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sy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1231904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sy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sy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sy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sy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sy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s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sy(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桩侧土采用文克尔假定,通过求解挠曲微分方程,再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桩各部位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称为弹性地基梁法。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其基本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所得结果一般安全,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公路、铁路在桩基础的设计中常用的“m”法就属于此种方法。一、基本概念(一)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桩基础在荷载(包括竖向荷载、横向荷载和力矩)作用下产生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必然对桩产生横向土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桩基础的作用,土的这种作用力称为土的弹性抗力。即

2、指深度为Z处的横向(x轴向)土抗力,其大小取决于土体性质、桩身刚度、桩的入土深度、桩的截面形状、桩距及荷载等因素,可以下式表示: (3-13)式中: 横向土抗力,kN/m2; 地基系数,kN/m3; 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 地基系数C表示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大量的试验表明,地基系数C值不仅与土的类别及其性质有关,而且也随着深度而变化。由于实测的客观条件和分析方法不尽相同等原因,所采用的C值随深度的分布规律也各有不同。常采用的地基系数分布规律有(图3-34)所示的几种形式,因此也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基桩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现将桩的几种有代表的弹性地基梁计算方法概

3、括在表3-15中。3-34地基系数变化规律 桩的几种典型的弹性地基梁法 表3-15计算方法图 号地基系数随深度分布地基系数C表达式说 明m法3-34a)与深度成正比C=mZm为地基土比例系数K法3-34b)桩身第一挠曲零点以上抛物线变化,以下不随深度变化C=KK为常数C值法3-34c)与深度呈抛物线变化C=cZ0.5c为地基土比例系数张有龄法3-34d)沿深度均匀分布C=K0K0为常数上述的四种方法各自假定的地基系数随深度分布规律不同,其计算结果是有差异的。实验资料分析表明,宜根据土质特性来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二)单桩、单排桩与多排桩计算基桩内力,应先根据作用在承台底面的外力计算出在每根桩顶

4、的荷载、值,然后才能计算各桩在荷载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和位移。桩基础按其作用力H与基桩的布置方式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单桩、单排桩及多排桩两类来计算各桩的受力,所谓单桩、单排桩是指与水平外力H作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仅有一根或一排桩的桩基础。(如图3-35)所示。对于单桩来说,上部荷载全由它承担。对于单排桩,(如图3-36)所示桥墩作纵向验算时,若作用于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N、H、My ,当在单排桩方向无偏心时,可以假定它是平均分布在各桩上的,即 (3-14)式中:桩的根数。当竖向力N在单排桩方向有偏心距e时,如图3-36b)所示,即,因此每根桩上的竖向作用力可按偏心受压计算,即 图3-35 单桩、单

5、排桩及多排桩 图3-36 单排桩的计算 (3-15)多排桩(图3-35c)是指在水平外力作用平面内有一根以上桩的桩基础,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各桩顶上的作用力,须考虑桩土共同工作,结合结构力学方法另行计算。(三)桩的计算宽度由试验研究分析得出,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除了桩身范围内桩侧土受挤压外,在桩身宽度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土体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对不同截面形状的桩,土受到的影响范围大小也不同。为了将空间受力简化为平面受力,并综合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及多排桩桩间的相互遮蔽作用。计算桩的内力与位移时不直接采用桩的设计宽度(直径),而是换算成实际工作条件下相当于矩形截面桩的计算宽度b1。桩的计算宽度可

6、按下式计算:当d1.0m时 (3-16-1)当d1.0m时 (3-16-2)(a)对单排桩或L10.6h1的多排桩: (b)对L10.6h1的多排桩:式中 b1桩的计算宽度(m),b12d;d桩径或垂直于水平外力作用方向桩的宽度(m); 桩形状换算系数,视水平力作用面(垂直于水平力作用方向)而定,圆形或圆端截面 =0.9;矩形截面 =1.0;对圆端形与矩形组合截面(见图3-37); k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桩间相互影响系数; L1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桩间净距(图3-38);梅花形布桩时,若相邻两排桩中心距c小于(d+1) m时,可按水平力作用面各桩间的投影距离计算(3-39); h1地面或局

7、部冲刷线以下桩的计算埋入深度,可取h13(d+1),但不得大于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桩入土深度h(图3-38); b2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一排桩的桩数n有关系数,当n=1时, b2=1.0;n=2时, b2=0.6;n=3时, b2=0.5;n4时, b2=0.45。在桩平面布置中,若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各排桩数量不等,且相邻(任何方向)桩间中心距等于或大于(d+1)米,则所验算各桩可取同一个桩间影响系数k,其值按桩数量最多的一排选取。此外,若垂直于水平力作用方向上有n根桩时,计算宽度取nb1,但须满足( B为n根桩垂直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外边缘距离,以米计,见图3-40)。图3-37 计算圆

8、端形与矩形组合截面值示意图图3-38 计算k值时桩基示意图图3-39 梅花形示意图图3-40单桩宽度计算示意图(四)刚性桩与弹性桩为计算方便起见,按照桩与土的相对刚度,将桩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当桩的入土深度时,这时桩的相对刚度小,必须考虑桩的实际刚度,按弹性桩来计算。其中称为桩的变形系数。一般情况下,桥梁桩基础的桩多属于弹性桩。当桩的入土深度时,则桩的相对刚度较大,计算时认为属于刚性桩, 二、“”法计算桩的内力和位移(一)计算参数桩基中桩的变形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3-17-1) EI=0.8EcI (3-17-2)式中 桩的变形系数; EI桩的抗弯刚度,对以受弯为主的钢筋混凝土桩,根据公路钢

9、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采用;桩的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I 桩的毛面积惯性矩;桩的计算宽度;m,m0非岩石地基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应通过试验确定,缺乏试验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分类、状态按表3-16查用。 非岩石类土的比例系数值 表3-16 土 的 名 称m和m0 (kN/m4)土 的 名 称m和m0 (kN/m4)流塑性黏土IL1.0,软塑黏性土1.0IL0.75,淤泥30005000坚硬,半坚硬黏性土IL0,粗砂,密实粉土2000030000可塑黏性土0.75IL0.25,粉砂,稍密粉土500010000砾砂,角砾,圆砾,

10、碎石,卵石3000080000硬塑黏性土0.25IL0,细砂,中砂,中密粉土1000020000密实卵石夹粗砂,密实漂、卵石80000注:(1)本表用于基础在地面处位移最大值不应超过6mm的情况,当位移较大时,应适当降低;(2)当基础侧面设有斜坡或台阶,且其坡度(横:竖)或台阶总宽与深度之比大于1:20时,表中m值应减小50%取用。 在应用上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由于桩的水平荷载与位移关系是非线性的,即m值随荷载与位移增大而有所减小,因此,值的确定要与桩的实际荷载相适应。一般结构在地面处最大位移不应超过6mm。位移较大时,应适当降低表列m值。 2当基桩侧面由几种土层组成时,从地面或局部冲刷线起,

11、应求得主要影响深度=2(d+1)米范围内的平均值作为整个深度内的m值(见图3-41)(对于刚性桩,采用整个深度h)。当深度内存在两层不同土时: (3-18)图3-41 两层土m值换算计算示意图3承台侧面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 =m (3-19)式中:m承台埋深范围内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 承台埋深,m。4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和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0(1)桩底面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 =m0h (3-20)式中:m0桩底面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近似取m0=m; h桩的入土深度(m),当h小于10m时,按10m计算。(2)承台底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 =m0hn (3-21)式中:承台埋深

12、(m),当小于1m时,按1m计算。岩石地基竖向抗力系数 ,不随岩层埋深而增长,其值按表3-17采用。 岩石地基竖向抗力系数 表 3-17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RC()()12530015000注:frk 为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对于无法进行饱和的式样,可采用天然含水量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当1000frk25000时,可用直线内插法确定C0(二)符号规定在计算中,取图3-42所示的坐标系统,对力和位移的符号作如下规定:横向位移顺x轴正方向为正值;转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值;弯矩当左侧纤维受拉时为正值;横向力顺x轴方向为正值。图3-42 桩身受力图示(三)桩的挠曲微分方程的建立桩顶若与地面平齐(Z=0),且已知桩顶作用水平荷载及弯矩,此时桩将发生弹性挠曲,桩侧土将产生横向抗力,如图3-42所示。 基桩的挠曲线方程为: (3-22) 或 (3-23)式中: 桩的变形系数或称桩的特征值(1/m),; E、I分别为桩的弹性模量及截面惯矩; 桩侧土抗力,C为地基系数; 桩的计算宽度; 桩在深度处的横向位移(即桩的挠度)。(四)无量纲法(桩身在地面以下任一深度处的内力和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