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师范硬笔书法教程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曹长远5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四章课件(一)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MB
约89页
文档ID:100698547
师范硬笔书法教程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曹长远5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四章课件(一)_第1页
1/89

使用范围:高等学校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通识课,教学内容:第四章 楷书书法训练(一),教材名称: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二版),类 型:课堂演示,制作工具: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 Adobe Photoshop 8.0.1,运行环境:Windows XP Professional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 或以上版本,《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二版)课件 第四章 楷书书法训练(一),Phone: E-mail:,现行规范汉字的基本形态是用楷书来显示的人们的硬笔书法水平普遍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了解楷书的基本形态,不知道各种笔画是怎样构成汉字的我们学习楷书,不是为了在日常实用中书写楷书,而是为了通过观察分析,掌握楷书的整字形态、笔画形态和部件形态,知道汉字本来是什么样子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把汉字写成它的正确模样第一节 楷书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楷书的结构规律 第三节 楷书的笔画形态 书法实践,第四章 楷书书法训练(一),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是在隶书基础上发展而成一种字体楷书把扁形的隶书改造成了基本呈正方形的“方块字”,由于它具有笔画平直、形体方正、结构规范的特点,可以作为识字摹写的楷模,因而被称为楷书。

第一节 楷书的基本形态,楷书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期逐渐成熟,在唐代更是得到了极大发展,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家由于楷书写起来比隶书简便快捷,又比草书规范易识,所以自汉末产生以来一直被作为标准字体而广泛应用着,实用价值很大到了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在唐朝楷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专供印刷使用的“宋体”今天,规范汉字的基本形态依然是用楷书显示的,各种印刷物上普遍使用的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都是楷书的变化应用由于楷书的笔画平直工整,书写速度较慢,所以,除了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小学生必须写严格的楷书外,在初中、高中、大学,特别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人们往往并不写严格的楷书,而是写方便快捷的行书因此,从实用的角度可以说,楷书书写训练的目的在于掌握汉字的笔画、部件以及整字形态,了解汉字自身本来的模样,从而为进一步学习行书打下基础所谓汉字的形态就是汉字的模样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模样,不同的汉字之所以能够区别开来,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不同的模样就好比世间万物,玫瑰的模样不同于牡丹的模样,马的模样不同于牛的模样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如果我们画画,牡丹要画成牡丹的模样,马要画成马的模样,牛要画成牛的模样。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也要把一个个汉字写成它们自己本来的样子如果写走了样,不仅不美观,而且还容易写错汉字楷书的结构形态是汉字自身的本来面貌,并不是为了美观或者艺术的目的而提出来的特殊要求然而,在传统的语文写字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强调“不缺少笔画”是写字正确的标准,而把汉字的形态仅仅当作“美观”的因素,比如写“人”字,只要有一撇一捺就可以了,至于撇和捺的长度、角度、位置,以及撇捺之间应该怎样搭配等结构形态方面的问题,则往往不在考虑之列,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汉字的形态是它自身固有的特征,是一个汉字本来的模样,决不是为了美观才写成那样的,而应该作为汉字书写是否正确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在写字教学特别是小学识字教学中贯彻这个理念,那么,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汉字结构难的问题就应该能够解决要提高硬笔书法水平,首先必须了解楷书的基本形态从外形上看,汉字有方有圆,有长有扁,有正有斜,形态多种多样一个字是什么样子,就要写成什么样子,而不能写得“走了样” 只有知道了汉字本来是什么样子的,才能写得正确、美观一、正方形,,二、长方形,,三、扁方形,,四、梯形,,五、倒梯形,,六、圆形,,七、左斜形,,八、右斜形,,楷书书法训练可以分为笔画训练、部件训练和整字结构训练三个方面。

笔画训练主要解决笔画的长度和方向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部件训练主要解决笔画之间的组合问题,这是一个从笔画到整字的中间环节;整字结构训练主要解决笔画、部件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从而达到清楚、整齐的实用书写要求第二节 楷书的结构规律,为了把汉字写得规范清楚,必须注意笔画与笔画之间、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搭配呼应,把它们和谐地组合成字,这就是楷书的结构问题楷书的结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并不是书法艺术的特殊要求,而是对汉字自身结构固有特征的反映,不应仅作为美观方面的要求,而应该作为汉字书写是否规范正确的要求只有按照这些规律去书写,楷书的结构才是得当的因此可以说,笔画训练和部件训练都是为结构训练服务的,结构问题是楷书书法训练的核心问题一、横斜竖直,,二、间距均匀,,(一)部件笔画均匀 在汉字的任一个小部件内,平行排列的笔画之间,其间隔距离都要基本相等,不能有大有小,有疏有密 1.横距均匀2、竖距均匀,,3、撇距均匀,,4、点距均匀,,(二)整体匀称 在一个字的整体上,不管其笔画多少,结构繁简,都必须尽量均匀地排列笔画、分割空间,让人看上去没有特别拥挤或者特别松散的地方。

三、上紧下松,,总的说来,汉字的形态都有一些上紧下松这个特点在上下结构的汉字,特别是上下结构部件完全相同的字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四、左紧右松,,总的说来,汉字的形态都有一些左紧右松这个特点在左右结构的汉字,特别是左右结构部件完全相同的字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五、主笔突出,,所谓主笔就是指一个汉字中伸展最长的笔画或部件一出戏有主角配角,一首歌有高音低音,一个汉字当然也有主笔和辅笔字的主笔好比舞者的四肢,如果写字时主笔不突出,就像舞者的四肢不舒展似的,很容易让人感到拘谨委琐 有人可能认为,“突出主笔”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这是十分错误的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就已经给每个汉字都确定了它的主笔,因此可以说,主笔是否突出是衡量一个汉字书写是否正确的重要方面在写字的时候,辅笔必须写得短小,以让位于主笔,而主笔则要舒展甚至夸张,这就是“主笔突出”的规律 一般来说,可以充当主笔的笔画、部件是相对固定的,按其先后顺序主要有:撇捺、斜钩、竖弯钩、盖头、横一)撇捺作主笔 左撇右捺这个笔画组合,不论出现在字的什么位置,也不论与什么笔画搭配,永远都是主笔在书写时一定要写得舒展大方,有时甚至可以适当夸张 1.撇捺为顶盖作主笔,,2、撇捺在中腰作主笔,,3、撇捺为支架作主笔,,4、捺画为底托作主笔,,(二)斜钩作主笔 斜钩这个笔画,在所有出现的时候都是主笔,要写得长而劲健。

三)竖弯钩作主笔 竖弯钩这个笔画,只有在与撇捺搭配时才不是主笔,在其他情况下都是主笔四)盖头作主笔 盖头这种笔画(包括宝盖、秃宝盖、雨字头、学字头、常字头等),只有在与撇捺、竖弯钩搭配时才不是主笔,在其他情况下都是主笔盖头作主笔时,要盖住下面的部件五)横画作主笔 在字中没有撇捺、斜钩、竖弯钩、盖头等主笔时,通常由其中的一条横画作为主笔 1.横为顶盖作主笔,,2、横在中腰作主笔,,3、横为底托作主笔,,六、重心稳定,,所谓重心,本来是物理学的概念,一个物体的重心是它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我们所写的汉字,笔画有长有短,有疏有密,有正有斜,在感觉上好像也是有重量的一个字的笔画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它的重心重心平稳了,写出的字就端正;重心不稳,写出的字就歪歪斜斜不成样子 怎样才能保证重心平稳呢?要做到重心平稳,必须把字的重心写在它的“中线”上所谓中线就是以字的某个笔画为标准所做的一条假设的垂直线如果垂线两边的笔画、部件大体上均衡,就意味着把字的重心落在了中线上,字就显得端正平稳;如果重心偏离了中线,字也就失去了重心由此可见,一个字的重心是否平稳,取决于它的重心是否落在中线上,或者说,取决于中线两边的笔画是否均衡。

一)对称式均衡 在汉字中,左右对称的字占很大比例这种字的笔画、部件在中线的两侧字形相同、左右对称,显得非常漂亮写这种字,首先要确定一个笔画作为中线标准,然后以中线为轴,左右对称地书写可以作为中线标准的笔画一般在字头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以上点为中线标准,,2、以中竖为中线标准,,3、以撇捺交点为中线标准,,4、以两笔画的中间为中线标准,,(二)天平式均衡 天平秤物,力臂相同,同量而不同形虽然这种字的中线两边的笔画部件形状不同,但其“重量”却大约相等写这种字时,左右两个部件要有高有低,不要齐头平脚三)中国秤式均衡 中国秤称物,力臂不同,形不同而量相等(所谓“秤砣虽小压千斤”)由于这种字的中线两边的笔画部件“重量”悬殊,所以必须依靠力臂的长短来平衡写这种字时,左旁小要齐上写,右旁小则齐下写七、偏旁避让,,汉字中的独体字很少,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由偏旁、部件组成的合体字所谓偏旁,往往本来是一些独立的汉字,用偏旁组字就好像用两个甚至更多个汉字组成一个新字在写合体字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几个字凑在一起,不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你拥我挤,笔画混乱因此,必须注意偏旁避让,而不能互相冲突一)向而不犯 字的左部件与右部件,或上部件与下部件,其笔势好像面对面的为“向”。

在写这样的字时,左偏旁或部件的右边要收缩,右偏旁或部件的左边要收缩;上偏旁或部件的下边要收缩,下偏旁或部件的上边要收缩要善于回避,做到“向而不犯”二)背而不离 字的左部件与右部件,或上部件与下部件,其笔势好像背靠背的为“背”在写这样的字时,相背的两部件不能离得太远,要做到“背而不离”三)笔画穿插 所谓笔画穿插,就是指在一个字中,不要使上下或左右相邻的笔画首尾连接,互相冲突,而要充分利用笔画或部件之间的空隙,穿插笔画这样,既能使笔画间的避让关系更加合理,使笔画得以舒展,又能使各部件间联系紧密、笔势连贯八、笔势连贯,,所谓笔势就是笔画运行的趋势如横的笔势是自左向右,竖的笔势是自上到下因为一个字往往是由多个笔画组合而成的,所以在书写时,就要讲究笔画之间的呼应和笔势连贯,即要做到前一笔画的收笔趋势与后一笔画的起笔相承接,使点画之间虽笔断而意连只有笔势贯通,才能避免结构松散的毛病,实现从楷书到行书的转换,提高书写速度与行书的快捷、流畅相比,楷书可以说是一种静态的字体但楷书也不是完全静态的,从笔势的要求来看,它必须是“静中有动”,讲究笔势连贯和运笔的节奏在楷书书法训练时,只有以动态观来把握楷书的内在联系,才能逐步纠正拼凑笔画的错误书写习惯,并为从楷书到行书的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与字的结构密切相关,笔画形态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字的可识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硬笔书法笔画训练时,必须避免一种错误的做法,那就是用硬笔去模仿毛笔的运笔方法实践证明,所谓追求毛笔书法韵味的硬笔书法训练,对于提高实用硬笔书法水平不仅是无益的,甚至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它直接降低了书写的速度,与硬笔书法快捷流便的工具性完全相悖第三节 楷书的笔画形态,,在训练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楷书笔画的两个方面特征:一是笔画的长度和方向,二是笔画之间的组合关系 汉字楷书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提、钩、折八种,由这八种衍变而成的笔画约有30多种下面分别进行训练一、基本笔画,,(一)横 横画的方向是从左下到右上汉字中的每一个横画都不是水平的,而是有一个从左下到右上约8°—12°的斜度一般说来,横画越短则倾斜角度越大,长横的斜度则稍小 (二)竖 竖画的方向是从上到下竖画是汉字结构中的主干笔画,往往起着支柱的作用,所以必须写得挺拔劲健三)撇和捺 撇和捺经常结对出现撇画从右上向左下,捺画从左上向右下撇捺在汉字 结构中如同人的四肢,所以一定要写得舒展大方 写撇捺时常见的毛病主要有两种:一是不够舒展,过于拘谨委琐;二是不加控制,伸展无度,随手乱划,心中无数。

四)点 点画是汉字中方向变化最多笔画,它可以出现在字的上、下、左、右、里、外、边、角等各个部位,其方向则有向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