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资资 料料 包包 - 2 - 为了宣传2001年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 约》,我们编写本资料包其目的是鼓励各国加入该公约并提高公众对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必 要性的认识 目目 录录 1.. 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威胁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威胁 A. 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威胁 B. 人类干预水下文化遗产的一些案例 C. 2001年之前缺少具体针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文书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公约的介绍年公约的介绍 A. 总原则 B. 批准的益处以及方式 C. 批准书范本 D. 词汇表与关键定义 E. 参考文献要目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文本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文本 - 3 - 1.. 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威胁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事关重大: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威胁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威胁 水下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水下文化遗产面 临的威胁与日俱增随着勘探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入海底越来越便利,海底沉船残骸或水下 遗址中发现的物品的利用与交易成为一项相当常见而且利润丰厚的活动海洋考古遗址被掠 夺,在很多情况下造成珍贵的科学和文化材料的损失甚至毁坏因此,亟需通过一项国际法 律文书,保护水下文化遗产,造福全人类 a) 大量水下文化遗产的例证 a) 大量水下文化遗产的例证 • 据估计,海底散落着三百万艘以上未被发现的沉船;例如,海难词典 1 列出 1824 年--1962 年间在海上遇难的 12542艘航船和战舰 • 现在位于水下的古文明遗存包括世界第七大奇观--埃及的亚历山大灯塔以及黑海 仍有待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代村落等; • 整个城市被波涛吞噬,如遭遇 1692 年地震的牙买加的皇家港--考古发掘使科学家 获得研究十七世纪生活 2的前所未有的机会 b) 科学界和公众兴趣的例证: b) 科学界和公众兴趣的例证: • 瑞典的瓦萨沉船残骸每年吸引 75万游客 3; • 博德鲁姆(Bodrum)及其水下考古博物馆珍藏沿土耳其南岸发现的一系列的历史 沉船,现已成为土耳其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 4; • 400 余万人参观了英国朴茨茅斯 Mary Rose 沉船,1982 年 10 月 11 日,电视现场 直播从洋底吊升这艘 580吨沉船,观众达 6000万人 5; 1 Charles Hocking:蒸汽机时代海难词典。
伦敦: 劳埃德船运档案,第 2 卷,1969 年 2 Link, Marion Clayton,《探索被淹没的城市皇家港》华盛顿:国家地理,1960 年 2 月,第 151-182 页,见 http://www.portroyal- - 该项研究持续了十年,包括八座没入水下的建筑物 3 见 http://www.vasamuseet.se 4 http://www.bodrum- 5 见 http://www.historicdockyard.co.uk/welcome.html - 朴茨茅斯古船厂获得 2005年旅游景点英格兰优秀奖,计 划 2011 年新开一家 Mary Rose博物馆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考虑在三峡库区修建一座水下博物馆,收藏世界上最古老的水 文碑刻白鹤梁碑碑文详细记录长江水位 6; • 澳大利亚海边的永伽拉(Yongala)沉船残骸是世界上最好的潜水地之一,每年成 千上万潜水者来到这里 7 c) 水下文化遗产日益容易接触 c) 水下文化遗产日益容易接触 • 1942--43年,Jacques-Yve Cousteau和 Emile Gagnan开发了水中呼吸器,使人们可 以潜入更深的海洋,也更容易接触到沉船残骸; • 二十一世纪初,利用开路潜水设备,潜水员可下潜到 300米的深度 8; • 1989 年 8月 11日,日本研究型潜艇新海 6500在日本三陆附近的海漕下潜到 6526 米的深度。
这种三人潜艇用于深海研究; • 利用潜水器从泰坦尼克号沉船上取走了许多有历史意义的文物 9 d) 水下文化遗产被掠夺、毁坏和商业化利用的危险: d) 水下文化遗产被掠夺、毁坏和商业化利用的危险: • 一件经过长时间盐水浸泡后被人从海底搭起的物品如未经处理便与空气接触可能 迅速毁坏1840 年,拍卖由私人从著名的 Mary Rose 沉船上发现的物品时,人们 第一次注意到在发现时重达 32 磅的铁质炮弹,在与空气接触一定时间之后重量 仅剩 19 磅其温度上升并发生氧化另外,过去一直浸泡在海水中的盐份在干 燥过程中结晶,从而进一步破坏金属的结构人们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金 属身上,瓷砖和木材也同样如此没有适当保护措施的发掘很容易就变成了对艺 术的破坏 10; • 早在 1974年研究表明土耳其沿海的所有已知沉船均均已被盗; • 据估计,已知的在法国沿海沉没的约 600 艘古沉船(年代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 七世纪),仍保留原状的仅占 5%有些沉船尽管沉睡在 100 米深的海底也被洗 掠一空 11; 6 中国政府于 2003 年 2 月启动这一项目;见 2003年 2月 14 日新华通讯社文章: 7 www.townsvillemaritimemuseum.org.au 8 见关于 305 米深度潜水的介绍:http://www.tech-dive-academy/journey.html-这种潜水深度当然还是一个极个 别的案例,潜水员有丧生的危险。
9 潜水器是可以下潜到水下进行作业的船只 10 见 Jean-Yves Blot,被吞没的历史与水下考古,1995年,第 104 页 11 同上,第 111页 - 5 - • 早在 1990 年代,以色列考古学家就估计原沉没在以色列海域的文物大约 60%已 被打捞而且散落四方公共收藏中不见踪道 12; • 1993--95 年间,葡萄牙允许销售考古发掘的物品此后,至少六家国际寻宝公司 在葡萄牙开展业务,发掘葡萄牙沿海的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1995 年,这个法律 最后被冻结,199713年被废除,葡萄牙水下科学考古才得以恢复; • 一家私营公司发现了 1802 年在美国弗吉尼亚沿海沉没的西班牙 Juno 号船的残 骸该公司提起海事诉讼,要求宣判该沉船不属于西班牙主权范围但是,最后 该公司输了这场官司,2001 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该沉船属于西班牙,因为西班牙 从未放弃过对此战舰的所有权在同一法院案件中,西班牙还赢得了对 La Galga 号沉船的监护权,这是被寻宝者声称归其所有的更老的一艘西班牙沉船西班牙 主张自己的权利就是要保护其对沉没的西班牙船只的主权,使其免受寻宝者之 害 14 12 同上,第 111页 13 见 Francisco Alvarez 和 Filipe Castro 合著的“葡萄牙关于水下文化遗产管理的新立法”,Prott et al.“保护 水下文化遗产的背景材料”,2000 年,第 307 页;又见 Arqueonautica Centro de Estudos, 见阅: http://nautarch.tamu.edu/shiplab/Arqueonautica.htm 14 见 Tullio Scovazzi“救助法及其它海事规则的应用”,源自“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2003 年第 55 页,作者 概要介绍了沉船发现之后的法律纠纷;又见: - 6 - B.. 若干实例: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人为干预: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人为干预 ٭泰坦尼克号邮轮,加拿大纽芬兰泰坦尼克号邮轮,加拿大纽芬兰 这艘举世闻名的豪华邮轮于 1912 年撞上冰山沉没了。
在随后的许多年里,虽经多方寻 找,却一无所获直到 1985 年,一支探险队才找到了泰坦尼克号邮轮当时尽管国际社会 要求将这艘沉船作为一座群葬墓和考古遗址加以重视和保护,可是 1987 年,另一支探险队 却从该遗址拿走了若干手工艺品,后来又有一支私人探险队从沉船中打捞出 1,800 件手工艺 品这其中大部分都有被出卖的危险因此,联合王国、加拿大、法国和美国目前正在为更 好地保护这艘沉船而共同努力15 ·· 亚历山大港法罗斯岛灯塔,埃及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港法罗斯岛灯塔,埃及亚历山大 公元十四世纪发生了一系列的地震,使古代世界的第七大奇迹—— 亚历山大港法罗斯 岛灯塔的所有遗存都被海水淹没如今,它们仍然沉睡在埃及亚历山大沿海六至八米深的水 下一支考古队为保护这个遗迹,在亚历山大研究中心(CEAlex)的支持下,于 1994 年开始 工作,迄今已对法老、托勒密和古罗马等各时期相互重叠的 3,000 多件文物(雕像、狮身人 面像、柱石和块石)进行了分类从较重的花岗岩石块所处的位置和状况看,科学考察队深 信它们就是闻名遐迩的亚历山大灯塔遗存有些残块已被打捞出水,修复后在亚历山大一座 露天剧场向公众展出。
目前,计划将其它遗存留在原处,并正在考虑建设水下考古园 16原地 保护这些遗迹的呼吁 ٭泰兴号商船,南中国海泰兴号商船,南中国海 1999 年,从中国的最后几艘平底帆船之一--泰兴号上打捞出大量瓷器该船全长 60 米,宽逾 10 米,是一家私人企业在南中国海发现的打捞出 30 多万件瓷器,在德国的斯图 加特拍卖17这艘沉船已遭毁坏,所载的精美货物散落在世界各地打捞者根本不在乎这艘 沉船的遗存是最大海难之一的见证这一事实,当时沉船载有大约 1,500 人,全部随船沉入深 海,比泰坦尼克号邮轮沉没时罹难人数还多 15 见 Tullio Scovazzi“海上打捞法及其他海事规则的应用”等,《水下文化遗产保护》,2003 年,第 60 页及 以下各页,其中概述了为发现沉船而进行的合法斗争;另见“世界船舶数据库”(印刷版,Paine ,Lincoln P. 《世界船舶:历史百科全书》,美国),电子版见以下网址: 16 见亚历山大研究中心的正式网站:www.cealex.org;另见 2002 年 10 月 10 日的《阿拉伯新闻》 17 - 7 - ·· 伊丽莎白和玛丽号(菲普斯船队),加拿大拜提尼泰伊丽莎白和玛丽号(菲普斯船队),加拿大拜提尼泰 1994 年,在不到三米深的水下发现了伊丽莎白和玛丽号,它是在魁北克发现的最早沉 船,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好的十七世纪考古园地。
加拿大国家公园部水下考古部门用三个夏 天的时间,对该沉船进行了考察、保护和发掘为了防止风暴破坏和寻宝人掠取,对沉船进 行日夜看守;这样的精心守护也有助于快速捞出浮出水面的手工艺品对船体的遗存进行了 追踪、登记,剥去其表面的积垢并重新沉入附近的湖中该遗址出水了大约 400 块结核,其 中有大量文物 ٭海尔德马尔森号船,印度尼西亚海尔德马尔森号船,印度尼西亚 A.S.礁礁 1986 年,一艘英国打捞船发现了海尔德马尔森号沉船的残骸这是一艘荷兰帆船, 1751 年沉没,当时船上装载了大量的茶叶、丝绸、金子和瓷器等货物打捞队并不关心该 船的考古价值,他们打捞出了 126 块金条和 160,000 件瓷器--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一批中 国出口瓷器在打捞者尚未完成打捞之前,国际海洋博物馆大会就对破坏该残骸的行径予以 了谴责大会要求以科学方法发掘像海尔德马尔森号这样重要的考古发现然而,该船的货 物遭到洗劫,为的是在市场上销售,全然不顾其历史意义沉船遭到毁坏,所载瓷器以“南 京货”为名在阿姆斯特丹进行了拍卖18 ·· 潘多拉号战舰,澳大利亚昆士兰潘多拉号战舰,澳大利亚昆士兰 潘多拉号是一艘战舰,1790 年受命去寻找有名的 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