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154571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孟子是一部纪传体史书。B . 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C .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贾雨村、严监生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D .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 .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将“营造”改为“打造”)B . 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面”)C . 展望未来,亚洲再次站到了引领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将“长于斯”与“生于斯”互换位置)D .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土地宽广,地域辽阔,是我国工农业原料的基地。(删去“地域辽阔”)3.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

3、具特色,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_。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鲜暗等的程度条索紧、嫩度好、峰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肇高低、冬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晶内质。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句中“快乐”“

4、苦痛”在此均是形容词。B . 短语“高雅气质”“美丽人生”“高兴地笑”与“精神的宁静”的结构不全相同。C . “我在房间里读书。”“在”是连词。D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此句运用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出征前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的情形。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 (7分)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有哲理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的心灵就像黝黑的泥土,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比如,当你因忙碌而qio悴时,能静下来,品清茗的芬芳,听微风的轻吟,疲bi的心神就会有所慰藉,甚至收获绽放的心花;当你感到思想干瘪、言辞匮乏的时候,能坐下来,读古人的智慧,阅今人的风

5、流,深邃思想的胚芽就会在心中茁壮成长。能保持这样一颗赤子之心,是在尘世获得幸福的关键。(1)给划线字注音。 _绽放胚芽(2)根据拼音写汉字。 qiobi_悴疲_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 (2分)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水浒传、名人传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1)栏目一:“名著人物”介绍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2)栏目二:“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6、老英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战功显赫,转业后却深藏功名,默默地工作生活,这种“_,_”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我们只有发扬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勇于追求,才能“_,_”,让青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李白行路难) (3)我们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日把随州建设成“_,_”的生态家园。(王湾次北固山下) (4)我们的党和国家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有“_,_”的政治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 (3分)古诗阅读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

7、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注释】背景: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困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则被困长安。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1)理解此诗时,小淇翻阅了明代王右仲在杜臆中对 “云鬓”、“玉臂”二词的点评,王右仲认为其“语丽而情更悲”。小淇联系了颈联的描写,认为从_和_两字中能读出杜甫想象妻子独自望月的时间之长,更有助于理解王右仲所言的“悲情”。 (2)本诗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试结合诗句,通过诗眼揣摩作者情感。 六、 综合性学习 (共

8、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打扫和布置。2019年2月,在开学前两天,浙江杭州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这些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生。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说,假期开学打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要打扫一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困难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述。习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

9、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材料三: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从五年级起开设家庭课。家庭课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必修课,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用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生活与家人、家常饭菜的炊事基础、舒适的衣服与家居、身边的消费生活与环境。俄罗斯于1993年重新制定了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针对初中学生,课程内容有:设备材料与机器零部件的加工、家政技术、缝纫、食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1)针对材料一中“雇人打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

10、“该不该雇人打扫教室”为辩题,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打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雇人打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阻。要求:微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人徙越韩非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屦(j):用麻、葛等制成的鞋。缟(go):

11、白绢,周时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跣(xin):赤脚。被:同“披”。(1)下面句子中的“穷”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子必穷矣B . 欲使无穷 , 其可得乎C . 穷困潦倒D . 无穷无尽(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以 子 之 所 长 游 于 不 用 之 国 欲 使 无 穷 其 可 得 乎?(3)你认为故事中的鲁人夫妇是否应该移居越国?理由是什么? 11.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12、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去后乃至_尊君在不_元方入门不顾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原因是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礼和无信。B . 友人的“无信”和“无礼”反衬出主人公陈太丘操守方正的性格。C . “元方入门不顾”把元方维护父亲的尊严时倔强劲儿,描绘得惟妙惟肖。D . 元方对友人的反驳抓住实质,击中要害,有理有节,突出了他的聪颖仁慧

13、、知书达理。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 (2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那天,请小阿姨将终日风吹日晒下的自行车,搬上我室外的楼道。当她把自行车推进电梯时,一位太太说:“什么破车,值得这么娇贵!楼下那么多名贵的车,还没往楼上搬呢。”我虽买不起汽车,一辆名贵的自行车还买得起,可天下有哪辆自行车,甚至名贵的自行车,能与我这辆自行车相比?这的确是一辆洗尽铅华的旧车,且车座开裂(却是尚好的牛皮)、多处生锈,但因为一直注意保养,所以它离“破”还远,甚至还中看,特别还中骑,至今骑起来依然杂音全无,非常轻捷,腿上一点儿不感吃力。这辆自行车购于一九七五年,本是我无力买车的年代。要不是母亲见

14、我以步代车上班的辛苦,克扣家庭开销多年,还真买不起它。可以说这辆车是母亲给我买的,她才是这辆车真正的主人。那时我连五分钱的车钱也舍不得花,好在机关不远,常常步行到机关,穿着由母亲一针针、一线线缝制的布鞋,鞋底上钉着经得起千锤百炼、长途跋涉的胶掌儿,直到母亲有一天对我说“我纳不动鞋底,也绱不动鞋了”的时候为止,我才改穿塑料底鞋。母亲去世后,我在她的百纳包里发现一双她虽纳好,却没有绱的棉鞋底。但在她去世后的那段时间里,天昏地暗,等我稍稍清醒,想让人帮我做双鞋面绱上,再穿一双母亲给我做的鞋时,却找不见那双鞋底了,连母亲的那个百纳包也找不到了。难道让小阿姨带走了?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可我仍然希望有一天,它又忽然出现在眼前。想当年,我将这辆凤凰二八、黑色全链套女车的车座,拔得高高的,两条长腿蹬在上面的情景,是何等满足、风光。苏州街还没有通公共汽车的时候,它就是每个周末我载女儿返校的二等车。它还驮过中了“状元”的女儿入住大学时的行李,后来又成为她的策骑。而今她已远隔重洋,改驾汽车。黄鹤渺然去,空留旧时骑。转眼十八年过去,世事苍茫,物是人非。我现在还需要骑自行车吗?公事有机关派车,私事可以“打的”。可我仍然保存着一些别人看来一钱不值的旧物,因为,那里面有母亲。比如一九六七年买的那台红旗582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