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阶段质量评估(五).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725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阶段质量评估(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上阶段质量评估(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上阶段质量评估(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上阶段质量评估(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上阶段质量评估(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上阶段质量评估(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阶段质量评估(五).(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2009常州模拟)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 写在文下方格内。(2分) 风光 y n 的日月潭,巍峨秀丽的阿里山,鬼斧神工的太鲁阁 ,树龄 y 千的红桧树我市首批赴台旅游团顺利返航,完成了许 多人的 s 愿。“台湾游”开放之初,旅行多为 nn括宝岛精华景 点的“环岛游”,不失为一个全面了解台湾风土人情的良好选择。 答案:旖 旎 逾 夙 囊 2.(2009乐山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 同。 B.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C.

2、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 皆知的故事。 D.云雀通宵达旦的啼唱,却从来不知疲倦。 【解析】选C。“妇孺皆知”的意思是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 周知。不符合语境。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有如向地壳_宝藏。 (2)华尔街的铜牛身长5米,重6.3吨,无数观光客都来抚摸铜牛_好 运,以至把铜牛摸得通体发亮。 (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_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A.寻找 祈求 尽管 B.寻求 乞求 尽管 C.寻找 乞求 但是 D.寻求 祈求 但是 【解析】选

3、D。寻求:寻找追求;寻找:找;根据语境应选择“寻求”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乞求:请求给予;根据语境应选择“祈求 ”。“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 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根据 语境应选择“但是”。 4.古诗文默写。(5分) (1)溯洄从之,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2)夫战,勇气也。 _ , _ , _ 。( 曹刿论战) (3)然后知_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两章) (4) _ ,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5)“春蚕竞吐丝千缕,蜡炬争燃烬一堆”化用了李商隐无题诗 中“_ , _”两句。 道阻且长 一鼓作气 再而衰

4、 三而竭 生于忧患 锦江春色来天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2008杭州中考)文学常识填空。(3分) (1)杨修之死节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_。 (2)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_,同为受科举制度毒害 的读书人形象。 (3)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小说家_的短篇小说集羊脂 球。 答案:(1)三国演义 (2)孔乙己 (3)莫泊桑 (2)自古以来,无论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我们脚下的 土地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请讲述一个故事(神话、传说)证明土地 在人们的心中是至高无上的。(2分) 答:_ (3)仿照例子,请你也写几句诗,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挚爱。(不少 于5行)

5、例:脚踏一方土地/沐浴一身春雨/看着泉水溢出,一点一滴/漫步于 山间的小路/感受到土地的芬芳/谢谢你伴着我成长。(2分) 答:_ 【解析】这道综合运用题既考查了成语积累,又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还考查了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时要读懂题干的要求,第(1) 小题只要不出现知识性错误即可。第(2)小题讲述故事,这样的故 事很多,如社稷坛的五色土、山海经关于“息壤”的传说、女娲 抟土造人的传说、修建土地庙供奉土地神的传说,任选一个即可,要 做到语言通顺简洁。第(3)小题能紧扣土地去写即可。 答案:(1)示例一:土壤细流 安土重迁 大兴土木 分茅裂土 示例二:土崩瓦解 故土难离 土生土长 皇天后土 示例

6、一:地主之谊 大地回春 天塌地陷 惊天动地 示例二:地大物博 坐地分赃 天长地久 开天辟地 (2)示例: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迫害逃亡。途经卫国,向乡下人讨 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表示自己一无所有,重耳大怒。他的随行 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20年后,您必将卷土重来。”重 耳听后马上磕头致谢。重耳面对农民手中的土块叩拜,说明在他心中 ,土地就是皇权的象征,是至高无上的。 (3)示例:喜欢看茶叶在杯中悬浮/喜欢望着深夜安睡的树/更喜欢 在深爱的土地上漫步/渴望下一个春天,看玉兰花重新绽放/大地,那 是你送我的礼物 二、阅读感悟(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20分) 7

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8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 一读sh,义项有:作动词,计算。作动词,列举。 二读sh,义项有:表事物的数目。作名词,规律,气数。 三读shu,义项有: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 义。(4分) 读音:_ 词义: _ 9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皆以美于徐公 骈死于槽枥之间 D.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吾欲之南海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群臣

8、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1.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 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以富国强民; 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_,以免落下“爱鸟 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的方法说服齐王 ,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 谬以及后果的严重。(4分) 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应注意根据意义单位划 分,“地方”为古今异义词,是两个词,在此处断开即可。 答案:今齐地 /方千里 8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

9、不同义项。 一读sh,义项有:作动词,计算。作动词,列举。 二读sh,义项有:表事物的数目。作名词,规律,气数。 三读shu,义项有: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 义。(4分) 读音:_ 词义: _ 答案:sh 列举 9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皆以美于徐公 骈死于槽枥之间 D.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吾欲之南海 【解析】选B。都是“确实”的意思。A.间或、偶然夹杂;C.比 在;D.代词,鸟动词,到。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译文:_ 答案:(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 上等奖赏。 (2)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情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 。 11.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 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以富国 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_,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 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的 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4分) 【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阅读与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理解 甲文与乙文的意思,

11、在此基础之上,再依据题干要求解答。 答案:广开言路(纳谏) 不杀烛邹 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 比法、推己及人,均可) 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 (二)(2009台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0分) 1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4 分) 13.结合语境,品味第段中加点词语“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 ”的表达效果。(4分) 14.细读第段,完成以下问题。(4分) (1)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过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 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2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15.阅读第段,用简洁的语

12、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 易”的几点原因。(3分) 16.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 在情感的表达上会有所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5分) 1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4 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先找出“才”字所在的位置, 再联系第段内容思考,注意答出我只管工作,没有空关注蜜蜂的歉 疚之情。 答案:“才”字表明“我”在此之前一直专心于写稿,没空关注这声 音的来源,更不知道是蜜蜂在求出路,表达了“我”对自己只管工作 ,没能及时为蜜蜂谋出路的歉疚之情。 13.结合语境,品味第段中加点词语“清楚地看见”“周

13、密地拦阻 ”的表达效果。(4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品析。联系第段,作者看到蜜蜂由于玻 璃的阻挡想冲出去,而又出不去的可怜样子,再从我的感情方面思考 。 答案:加点词语写出玻璃一面激起蜜蜂对外界的向往,一面又残忍地 扼杀蜜蜂萌生的希望,从而突出玻璃的恶毒和蜜蜂的可怜,表达出“ 我”对玻璃的诅咒之情和对蜜蜂的怜悯之情。 14.细读第段,完成以下问题。(4分) (1)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过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 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2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紧扣“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 思考,这是燕子对主人关爱的报答。 答案:我(燕子)这样做就不会扯大纸窗上的洞,能让主人防风,不 会影响蚕宝宝上山,免得辜负主人对我的关爱。 (2)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答:_ 【解析】本题的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答案:回忆了充满诗趣的幼年生活,表现那时人与生灵的温情,反衬 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