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自评状况编者按: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沈阳航空职工大学”,2003年转制为“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其历史及现状与我校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评估材料通过借鉴,可以给我们以许多启迪,以做好下一步的自评准备工作一、发挥领导作用,找准办学定位在转制为高职院校后,学院领导班子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经过不懈探索与大胆创新,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学校自身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办学之路1.1、适应发展,科学规划学院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辽宁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精神,结合《黎明公司“十一五”人才发展发展规划》、《沈飞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依据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院的发展目标与办学实际,制定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学院“十一五”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高职教育,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在提高中求特色坚持以面向企业为本、办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依托沈飞公司和黎明公司,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争创全省省级示范专业和企业办高职教育的示范学校。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构建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以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形成以机械制造类专业为主的专业格局,将数控技术专业和航空电子专业建设成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示范专业学院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突出高等职业学校和航空工业军工特色,坚持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根据航空制造业、军工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把企业用工标准作为培养人才的规格目标,把学生获得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岗位工作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构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核心,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切入点,真正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隙对接1.2、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坚持面向企业为本,依托黎明公司和沈飞公司的航空技术,以数控技术和航空电子专业为主,建设适应航空、军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在校生人数达5000人以上,使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处于省内高职院校先进行列,争创省级示范专业和企业办高职教育的示范学校学院的定位是坚持立足于辽沈地区,服务于航空及军工行业,面向东北及全国的办学思想,依托黎明公司和沈飞公司的航空技术,在机械制造业领域,以数控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为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力求办出具有航空特色的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按照“教会学生生活的本领,教给学生生存的技能,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使学生进校有收获,毕业有岗位”的办学思路来确定的,从而培养出具有航空特色的满足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快的职业能力强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办学层次分为全日制普通专科生、成人脱产生、成人业余生,主要以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生为主,逐渐减少成人脱产生和成人业余生的数量自2003年1月转制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学院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经过不断探索与大胆创新,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具有我院特色的办学思路为适应企业对用人的需求,经过几年调整和努力,学院生源结构和招生专业发生了明显变化:近三年来,“三校生”生源、“五年一贯制”生源逐渐减少,普通高中生源逐年增加,2006年招收初中生52人,普通高中生953人,“三校生”0人;2007年招收初中生0人,普通高中生1395人,“三校生”0人不仅实现了初中、“三校生”生源逐步减少,普通高中生源逐步增加的转变,而且实现了录取生源质量的提高2007年第一志愿上线率达到75%,报到率达到94%1.3、关注教学及学生,重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领导重视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重视教学资金的投入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大教学资金的投入和提高使用效益;重视教学,关心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重视校企合作及产业的合作育人学院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保证资金来源,确保教学需要2006年,学院总收入3974.2万元,其中黎明、沈飞公司共为学院投入2033.7余万元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共投入604.22余万元购置了教学仪器设备394台学院又投入91余万元,改建了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及基础设施,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学院领导重视教学,关心教师和学生学院制订了向教学一线倾斜的相关制度,坚持审定教学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加强与教学系部领导的联系,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06-2007学年,学院领导深入课堂听课累计55次,走访学生寝室累计31次,走访校外实习点累计24次学院积极开展观摩教学、课件大赛等教学竞赛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优化育人环境,组织教师和女教师进行身体检查学院结合实际制定出一系列向教学一线倾斜的政策,如教师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评选办法、教研学术成果奖励办法等。
2006年用于教师津贴和教学奖励费用为26万元,预计2007年用于教师津贴和奖励费用在30万元左右,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科研费2万元左右学院重视教师业务培训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根据学院迅速发展的现状,我院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黎明校区先后组织教师共计404人次参加了业务进修、学位进修、实践进修;其中,学位进修硕士学位进修22人,双师进修24人,专升本进修35人,业务和实践进修323人次沈飞校区2006-2007学年教师参加培训或业务进修学习的有24人次重视与企业合作育人,坚持校企合作我院分别与黎明公司和沈飞公司实行了校企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订单培养110人,接受顶岗实习学生426人企业还为我院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提供了支持,我院相继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开发课程31门,开发教材13种,企业为学院的部分专业提供兼职教师27人,企业接受毕业生就业463人,学院为企业先后不定期培训员工总计13699人次学院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奖学金,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完善学生奖助学金管理制度按照学院的部署和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奖助学金、困难生补助的评定工作。
2006-2007学年,学院资助、奖励学生人数为644人,资助和奖励金额为59.78万元,不仅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保障作用1.4、防患未然,校园安全稳定学院认真贯彻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的通知》和主管公司综合治理有关文件精神,把“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校园安全稳定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校园稳定”,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几年来,我院无一例不稳定事件发生,无一例违规办学事件发生,无一例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无一例火灾发生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学院成立了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划分了安全责任区域,建立了安全管理网络学院党政一把手与公司总经理签订了维护内部稳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目标管理责任状,学院领导与各系部领导签订了安全生产(教学)、工业卫生目标管理责任状完善制度,抓好落实学院制定和完善了《校园安全报警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学生宿舍防火疏散应急预案》等预案和各项管理制度,从而为校园稳定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学院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人人抓落实”的管理机制,为校园稳定工作提供了管理保障保证设施,加强教育学院消防设施齐全,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等设备,为提高消防意识,学院每年都邀请消防人员举办安全防火知识讲座,并进行消防实战演练同时,学院领导和有关人员坚持检查,对火灾隐患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学院校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等各类安全标识清楚醒目学院门卫及校内安全由物业公司派保安人员进行日夜值班,并安装了监控录相,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校园稳定和安全二、改善师资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学院注重建设一支教育理念新、师德素质优、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经过努力,我院的教师数量结构、双师素质、学历层次、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断适应了我院高职办学需求学院已初步建成一支思想作风好、具有一定理论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新老结合的格局2.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提高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学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性文件,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经过努力,我院专任教师队伍的结构趋向合理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注重学历、职称的提高,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不仅注重学历、职称的提高,同时还强调了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
为迅速提高我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践中我们针对高职教育特点,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等途径引进、培养研究生,学院还多次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双师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术资格等级鉴定等活动,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此外还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培训,提高了专任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我院现有教职工343人专任教师227人,生师比为15:1;副高级以上职称90人,占专任教师39.6%;硕士以上学历(含在职攻读12人)37人,占16.3%;专业课和实践教学教师162人,双师型教师63人,占38.9%目前,我院逐步优化了专任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专任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逐步适应了学院的办学要求,专任教师队伍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保证了学院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协调同步,为我院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院高度重视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工作,专门制定了相关程序,用以科学化、制度化地规范此项工作参加工程实践教师的日常考核采用百分制,由工程实践所在单位评定;工程实践活动结束后,要撰写技术(管理)工作总结,由工程实践所在单位有关技术(管理)主管、指导教师和主管领导按百分制评定;教师参加工程实践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技术(管理)论文答辩,答辩成员单位由教师参加工程实践所在单位、学院系(部)和继续工程教育科组成,答辩成员5-6人。
按百分制评审工程实践日常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技术(管理)总结占总成绩的20%,论文答辩占总成绩的50%,总成绩在75分以上者为合格2006年,我院教师孙翀翔获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辽宁省赛区(教师组)加工中心第二名,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教师组)加工中心第三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李家峰获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辽宁省赛区(教师组)加工中心第一名,被授予辽宁省技术能手,汤振宁获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辽宁省赛区(教师组)数控铣第一名,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教师组)数控铣第六名,被授予辽宁省技术能手我院有两名教师代表公司参加2006年全国青工技能大赛,夺得团体第一名,并荣获“振兴杯”;同时,朱健荣获个人多媒体制作第一名,被授予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韩太东荣获个人网络管理员第三名,被授予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几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学术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学术年会,教师共发表论文80余篇,自编、主编教材26种,其中有的教材被列入全国“十一五”高职高专推荐教材2.2、聘请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