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郭庆旺 赵志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税收原理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2352793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郭庆旺 赵志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税收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郭庆旺 赵志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税收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郭庆旺 赵志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税收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郭庆旺 赵志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税收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郭庆旺 赵志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税收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郭庆旺 赵志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税收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郭庆旺 赵志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税收原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税收原理一、重要概念1. 纳税人与负税人(tax payer and bearer)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负税人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税收不转嫁的情况下,负税人与纳税人是一致的;在税收转嫁的情况下,负税人与纳税人不一致。2. 起征点与免征额(tax threshold and exemption)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相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

2、征额时,起征点制度要求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而免征额制度则要求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3. 直接税与间接税(direct and indirect taxes) 直接税指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通常也是对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课征的税收,故也称对人税,纳税人和负税人相一致。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收转嫁给他人的税收,通常是对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课征的税收,故也称对物税;在很多情况下,纳税人往往不是真正的负税人。4. 税收转嫁与税收归宿(tax shifting and incidence) 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这就是说,最

3、初纳税的人不一定是最终的实际承担者。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终结果。每种税以及不同税种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其转嫁的方式、转嫁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但每项税最终总是要由一定的人来负担的。5.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partial and equilibrium analysis) 所谓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换言之,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不受其他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所谓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情况

4、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换言之,一般均衡分析是假定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6. 税收中性与税收的经济效率(neutral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ax)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在把数量既定的资源转移给公共部门的过程中,尽量使不同税种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程度不同的扭曲所造成的福利损失或无谓损失最小化。二、重要问题1.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制度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税率上的差异。间接税的税率从

5、本质上说不体现个性特征,所有纳税人都支付相同的税率;而直接税的税率一般要取决于纳税人的税基大小和各种个人特征(如收入多寡、婚姻状况、有无子女等)。(2)税基上的差异。直接税的税基通常包含税额,即所谓的含税税基;而间接税的税基通常不包含税额,即所谓的不含税税基。例如,一个人挣10元钱,按20%缴纳所得税,应纳税额为2元,剩下8元钱可以花费;而一个人花8元钱,按20%缴纳消费税,应纳税额为1.6元,总支出额则为9.6元。可见,所得税基是含税税基,而消费税基则是不含税税基。(3)能见度上的差异。纳税人通常能知道他们支付多少直接税,而间接税有时是隐蔽的,因为它们往往与商品价格混在一起,纳税人不知道他们

6、交多少税。2. 试分析瓦格纳的课税原则比斯密的课税原则有何进步。(1)斯密从这种经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等四大税收原则。(2)瓦格纳反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承认国家对经济活动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同时还谋求改变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以解决社会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以税收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构建了税收原则,包括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和税务行政原则。(3)瓦格纳的税收原则要比斯密的税收原则完善得多。与斯密的消极财政原则不同,瓦格纳的财政原则要求税收收入既要充分,而且要根据收入体系、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富有弹性。瓦格纳首先明确提出以国民经济作为税收原则

7、,要求政府在课税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税本,培植税源。 瓦格纳在其税收原则中阐明的一些思想,为以后的税收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收入弹性原则为建立弹性税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平等原则为建立累进税率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小征税费用原则为后人发展成为纳税成本理论。3. 利用消费者剩余概念,以图解方式说明税收的超额负担。(1)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实际支付的价格低于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地差额。税收的超额负担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移到政府部门的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所纳税款以外的负担。(2)费者剩余概念并加入价格弹性概念来说明税收的超额负担,在图8.1中,DD是消费者对商品X的一般需求曲线,

8、X0是在没有税收情况下的初始价格P0上的需求数量。消费者剩余就是在该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之上的面积,即三角形DP0B的面积。现在考虑对商品X按税率从价征收了一种税,所以它的消费者价格上升到P1(1)P0,导致对X的需求数量从X0下降到X1。与税前状态相比,消费者剩余现在减少了不规则四边形P1ABP0的面积。然而,长方形P1ACP0的面积代表支付的税收总额。因此,这种税的超额负担就是三角形ABC的面积,即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超过应纳税额的部分。图8.1 超额负担的计算4. 简述按受益原则征税的缺陷。(1)受益原则要求纳税人应根据其从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纳税。(2)受益原则存在以下三大缺陷:受益原则的

9、应用因公共物品的集体消费性质而受到极大限制。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就是,排他性原则不能有效地适用于经济物品的所有利益,人们可能成为“搭便车者” ,不支付任何东西而获益。因此,很多公共物品不受市场定价的约束,不能依据受益原则提供。 受益原则的应用因公共物品的内在性质难以确定受益的多少。在有些情况下,受益原则可以直接采用,如对桥梁和高速公路的使用收费(征税),对享受社会保障制度利益的人征收社会保险税等。可是,政府的各种支出都具有公共利益性,如国防、法律、公安、社会公益事业等,人们都从中获益。那么,如何衡量个人间的相对利益呢?就大多数消费来说,估计每个人获得的公共物品的利益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受益原则的

10、应用很可能使某些税种具有很大的扭曲性。由于按受益原则征税,有些人本来想多使用一些公共物品(如桥梁等公共设施),但因征税而抑制对它的使用,将导致资源的低效率配置。5. 如何衡量纳税人的支付能力?(1)能力原则要求纳税人应当按照他们的支付能力纳税,他们缴纳的税收数量要与他们的支付能力成正比。(2)对于衡量支付能力的尺度,通常分为主观说和客观说。主观说强调的是纳税人在纳税之后的边际效用相同,在税务实践中很难应用。客观说是指纳税能力的大小应依据纳税人拥有的财富来确定,是税务实践中常用的标准。由于财富主要由所得、支出和财产构成,故此,能力测定标准可分为所得标准、支出标准和财富标准。(3)所得标准。就所得

11、尺度而言,最常用的是综合所得概念。综合所得包括个人的全部所得,不管其来源如何,也不管其用途如何。其定义是,当期消费加上净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人力财富)之和。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所得、来自资本所有权的所得、资本利得(拥有资本的价值增值)、获得的赠与和遗产等。 (4)支出标准。即以年度支出作为个人课税基础,反映出个人“从社会饭锅中拿走”多少而非“放入”多少。 (5)财富标准。以个人的总财富作为公平课税的基础。个人的总财富表明的是个人已积累起来的购买力存量。原则上,个人的财富是其将来所得流量的现值。因此,对财富征税(定期的或不定期的)相当于对个人的将来所得征税。从这个角度上说,财富税与所得税相同。

12、6. 简述需求弹性对税收归宿的影响。(1)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需求者支付的税收比例越小,供给者支付的税收比例越大;相反,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转嫁给需求者的税收比例越大。在完全无弹性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极端情况下,全部税收都由供给者(需求者)承担;相反,在完全弹性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全部税收都转嫁给需求者(供给者)。 (2)图8.2中的DE曲线是相对有弹性(弹性值在1之间)的需求曲线,DI曲线是相对无弹性(弹性值在01之间)的需求曲线。当对供给者课税时,通过把税额加到供给曲线上来找到税收负担。在需求曲线是DE的情况下,交易数量减少到QE,税额是P1P

13、2。相比之下,在低弹性的需求曲线DI的情况下,交易量减少到QI,税额是P3P4。图8.2 需求弹性对税收归宿的影响(3)比较上述分析的情况,可以看到:需求曲线的弹性越低,交易数量的减少程度越低,需求者承担的税收越大。在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DI)的情况下,需求者承担的税收是P3P*,供给者承担的税收是P* P4。显然,P3P*P* P4。需求曲线的弹性越高,供给者支付的税额越大。在需求曲线是有弹性(DE)的情况下,需求者承担的税负是P1 P*,供给者承担的税收是P* P2。显然,P1P* P* P2。这就是有关需求曲线弹性高低的税收归宿一般原则。7.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有何局限性?(1)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很可能在其他市场上发生的将影响相对效用水平的许多相对价格的变化。局部均衡分析只能告诉我们课税商品的价格发生了什么情况,这种税也很可能引起其他商品价格变化以及相对要素价格变化。(2)局部均衡分析可以处理的税收类型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只能处理适用于特定市场的税收。它既不能处理部分要素税,也不能处理一般所得税或商品税。(3)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政府收入的使用问题。特别是当想进行差别归宿分析以比较两种税时,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