上加以防范,这主要 是因为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C 项正确。 天津条约使列强侵 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A 项错误;B、D 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0(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期末)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 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 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 是普遍改善与

11、中国政府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5 A继续保持在华特权和地位 B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C惩罚反帝官民以瓜分中国 D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辛丑条约中惩办义和团、赔款以及改善与中国 的关系等内容,均有利于维护在华特权,故 A 项正确;扶植清政府不是其主要目 的, 故 B 项错误; 义和团运动以后, 列强已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图, 故 C 项错误; 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手段,不是目的,故 D 项错误。 11 (2019江苏徐州高二期末)漫画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成为记录历史的载体。 如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 B圆明园

12、遭英法联军焚毁 C列强获得通商口岸设厂权利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D 解析根据漫画内容可知当时象征中国的龙被卡在了象征北京的城门中,标 题德文意思是“战争在中国”,龙的对面是拿着武士刀的日本人,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日本进入北京应当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这次战争结束后签订了辛丑 条约 ,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D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 始改变,排除 A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排除 B 项; 马 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获得通商口岸设厂权利,排除 C 项。 12(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有人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告诉我们,试 图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已经垂

13、死的生产关系以挽救旧的上层建筑的做法,就像 给一个因身体机制已经坏死而奄奄一息的病人注入强心针一样,或许他能够兴奋 一时,但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该认识() 6 A挽救了甲午战败的危机 B旨在认可中体西用思想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反映政治革新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可知该认识认为中体西用思想解决不了 中国的根本问题,必须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体现了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故 选 D 项,排除 B 项;该认识并没有挽救甲午战败的危机,故排除 A 项;奠定了 民主政治基础的表述无从体现,故排除 C 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四川蓬南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 材料一美国海军参谋长赫尔伯特在仔细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军事能力后指 出,虽然中国陆军战斗力较弱,但中国海军应该稳操鸭绿江海战(指黄海大战)之 胜券,因为不论从防御方面还是从进攻方面看,中国战舰的能力都较日本舰队优 越。他甚至暗示,中国舰队的某些装备过于先进,“中国应在一点上充满自信, 即如果她的军舰上装配的是普通炮弹而不是穿甲弹,她反而更有可能赢得这场海 战”, 至少, “如果她的军舰装备了更多的快射炮, 那她则无疑会赢得这场海战”。 著名海军理论家曼翰也提出, 由中国舰队发射的一枚直径 12 英寸的炮弹对敌手显 示了如此大的摧毁力,“由此说明,如果中国射手(在战斗中)瞄得再精确一点, 中国

15、舰队本可赢得这场海战的全部胜利”。 摘编自孟悦什么不算现代? 甲午战争前的技术与文化 材料二当日本自 1868 年进入著名的明治维新阶段时, 被后人称为“洋务运 动”的企业至少已有了十年之久的尝试。被称为“现代化”的那些实践及其成果 有组织地翻译西书计划(1867 年)、科技人才的搜罗、外籍技术人员的聘请、 现代工业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蒸汽机的制造和运用(1863 年)、工业科技进行 的武器制造都早于明治维新。毫不奇怪,直到 19 世纪 90 年代前,清帝国洋 务运动企业的许多军事生产技术的指标都高于日本同类企业。 摘编自孟悦什么不算现代? 甲午战争前的技术与文化 7 (1)材料一中两位军事

16、家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最终 战败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均以失败告终的 共性因素。 答案(1)观点:黄海大战中,中国海军实力强于日本,如果在装备和技术上 进一步提高,能够战胜日本。不正确。 (2)主观上: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极端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战前清政府对战争 未作认真准备,期待外国调停;战争中慈禧太后、李鸿章执行妥协投降的政策, 使清军陷于被动;部分清军将领临阵脱逃,动摇了军心。客观上:日本政治制度 先进,战前准备充分,蓄谋已久。 (3)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争胜利的根本不在于军 事实力的强大,而在于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一即可。第二小问,结合中国甲午战败 的根本原因作出判断。第(2)问,从政治、统治阶级的态度、中日双方差距等方面 分析。第(3)问,从制度方面分析作答。 14(2019河北香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