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课件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009507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金融课件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财政金融课件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财政金融课件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财政金融课件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财政金融课件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金融课件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金融课件解析(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教学课件 教材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主编 张红专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财政概述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 财政又称为政府财政或国家财政,是国 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一国家为主体 ,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 谈一谈 你身边有哪些 财政现象? 小资料 长江三峡水电站,计划工程期为17 年,总投资额以1993年价格计算为 999.9亿元,主要是国家投资。 小资料 我国十五期间的重点工程西气东输,2002年7 月正式开工,全长4200公里,投资约14000亿元, 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 、江苏、上海、浙江。2001年底,

2、在新疆塔里木 盘地或国家批准的探明天然气储存量达到5267亿 立方米,可采储量3725亿立方米,为西气东输工 程每年供气12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以上,但 是,在勘探期间,打一口井要花一亿元,连打三 口井都落空,1998年1月钻到4000多深的地层,终 于发现200多米厚的天然气。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4.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 1、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我国财政是国民财政经济 3、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 我想听听: 你能理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

3、? 四、财政分配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 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 议一议: 我国社会主义 财政与经济的联系 五、财政的职能 1、配置资源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案例分析讨论 长江三峡水电站,计划工程期为17年 ,总投资额以1993年价格计算为999.9 亿元,主要是国家投资。我国十五期间的 重点工程西气东输,2002年7月正式 开工,投资约14000亿元。 谈谈你身边还有哪些财政现象?什么 是财政?社会主义财政有什么特征?你对 政府投资问题的看法?政府投资的资金有 哪些来源? 第二章 财政收入 一、

4、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 税收收入 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说一说: 现实生活中有 哪些财政收入? 1999年国家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图 (二)按财政收入来源不同的经济成 分分类 来自国有经济的收入(主要来源 ) 来自集体经济的收入 来自个体经济的收入 来自其他经济成分的收入 (三)按财政收入来源不同的经济 部门分类 农业(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财政收 入的基础。) 工业(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对财政 收入状况起决定作用。) 交通运输业 商业 建筑业 其他服务业 收集各行业的资 料,各行业有什么收 入?在国民经济有什 么重要作用? 二、国家税收 (

5、一)国家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国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 ,向经济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 入的一种方式。 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想一想:这个月我手头比较紧,我不交 那么多税了,或干脆不交,等以后有钱才交。 可以吗? (二)税制构成要素 纳税人 征税对象 税率 纳税期限 减免税 违章处理 老师想咨询一老师想咨询一 下:我又不是下:我又不是 不交税,只不不交税,只不 过交迟了,会过交迟了,会 不会受到法律不会受到法律 制裁?制裁? (三)我国现行税种 流转税类 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 关税 所得税类 企业所得税 外商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类 资源

6、税 土地使用税 农(牧)业税 财产、行为税类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 设等税 谈一谈: 你和家人要交哪些税? 为什么要对偷税、漏税、欠税 、抗税行为进行违章处理?应 该受到哪些处罚? 三、国债收入 (一)概念:也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债 务人身份,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的方 式所取得的财政收入。 (二)特征: 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比一比: 国债和税收有什么区别? 小资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发行了“人民 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 1999年2000年发行国债累计16800 亿元。 1994年,

7、财政部与1994年对外发行全球性 债券10亿美元。 (三)国债的分类 1.按发行地域划分:国内债务收入 、 国外债务 收入 2.按偿还期限划分:短期、中期、长期国债 3.按国债的流动性划分: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 国债 议一议:你的家人 和亲戚有没有买债券 1981年-2000年我国国债发行图 四、国有资产收入 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上缴利润、 承包收入 上缴租金、 股息和红利收入 国有事业资产收入 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和变价收入 案例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发行了“人民胜 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为我国工 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要 求,我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

8、债,国 债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1999年 2000年发行国债累计16800亿元,这是国家 实施积极财政的集体表现。 谈谈我国财政收入有哪些?你对国债有哪 些认识,以及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如果 你认购了10,000元债券,利息率4.6 %,你 认为会给你的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第三章 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财政支出的形式 无偿拨款方式、有偿贷款方式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国家的具体用途分类(14项) 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简易建 筑费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持农业支出 、城市维护费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

9、出、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 理费支出、债务支出 1999年国家财政支出分项目构成 2.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 经济建设支出 科学文教卫生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和其他支出 3.财政支出按是否获得商品或 劳务分类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市场主体 身份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会取得 商品和劳务。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将一部分财 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领受者的支 出,不会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4.财政支出按最终用途分类 补偿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 积累性支出 5.财政支出按预算管理办法分类 经常性支出: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 身份,将财政资金用于满足社会各项公 共需要的支出。

10、(具体内容见P44) 建设性支出:国家以 国有资产所有 者的身份,将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方 面的支出。(具体内容见P45) (三)财政支出的原则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 案例分析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出通知,规 定自2001年7月1日起,取消市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 网费、农村电话初装费,以及附加在电话上征收的其他 政府基金项目。上述项目收费,源自于20世纪初80年 代,国家为解决邮电通讯的落后状况,缓解邮电通讯建 设资金不足而采取的特殊筹资政策。近几年来,邮电通 讯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社会需要,取消其收费 更利于邮电通讯事业的

11、健康发展。据估算,取消上项收 费,一年减轻社会负担约200亿元。 请分析:该政策对个人、家庭影响如何?对国家财政将 带来怎样的影响?电信部门的财务状况将发生怎样的变 化? 第四章 政府预算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和特点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 又称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 是国家有计划地筹集和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工 具。 (二)政府预算的组成 中央预算、地方预算 (三)政府预算的特点 集中性、综合性、预测性、年度性、法律性 二、政府预算分类 1.按预算的形式分: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2.按预算编制方法分: 基数预算、零期预 算 3.按编制预算的政策分: 平衡预算、赤字 预算 三、我国的复式预算

12、P63 1.我国复式预算的内容 经常性预算、建设性预算 2.我国复式预算改革方向(新的复式预算模式) 政府公共预算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 社会保障预算 财政金融投资预算 四、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 决算 1.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 P66 4方面 2.政府预算的执行 执行的机构: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指定税务、海关、财政、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参与组织预算执行工作。 3.政府预算的决算 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 五、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国家在中央以及地方各级 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责的一项 根本制度。 2.现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预

13、算管理体制 ,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中央财政对 地方实行税收返还。 第五章 金融概述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并反作用于经 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撑国民经济。 货币资金是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媒介和命 脉,现代经济生活的一切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 金运动。货币资金比作国民经济的“血液”。中 央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构成“血液传导体 系”。 一、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 一)什么是金融?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是社会经 济活动中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相 联系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金融始终是货币形式的运动。金融活 动实质上是一种借贷行为,各种债权和债 务关系表现为

14、各种不同的信用形式,即金 融形式。 (二)金融的构成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 可以用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也可以充 当一切商品交易的媒介 。 信用:是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 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 金融机构和银行 货币的构成 1.流通中的现金(货币0) 用 M0表示 2.支票存款 3.信用卡存款 4.货币1= M1=现金+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 =货币0 +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 5.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6.货币2=现金+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储蓄存款 =货币1+储蓄存款 二、信用的主要形式 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 5.国

15、际信用 6.民间信用 老师想知道: 你借过钱吗? 你试过到商店买东西,先 拿走货物,以后再付款吗 ? 一个非常没有信用的人找 你借钱,你借给他吗?为 什么? 问一问 回家问一问妈妈和爸爸: 我们家有没有借钱? 向谁借的? 借的钱用来干什么? 以后会不会借? 三、利息与利息率 (一)利息:是与信用相伴随的经济范畴, 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从借款人那里 获得的报酬。 (二)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所贷 资金额的比率,简称为利率。 年利率(百分数) 月利率(千分数) 日利率(万分数) 计算利息的方法:单利、复利 单利: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 息,所生的利息不再加入 本金计算下一期利息。 利息额=本金*利率*时间 I = P * r * n 本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