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596245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一 概念 1 放射性示踪(radioactive trace):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作为示踪剂在生物体内外研究各种物质或现象的运动规律。应用辐射检测仪器进行物质动态变化规律的追踪、定位或定量分析。2 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指可自发地发生核衰变并可发射一定类型和能谱的射线,由一种核衰变成另一种核的核素。例如:61147Pm 62 147Sm 。核衰变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速度进行,不受任何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影响。3 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如11H,12H,13H。(分为稳定性同位素stability isotope和

2、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4 同质异能素(isomer):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一类核素,处于亚稳态或激发态的原子与其相应的基态原子互称为同质异能素。如99mTc具有的能量高于99Tc。5 放射性示踪剂(radioactive tracer):是以放射性为其鉴别特性的示踪剂,它是化合物分子中,同一位置上的稳定同位素的原子被同一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所取代,在分子的性质和结构上没有任何变化。二 核衰变类型(type of radioactive disintegration):1.衰变:原子核放射粒子的放射性衰变。粒子即氦原子核(24He)。由2

3、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带2个正电荷,质量较大。如 88226Ra 86222Rn + + 4.785MeV(衰变能)2MeV a粒子,空气射程0.01m,软组织中0.01m,体内电离密度6000/mm,行经末端形成Bragg peak。2.衰变:原子核放射出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的放射性衰变。分为-衰变和+衰变。(1) -衰变:是母体原子核一个中子放出一个负电子(e-)而转变为质子。故子体原子序数增加1,但质量数不变。如:1532P 1632S +- + v(反中微子)+1.71MeV(衰变能)-粒子是从零到全部衰变能的连续能谱组成的粒子流,质量很小。(2) +衰变:是母体原子核一个质子放出一个正

4、电子(e+)而转变为中子。故子体原子序数减1而质量数不变。如:713N 613C +- + v(正中微子)+1.19 MeV2MeV 粒子:空气射程1.0m,软组织1.0m,体内电离密度6/mm。(3) 电子俘获(EC):母体原子核俘获其轨道上的一个电子,使核中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放出正中微子。如:2655Fe + e- 2555Mn + v + Q(衰变能)。 俘获电子后的空位由外层轨道电子跃迁来填补,多余能量以标志X射线发出或将能量传给另一电子,使其获得足够能量脱离轨道成为自由电子,该电子称俄歇电子。2. 衰变:原子核发射射线的衰变过程。是一种电磁辐射,不带电,具有一定的质量和能量

5、。当不稳定的核分裂或衰变成稳定的核时,多余能量以线放出。某些核素放出,射线后,子核处于激发态,当它回到基态或较低能级时,多余能量以射线释放出来,该过程称为跃迁。也可将能量交给核外壳层电子,使其获能脱轨为自由电子,该现象称内转换。该电子称内转换电子。在发生内转换后,由于轨道上留下了空位,外层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还会发生标志X射线或俄歇电子:见电磁辐射谱。2MeV 射线:空气射程:100.0m,自由通过人体,体内电离密度0.1/mm。三、衰变规律(disintegration rule):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核数(即放射性活度)与在该时间内未衰变的原子核数呈正比,而放射性活度以指数规律随时

6、间而减少。可用公式表示:N=N0e-入t 。入是衰变常数,即表示每一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核衰变越快,则入越大。物理半衰期(Tp):指放射性核素原子核数目衰变到原有的一半的需要的时间。Tp=0.693/入 入=0.693/Tp核素在体内的消失速度尚与生物半排期(Tb)和有效半减期(Te)有关。Tb:指进入体内的核素通过生物体自然排除一半所需的时间。Te:由于放射性衰变和生物排除共同作用,使体内核素原始放射性活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三者的关系为 Te=TbTp/(Tb+Tp) 如 131I的Tp=8.04天 ,Tb=138天所以 Te=1388.04/(138+8.04)=7.6天

7、 当Tb和Tp 相差悬殊时,Te由短者决定.四、放射性活度1放射性活度:指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原子数目。国际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ecqueral。简称贝可,Bq):定义为一次衰变s,即qs-1因此,衡量某放射性活度的放射性强弱,不能用拥有放射性总原子数目来表示,而应当用放射性活度表示。两种不同核素的放射性活度相等,只表示它们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核衰变数目相等,并非表示它们所发射的射线数目相等,因为不同核素的核衰变类型不一定相同。 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是居里(Ci):1Ci=3.71010Bq 1mCi=3.7107Bq 1uCi=37KBq=3700060s=2.22106dpm 1

8、Bq2.70310-11Ci 注:cpm=dpm计数器效率2比活度:指在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常用单位为Bqmol-1及Bqg-13放射性浓度:指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放射性活度。常用单位为Bqml-14放射性活度的计算:核素的放射性活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呈指数规律减弱。放射性活度减弱的快慢,随衰变常数的大小而定,凡衰变常数大的亦即半衰期短的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活度就减弱地快。反之则慢。放射性活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A=Aoe-t=Aoe-0.693/Tpt天例: 370 MBq的32P一月后的放射性活度。32P的Tp=14.3天A=370e-0.693/14.330=3700.233=86.

9、21 MBq 五、放射性剂量单位1.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D:表征物质吸收射线能量的电离辐射量。吸收剂量D由下列关系式定义: D=d/dm式中,d是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而dm是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吸收剂量的国际制(SI)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1),它的专用名称是戈瑞(Gy)。1Gy=1Jkg-1=100cGy=1000mGy。专用单位是拉德(rad) 。1 rad =100 erg / g =0.01Jkg -1=0.01 Gy;1 Gy =100 rad , 1 cGy = 1 rad 。2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HT:HT 电离

10、辐射对组织或器官效应的一种度量。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的平均值(而不是某一点上的剂量),并按辐射的性质加权。不同种类和能量的辐射诱发随机效应的概率也不同。采用HT(单位是Sv),可把各种辐射对机体的有害效应用共同尺度来衡量,并且可以相加,用以估计有害效应的严重程度。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可表示为 HTR=wRDTR式中DTR为按组织或器官T平均计算的来自辐射R的吸收剂量,其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1),专用名称为希沃特(Sv)。1SvJkg 1。 其专用单位是雷姆(rem),1rem=0.01 Sv; wR为辐射权重因子,根据机体所受辐射的种类和能量选定。辐射权重因子WR-辐射类型和能量

11、范围 WR光子 所有能量 1电子 所有能量 1中子 能量,10 Kev 5 10-100 Kev 10 100 Kev-2 MeV 20 2-20 MeV 10 20 MeV 5质子(反冲质子除外)能量2 MeV 5粒子,裂变碎片,重核 20-例如:A:肺受照射,吸收剂量D为2mGy B:肺受照射,吸收剂量D为1mGy;同时受照射,D为1mGy,比较两者哪一个受到的辐射影响比较大?解: A :HT = RWR DT,R =210-320=4010-3 Sv =40 mSv B:HT =110-320 + 110-31=2110-3 Sv =21 mSv有效剂量E(effectivedose,E

12、):随机性效应概率与当量剂量的关系还与受照组织或器官有关。对组织或器官T的当量剂量加权的因子称为组织权重因子wT (tissue weighting facter),它反映在全身均匀受照下各组织或器官对总危害的相对贡献。有效剂量E是人体所有组织与器官加权后的当量剂量之和。由下式给出, E=wTHT式中HT为组织或器官T的当量剂量,WT为组织T的组织权重因子,(见表P19)。有效剂量也可表示为各组织或器官双重加权的吸收剂量之和。E适用于体内外均匀或非均匀各种照射,表示当机体受到不同照射时对一个平均个体诱发随机性效应(癌症和遗传效应)的平均几率(危险程度)。单位当量剂量辐射诱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

13、为辐射危险度。(见表P19)。不同组织器官的危险度是不同的,为了表示不同器官组织在受到相同当量剂量条件下对人体导致随机性效应的差异,采用组织权重因子wT,见表2-3。wT = RT / R0,其中,RT是组织接受1Sv照射时的危险度,R0是全身均匀接受1 Sv照射时的总危险度(1.6510-2)。例如:某工作人员一年内累积照射使性腺受到200 mSv,甲状腺受到500 mSv照射,求有效剂量E。E=wTHT =2000.25+5000.03=65 mSv全世界年有效剂量2.4 mSv,其中外照0.8mSv ,内照1.6 mSv。随机性效应:效应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不存在剂量

14、阈值的效应。确定性效应:严重程度随剂量变化,可能存在剂量阈值的效应。0.2Sv/年限值。六、放射性核素示踪测量技术放射性测量的目的是对示踪样品进行放射性活度的测定,进而通过样品的比活度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得出结果。最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闪烁测量技术,液体闪烁测量技术,放射自显影测量技术。 放射性样品测量类型:1根据测量目的分类: 定性测量:对有无示踪物,核素的种类进行定性。每种核素衰变释放的射线能量不同,有其特定的能谱。通过对放射性样品射线能谱分析,测定样品的核素种类。以达到对样品定性的目的。 定量测量:通过测量样品的放射性活度,根据标记物的放射性比活度,而求出示踪物在待测样品中的含量。 定位测量:通过放射自显影,在形态学基础上观察机能变化,定位精确,灵敏度高,并可同时进行定量测量。2根据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