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5596259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数量的变化(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回顾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Q5: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上清液中有没有放射性?为什么?沉淀物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因为上清液中主要是被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Q6: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结论是什么?,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复习回顾DNA分子的结构,1)一个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且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遵循碱

2、基互补配对原则(A=T, GC)。,复习回顾DNA分子的复制,1、概念: 2、场所: 3、时期: 4、条件: 5、复制过程: 6、复制特点: 7、复制的方向: 8、复制的精确性: 9、复制的生物学意义:,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无丝分裂,模板:,原料:,能量:,酶:,DNA的两条链,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G、C、T),ATP水解,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使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保持了连续性,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原核生物的拟核,解旋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新的DNA分子,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3、,5端到3,复习回顾DNA分子的复制,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5N的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复制n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含14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已知一条DNA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a,则DNA复制n次所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_,第n次复制所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_.,2/2n,100%,a(2n-1),a(2n-2n-1)= a(2n-1),复习回顾,基因的本质: 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细胞核、 线粒体、叶绿体,整个生命过程中,基因中的一条链,4种核糖核苷酸,RNA聚

4、合酶等,ATP水解,mRNA、tRNA、rRNA,DNARNA,AU TA GC,边解旋边转录 边释放边复原,细胞质的核糖体,整个生命过程中,mRNA,20种氨基酸,核酶等,ATP水解,蛋白质,RNA蛋白质,UA GC,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复习回顾,密码子位于_上,由_个碱基组成,_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mRNA,3,一,结论:,基因的碱基 ,信使RNA的碱基 ,氨基酸 =,6 ,3 ,1,O2,CO2,CO2,O2,O2,CO2,如NaHCO3,O2的体积,1、排除环境因子的影响:,放死亡的叶片,其他条件不变,2、排除呼吸作用的影响:,无光照,其他条件不变,3、排除微生物的影响:,放消毒的

5、新鲜叶片,其他条件不变,孕激素,促性腺激素,也是胚胎分割的时期,选修三P77,32个细胞左右,此前的细胞为全能细胞,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J(cm2a) 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175+200+875,200/1250,狼种群捕食野兔种群,13.如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点以后环境阻力明显变大 B.图中表示种群增长率最大的点是b C.图中a点的种群增长率大于d点 D.图中第8年后,种群数量不可

6、能发生变化,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竞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时间,捕食,竞争,被捕食者,捕食者,复习回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的内容,(一)中心法则,2、人的胰岛素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3、HIV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直接控制,内容:,实例:,2、间接控制,内容:,实例:,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性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白化病、苯丙酮尿症,4.2 种群数量的变化,增长,其他(波动、下降、稳定),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一)概念,(二)种类及特点,1、数学

7、方程式,2、坐标曲线,精确,直观,不直观,不精确,(三)建构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增长,1、“J”型增长,(1)条件,资源和空间充裕;环境适宜;没有敌害,(2)数学模型,方程式:,Nt = N0t,N0:起始数量, :增长倍数,t:时间,曲线:,(3)适用范围,理想状况、种群增长初期,-1,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增长,1、“J”型增长,(4)实例,澳大利亚野兔,美国的环颈雉,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增长,1、“J”型增长,(4)实例,世界人口的指数增长曲线,高斯(Gause,1934)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

8、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右图:,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增长,2、“S”型增长,(1)条件,资源和空间有限;环境不总适宜;天敌增加,(2)数学模型,曲线:,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K值随环境而改变,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增长,2、“S”型增长,(2)数学模型,曲线解读:,K/2,K,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增长,2、“S”型增长,(3)应用,控制有害动物,捕获前:大于K/2 捕获后:K/2,保护珍稀动物的环境,提高K值 破

9、坏有害动物的环境,降低K值,CD,潜伏期,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增长,3、“J”型和“S”型曲线的关系,种群密度越大环境阻力越大,自然选择的结果,食物有限,空间有限,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天敌捕食,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二)下降和波动,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人类的活动,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防治有害动物 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拯救和恢复濒危动物种群等,复习回顾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1、概念 2、原因,提高突变频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10、秋水仙素、黄曲霉素等,病毒、某些细菌等,诱变剂,3、时期 4、特点,X射线、激光、紫外线等,主要是细胞分裂间期(有丝间期,减前的间期),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复习回顾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5、实例 6、意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根本原因,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替换,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复习回顾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二)基因重组,1、概念 2、类型,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自由组合:,交叉互换:,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该过程发生在_时期,减数第

11、一次分裂后期,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该过程发生在_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二、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增长,3、“J”型和“S”型曲线的关系,种群密度越大环境阻力越大,自然选择的结果,食物有限,空间有限,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天敌捕食,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B,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

12、群数量的变化,(一)基础知识,1、酵母菌是_菌,属于_生物,_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进行_呼吸,故可用_培养液进行培养。酵母菌可用于_。,真,真核,不能,分解者,兼性厌氧,马铃薯或肉汤,2、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法,3、计数(统计)方法,显微计数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酿酒和做面包等,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二)操作步骤,1、镜检计数室,2、加样品,稀释,摇匀,3、计数,静置片刻,先低倍后高倍,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二)操作步骤,3、计数,静置片刻,先低倍后高倍,则种群总数量为:,稀释倍数,104,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三)注意事项,2、无菌水稀释,3、活酵母出芽时,若芽体大于母细胞一半,计2个,若芽体小于母细胞一半,计1个。,4、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5、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其平均值,6、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勿用硬物洗刷,1、若菌数过多,可增大稀释倍数,7、无需设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