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9008621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 姓名:翁天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应用心理学 指导教师:王瑶 2011-06 I 摘摘 要要 心理地位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的看法、感受或体验,包括认知和情感的因 素。它形成于儿童早期,和父母教养方式息息相关,并影响着一个人的应对方式和心理 健康。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他们的素质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地位如何, 心理地位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如何,不同的心理地位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这些问题 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的文化背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大学生心理地位 的特点及心理

2、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研究采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地位 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应对方式问卷,通过对49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数据 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新修订的大学生心理地位问卷包括两个维度即自我概念和他人概念。问卷的 各个维度与总问卷都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 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心理地位的有效测量 工具。 第二,大学生心理地位在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差异不显著,在是否独生 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在他人概念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第三,大学生心理地位、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大学 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母亲拒绝”维度可正向预测其应对方式中的“自责

3、”和“幻想”两 个维度;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情感温暖”正向预测心理地位, “母亲拒绝”维 度可负向预测其心理地位;大学生心理地位正向预测“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 应对方式,负向预测“自责” 、 “退避” 、 “幻想” 、 “合理化”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第四,大学生心理地位在父母教养方式的“母亲拒绝”维度与应对方式的“自责” 与“幻想”维度之间中介作用显著。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应对方式 心理地位 中介作用 III Abstract Life position refers to ones basic ideas and feelings about oneself and oth

4、ers. including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actors.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influences ones 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social hope, their quality is linked with our motherlands future. How is their life position? How does life position influenc

5、e coping style? Do different life position make different life? Study on these ques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meaning . The present research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ife position,based on native culture as a background and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

6、he research object .Further,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fe position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coping styl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College StudentsLlife Position questionnair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S-EMBU-C, through 490 university stude

7、nt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revised scale of life position for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s formed by two dimensions: self-concept and others- concept. The total dimension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dex

8、and can be used as a measur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ife position of effective measuring questionnaire.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life posi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by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majors or areas ;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on life position between single-child a

9、nd non-single child college students. 3.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life position and coping styl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are in remark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opposite.mother rejection dimension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can forecast self-accusation and fantasy dimension of coping style;

10、father emotional warmth can forecast life position positively, mother rejection can forecast life position negatively; life position can forecast all the dimensions of coping style. 4. Life position has remarkable mediation effects between “mother rejection” and self-accusation, between mother rejie

11、ction and fantasy dimension of coping style . Key word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Life position, Coping style, Mediation effects 第 1 章 引言 1 第第 1 章章 引言引言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 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 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作为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

12、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 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良好的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大学生最重 要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地位是21世纪人才选拔的重要条件。 21 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 价值观念多元、 新闻舆论冲击、 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感觉灵敏、对自己期望高,而抗挫能 力不强的一个特殊人群,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专业的选择、理想 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习与恋爱的矛盾、未来职业的选择等等,心理健康 受到威胁和考验。 甘肃省青少年教育研究所 2004 年的一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西北地 区大学生的精神行为阳性检出

13、率约为 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 50左右,而且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经过咨询人员对案例的抽样研究,80的个案 适应能力差,应对方式不够恰当。 应对方式是指人们为了对付内外环境要求,以及相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 段或策略。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不 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王玉香(2009)研究发现,影响应对 方式的因素有人格特质、认知评价、情景、情绪状态等。而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特 质、认知评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随后的众多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应对 方式关系密切,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

14、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那么父母教养方式是通过怎样的内在 机制来影响孩子的应对方式呢?目前尚缺乏这样的实证研究。 伯恩(Berne. Erick)的沟通分析理论认为,孩子会在 3 岁以前,根据自己的生活 经验和重要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得出结论,也就是形成关于自己、他人的基本信念,建 构自己的心理地位。 心理地位的存在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会影响人的认知、 态度和行为。可以推论,心理地位势必也影响着个体的应对方式。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地位的中介作用 2 因此本研究将以大学生为被试, 系统地探讨心理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之 间

15、的关系,以及它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作用。旨在找出大学生应对方式形成的内部机制, 为心理咨询及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在已有文献和研究理论基础上,修订了大学生心理地位问卷,首次探讨大学生心理 地位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构建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进一步 分析了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应对方式的内部机制,深化了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并把心理 地位的研究引入心理咨询领域,以探寻心理地位对人的成长的意义。 1.2.2 实践意义 本研究从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地位进行研究。 主要分 析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地位的影响以及心理地位

16、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对帮助大 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动提升自己的心理地位,修正过去无效的应对方式,采取积极的 态度和行为面对现实和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 2 章 文献综述 3 第第 2 章章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2.1 心理地位心理地位 2.1.1 心理地位的概念 Berne(1961)认为心理地位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念。 这是个体为了维护自 己根据早期体验所作的判断而采取的一种简单而绝对的早期决定,它发生于儿童早期, 并且个体会根据这个决定来选择不同的脚本以及各种心理游戏。 这些信念可以简单分为 我是好的、我是不好的、你是好的和你是不好的。这四种信念组合起来就得到了关于自 己和他人的四种看法“我好你也好” 、 “我不好你好” 、 “我好你不好”和“我不好你也不 好” 。这些看法代表一个人从什么立场来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价值,也是孩子于生命 最早期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