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梦征文:寄赖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002191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梦征文:寄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中国梦征文:寄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中国梦征文:寄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中国梦征文:寄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中国梦征文:寄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国梦征文:寄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国梦征文:寄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梦征文:寄赖 秋天,色渐浓。陈叔承包的xx村鱼塘终于进入了收获期。这口鱼塘其实只是农村的水利山塘。水利山塘即人们在山脚下围堤,积蓄雨水,准备灌溉之用。陈叔在山塘旁边种上大片喂鱼的象草。因为土质肥沃,象草长得很好。他还在山塘旁边的开阔地带盖了几间小砖屋,砖屋周围种上了荆棘围墙,沿山脚边一溜种植了各种果树,有番石榴,有荔枝,有龙眼,有红杨桃。这时正是番石榴成熟的季节,番石榴的香气四处飘散,沁人心脾。历尽艰辛,渡过了整整一年,只见塘里鲤鱼、草鱼、鳙鱼鱼头攒动,在鱼塘塘面上拱来拱去。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水里游玩,有的悠闲地吐着泡泡,好像在谈论着什么;有的跳出水面观看风景,还有的在水里捉迷藏。坐在岸边那

2、棵合抱粗的大榕树下乘凉的陈叔喜上眉梢:今年终于有个好收成。秋天捕鱼一般是干塘。就是把水放干,来个瓮中捉鳖。鱼塘经过一年饲养后,在塘底堆积了一层较厚的淤泥和含有大量病菌的有机物,淤泥和有机物会消耗大量氧气对鱼类不利,病原生物也会使鱼类感染生病。所以,每年到秋冬季节,都要干塘,干塘后的池底经过日晒和生石灰消毒后成为“干净”的鱼塘,为来年养鱼做好准备。同时,将池塘内的淤泥堆放到塘埂上,可作象草的有机肥,也有加固塘埂护堤的保护作用。陈叔把排水闸打开,汹涌的水流穿过防护网,流向了排水渠。这条排水渠是农业学大寨时修建的,下游接上雷州青年运河的一条支流。旁边的农田需要灌溉,就铲上一个小缺口引水,方便至极。一

3、般情况下,水位是慢慢下降。待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陈叔就会和工人一起用鱼网拉鱼。上网的基本是四大家鱼鲤鱼、草鱼、鲫鱼和鳙鱼。当水位下降到小腿位置时,陈叔就会和工人一起下水捉塘鲺(学名叫“胡子鲶”或“塘角鱼”)和乌鱼(廉江话叫“斑鱼”或“生鱼”),最后捉鱼仔和虾蠓。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才能最有效地获得更多的收入,并且不会使鱼过快死掉。谁知那个年久失修的排水闸被急流一下子冲开了一个大缺口,水位急剧下降。工人们试图用沙包堵住缺口,却不成功。好在缺口前有钢筋做成的防护网拦住,否则那些鱼儿早就顺水跑光了。此时再按原来定好的操作程序捕鱼已不可能。陈叔急忙叫工人赶快捉鱼。工人们刚拉起一网,那水位差不多下降到

4、只有90公分深。此时如果不多找些人手帮捉鱼,待水干后,那些鱼就会死掉,死了的鱼价钱就很低了。陈叔的老婆黄姨说,叫我们村人帮帮忙吧。黄姨是鱼塘所在的村下县村人。叫娘家的人帮忙是最快的办法,可是下县村有个远近闻名的陋习“寄赖”。“寄赖”是这一带村民的习俗,干塘就表示大家见者有份,一起捉鱼,谁抓到就归谁,像寄生虫一样,多形象。叫他们帮忙捉鱼等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前任鱼塘承包者廖叔对陈叔说过他被“寄赖”的惨痛经历。那次,水快放干时,廖叔和工人们吓了一大跳:水放干了,冒出来的应该是熙熙攘攘的鱼,廖叔却只看见鱼塘周围漫山遍野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抄着家伙:耙锄、网兜、提桶、畚箕,应有尽有。他们一声不吭,像廖

5、叔一样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慢慢落下去的水面。廖叔很感动。农民兄弟就是淳朴,这没得说,连抓鱼都不打声招呼就主动前来帮忙。廖叔比较容易激动。他一激动,就大声地说:“各位乡亲,天公保佑,今年风调雨顺,我们也有了一个好收成。大家来帮我捉鱼,我很感谢。但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抓鱼我们自己就够了,各位乡亲请回吧”漫山遍野一阵嗤声,接着是一阵低沉的哄笑。廖叔还是不明白。这时候水放光了。人们一拥而上心急的干脆直接脑袋朝下扎进去,像饿极了的猪一样低下脑袋就往污泥里钻。他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捕鱼能手,这么多的人,就像是一群饿急眼的野狼,嗷嗷乱叫着,在鱼塘里扑腾成一团。不一会儿,连塘里的鱼卵都被他们捞光了。他们提着大桶

6、大桶的鱼,一哄而散。廖叔惊愕得舌头打卷:“各位乡亲,这是我的鱼啊,你们怎么拎回家了?”谁也没理廖叔。他们就像脚底下踩着风火轮一样,转眼间就消失了。廖叔的工人急红了眼。他们抓到了几个小孩,按倒在地上。小孩把鱼攥得紧紧的,死活不松手,一边哇哇大叫一边咬人。廖叔的工人抓了人顾不着鱼,抓了鱼顾不着人。转眼间,人和鱼都不见了。整个鱼塘周围,一片死寂。廖叔、廖叔的工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连塘边上的狗都伸着舌头轻轻喘气。 秋天,色渐浓。陈叔承包的xx村鱼塘终于进入了收获期。这口鱼塘其实只是农村的水利山塘。水利山塘即人们在山脚下围堤,积蓄雨水,准备灌溉之用。陈叔在山塘旁边种上大片喂鱼的象草。因为土质肥沃,象

7、草长得很好。他还在山塘旁边的开阔地带盖了几间小砖屋,砖屋周围种上了荆棘围墙,沿山脚边一溜种植了各种果树,有番石榴,有荔枝,有龙眼,有红杨桃。这时正是番石榴成熟的季节,番石榴的香气四处飘散,沁人心脾。历尽艰辛,渡过了整整一年,只见塘里鲤鱼、草鱼、鳙鱼鱼头攒动,在鱼塘塘面上拱来拱去。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水里游玩,有的悠闲地吐着泡泡,好像在谈论着什么;有的跳出水面观看风景,还有的在水里捉迷藏。坐在岸边那棵合抱粗的大榕树下乘凉的陈叔喜上眉梢:今年终于有个好收成。秋天捕鱼一般是干塘。就是把水放干,来个瓮中捉鳖。鱼塘经过一年饲养后,在塘底堆积了一层较厚的淤泥和含有大量病菌的有机物,淤泥和有机物会消耗大量氧气对

8、鱼类不利,病原生物也会使鱼类感染生病。所以,每年到秋冬季节,都要干塘,干塘后的池底经过日晒和生石灰消毒后成为“干净”的鱼塘,为来年养鱼做好准备。同时,将池塘内的淤泥堆放到塘埂上,可作象草的有机肥,也有加固塘埂护堤的保护作用。陈叔把排水闸打开,汹涌的水流穿过防护网,流向了排水渠。这条排水渠是农业学大寨时修建的,下游接上雷州青年运河的一条支流。旁边的农田需要灌溉,就铲上一个小缺口引水,方便至极。一般情况下,水位是慢慢下降。待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陈叔就会和工人一起用鱼网拉鱼。上网的基本是四大家鱼鲤鱼、草鱼、鲫鱼和鳙鱼。当水位下降到小腿位置时,陈叔就会和工人一起下水捉塘鲺(学名叫“胡子鲶”或“塘角鱼”

9、)和乌鱼(廉江话叫“斑鱼”或“生鱼”),最后捉鱼仔和虾蠓。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才能最有效地获得更多的收入,并且不会使鱼过快死掉。谁知那个年久失修的排水闸被急流一下子冲开了一个大缺口,水位急剧下降。工人们试图用沙包堵住缺口,却不成功。好在缺口前有钢筋做成的防护网拦住,否则那些鱼儿早就顺水跑光了。此时再按原来定好的操作程序捕鱼已不可能。陈叔急忙叫工人赶快捉鱼。工人们刚拉起一网,那水位差不多下降到只有90公分深。此时如果不多找些人手帮捉鱼,待水干后,那些鱼就会死掉,死了的鱼价钱就很低了。陈叔的老婆黄姨说,叫我们村人帮帮忙吧。黄姨是鱼塘所在的村下县村人。叫娘家的人帮忙是最快的办法,可是下县村有个远近

10、闻名的陋习“寄赖”。“寄赖”是这一带村民的习俗,干塘就表示大家见者有份,一起捉鱼,谁抓到就归谁,像寄生虫一样,多形象。叫他们帮忙捉鱼等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前任鱼塘承包者廖叔对陈叔说过他被“寄赖”的惨痛经历。那次,水快放干时,廖叔和工人们吓了一大跳:水放干了,冒出来的应该是熙熙攘攘的鱼,廖叔却只看见鱼塘周围漫山遍野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抄着家伙:耙锄、网兜、提桶、畚箕,应有尽有。他们一声不吭,像廖叔一样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慢慢落下去的水面。廖叔很感动。农民兄弟就是淳朴,这没得说,连抓鱼都不打声招呼就主动前来帮忙。廖叔比较容易激动。他一激动,就大声地说:“各位乡亲,天公保佑,今年风调雨顺,我们也有了一

11、个好收成。大家来帮我捉鱼,我很感谢。但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抓鱼我们自己就够了,各位乡亲请回吧”漫山遍野一阵嗤声,接着是一阵低沉的哄笑。廖叔还是不明白。这时候水放光了。人们一拥而上心急的干脆直接脑袋朝下扎进去,像饿极了的猪一样低下脑袋就往污泥里钻。他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捕鱼能手,这么多的人,就像是一群饿急眼的野狼,嗷嗷乱叫着,在鱼塘里扑腾成一团。不一会儿,连塘里的鱼卵都被他们捞光了。他们提着大桶大桶的鱼,一哄而散。廖叔惊愕得舌头打卷:“各位乡亲,这是我的鱼啊,你们怎么拎回家了?”谁也没理廖叔。他们就像脚底下踩着风火轮一样,转眼间就消失了。廖叔的工人急红了眼。他们抓到了几个小孩,按倒在地上。小孩把鱼攥得紧紧的,死活不松手,一边哇哇大叫一边咬人。廖叔的工人抓了人顾不着鱼,抓了鱼顾不着人。转眼间,人和鱼都不见了。整个鱼塘周围,一片死寂。廖叔、廖叔的工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连塘边上的狗都伸着舌头轻轻喘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