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金属的化学不均匀性和夹杂 (一) 焊缝中的化学不均匀性 化学不均匀性:结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一种偏析现象 1.显微偏析:→枝晶偏析 指晶粒边界或一个晶粒内部亚晶界或树枝状晶的晶枝之间 的偏析 如图 3-34 树枝中心,m表示树枝区域I 偏析严重 A、M 表示树枝晶的间界其中 Ke最易偏析元素; 先结晶M 处 Ni 低,A 与 M点,Ni高 1)产生原因: 选择性结晶,焊接时,冷却速度大,液固界面溶质来 不及扩散,结晶有先后之分,纯金属先结晶,杂质后 结晶 胞状晶,晶粒内部浓度低,晶界处溶质浓度高 树枝晶,主干处溶质浓度低,树枝区域浓度较高,晶 界处浓度最高 结晶形态 不同结晶形态,偏析不同 以 Mn为例: 位置 Mn% 树枝晶界 0.59 (树枝晶界偏析最严重) 胞状晶界 0.57 胞状晶中心 0.47 (希望晶粒越细化越好) 2)影响因素 冷却速度 v 冷小,可以有充分时间溶质进行扩散,显微偏析减少;v 过大,溶质来不及扩散整个液体金属瞬时凝固,偏析程度 小 原始浓度 C0 溶质浓度C0 ↑,偏析加剧枝晶偏析的结果,晶间含较多低 熔点杂质,易于形成凝固裂纹。
元素性质(分配系数或扩散系数) 若元素扩散系数小,偏析严重 2、宏观偏析(区域偏析) 指焊缝边缘到焊缝中心,宏观上的成分不均匀性,焊 缝金属以柱状晶长大,把杂质推向熔池中心,中心杂质浓 度逐渐升高,使最后凝固的部位发生较严重的偏析,当焊 速较大时,成长中的柱状晶最后都会在焊缝中心相遇,使 溶质和杂质聚集在那里,容易产生焊缝纵向裂纹 2、 层状偏析 由于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引起分层现象焊缝横断面经浸蚀 之后,可以看到颜色深浅不同的分层结构形态称为结晶层 1)特征 晶粒主轴与层状线垂直 越先靠近熔合线处越清析,远离熔合线不清晰,线距越 宽 层状线不是连续的,是间断的链状偏析带 2)产生原因: 焊缝金属的凝固并不是连续均匀的过程,而是一个断 续的过程,一种观点:层状偏析是由于晶体成长速度R 发 生周期变化引起R↑,结晶前沿的溶质浓度增大,晶粒含有 一层溶质较多的带状偏析层R↓结晶前沿的溶质浓度减少 晶粒成长线速度发生周期变化原因看法有很多不同主要是 晶体长大速度R 与晶体前沿溶质浓度变化的关系 电源脉动使输入能量脉动,溶滴过渡带来的附加热脉冲 作用; 机械力作用; 焊条喷出气体周期搅动结果,液态金属在电弧吹力作用下, 流到已凝固的金属表面,使其熔化,结晶停顿。
结晶潜热周期变化; 结晶过程放潜热,使结晶前沿温度升高,成长速度降低, 析热减少,熔池温度下降,晶粒成长速度又提高,发生了 同期性变化 另一种观点:成长中的晶体前沿与溶液在固一液共存时产 生的扩散过程所造成 元素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在固相中溶解度,固液共存介面, 溶质原子由固相表面向液向扩散,如果焊缝的树枝状晶成 长过程中固液介面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必要条件是凝固过 程必须发生一定停顿这时已凝固的表面发生深化,有利于 溶质原子向液向中扩散溶解,则在界面附近形成溶质原子 富集薄层 还有一种观点:快速结晶时析出的结晶潜热及熔滴过渡的 附加脉冲作用,是促使凝固速度中发生变化及结晶过R 发 生停顿的主要原因 当晶体前沿的温度梯度较大时,结晶潜热或其它附加热作 用易使晶体前沿温度急剧升高,促使减少凝固,使凝固停 顿 手工焊小熔池,G 大,层状线清晰 手工焊大熔池,G 小,层状线不清晰,中在熔合线处有层 状偏析 (二)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 1.熔合区的形成 热传播不均匀 尽管焊接规范稳定,但由于溶滴周期过渡造成热传播不稳 定 晶粒的传热方向不同 由于以上的原因可知,熔合区不可能是一个线,而是一个 区域,具有一定宽度。
2.熔合区的宽度 其中,A----------熔合区的宽度(mm) ---------温度梯度(℃/mm) TL----------被焊金属的液相线(℃) TS----------被焊金属的固相线(℃) 由此可知,熔合区的大小,决定于液固温度范围该温度 区间的温度梯度)材料本身的热物理性质和组织状态 碳钢,低合金钢,熔合区附近的温度梯度为300~80℃(依 焊接方法不同,温度梯度不同)液固温差范围40℃ G TTTT SL Y T SL A Y T mmA50. 0~13. 0 80~300 40 3.熔合区的成分分布 1) 化学不均匀性对于一般钢铁材料而言,合金元素在液 相中的溶解度大于固相中的溶解度 熔合区是液固两本 共存的地方 溶质原子由固相向液相界面扩散,使固液 界面有合金元素再分配 在界面处,溶质浓度波动很大见图3-39 从理论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计算距界面不同距离,经不同时 间溶质的浓度 当 Y0 -----距界面为y,接触时间为 t时,溶质在固相中的浓度 -----距界面为y,接触时间为 t,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C0、C0`溶质在固液相中的浓度; DS、DL该溶质在固液共存时,在固液相中扩散系数; K0=CS/CL溶质在固液相中的分配系数; Φ(A)期积分函数。
该元素在固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决定一其浓度 2)物理不均匀性 近缝区,半熔化区在不平衡加热时,出现空位和位错,残 余应力 ),(tYCs ),(tYCL 因此熔合区组织,性能不均的,成为焊接接头薄弱环节 (1)凝固过渡层的形成 由于凝固过程中母材与焊条熔化金属未能很好混合而形成 不完全混合区,这是一种表面化学不均匀性的过渡层,由 于与凝固过程有关,可称为“凝固过渡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