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陋室铭复习教案 长春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1766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陋室铭复习教案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年秋季版)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陋室铭复习教案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年秋季版)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陋室铭复习教案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陋室铭复习教案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陋室铭复习教案 长春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授课内容陋室铭(三)授课班级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分析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教学步骤教学设计(含电教手段及落实教学目标的内容)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二次备课及再度挖掘组织教学复检导言新授小结练习作业板书设计 解释实词 刘禹锡身居陋室,却心怀天下,这节课我们透过文字表面探究他的情怀。品读课文。 1、作者“德馨”表现在何处?怎样表现的?(用文中的话回答)(苔-劳形) (分析:德在何处:中国文人中“君子”所秉持的道德修养和人格

2、精神。 馨在哪里: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运用比兴手法。) 2、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不多。“苔-青”) 3、到陋室来的都是些什么人?(鸿儒) 4、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人,以显示自己的“德馨”) 5、朋友走了之后他干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讲述:这里既有正面的描写,又有反面的描写;既有实写,又有虚写。正面描写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写实,表现了从容、恬淡的生活。反面描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虚写,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3、景、友、趣) 讲述:作者是怎样表现陋室不陋的呢?悟读课文。 1、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 2、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抱负的人) 4、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作者先运用比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其意不

4、言自明5、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照应了哪一句? (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同时又照应了“惟吾德馨”一句,以古代圣贤自比。)(照应“惟吾德馨”) 6、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这篇“铭”赞美简陋的居室,要表达什么? (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本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措辞精写,用句骈散结合,表现了自己淡泊名利的情怀,是我们写作的范本。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陋室铭 环境 交往人物 生活情趣指名回答激趣导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按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多发表见解,引导其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突出重点。教师口述教学反思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