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100道单选题练习试卷1.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的“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儿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第15s时v甲=v乙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3.如图,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的黑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4.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和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是( )A.区域①区域③ B.区域②区域③C.区域③区域① D.区域①区域②5.小明课间漫步在校园的林荫大道上,看到树荫下有许许多多的光斑,有的光斑是圆形的( )A.山的“倒影” B.苹果的影子C.筷子“弯折” D.手指“放大”6.如图所示,是运动会比赛场上同学们敲鼓为运动健儿们加油的场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鼓声主要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鼓声传播不需要介质C.使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鼓声随着响度的增加,传播速度加快,从而传的更远7.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的高度约为1.5m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000μm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间隔约为1s8.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D.“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音调高9.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小聪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反复增、减砝码后指针仍偏向分度盘中线左边一些,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托盘内加小砝码C.托盘内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呐是利用次声波能传的很远的特性来探知海底深度的B.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C.人眼看不到紫外线,但可以通过紫外线的热效应感知紫外线的存在D.家庭淋浴间的“浴霸”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11.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经过约8小时圆满完成出舱活动。
图中所示是航天员江新林站在机械臂上停留在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翼旁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机械臂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B.以航天员为参照物,太阳翼是静止的C.以太阳翼为参照物,机械臂是运动的D.以地面人员为参照物,核心舱是静止的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音叉一定在振动B.校园内植树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辨别不同类型的乐器声,主要是靠它们的响度不同D.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13.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14.下面是对九年级某班身体正常的小亮同学相关数据进行了估测,其估测值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A.小亮同学的身高约16dmB.小亮同学的质量约55kgC.小亮同学的正常体温约37℃D.小亮同学的100m速跑成绩约13min15.下面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的一些场景,其中包含的现象与光的反射原理有关的是( )A.射击运动员瞄准靶心B.观众看到游泳馆池水深比实际更浅C.跑步运动员在地面上的影子D.皮划艇运动员在水中的倒影16.2024年新年第一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国旗护卫队步伐整齐,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天安门广场,伴随着新年第一缕阳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以护旗手为参照物,国旗是运动的B.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天安门广场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温暖大地的太阳不是光源D.现场群众能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17.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物理量,如长度、时间、速度、温度、质量、密度等,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B.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18.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经常需要借助一些精密的实验仪器对物理量进行测量,下列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让被测物体的一端对准零刻度线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温度计玻璃泡应留在被测液体中读数C.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加减砝码无法使天平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D.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该选择量程尽可能大的量筒19.下列四幅图中符合近视眼矫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下列物体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夜视仪 B.遥控器 C.体温计 D.验钞机21.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精确的测量可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错误C.误差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2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变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D.全程8s内,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2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乙图: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C.丙图:城市中的噪声监测仪,数字5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D.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24.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甲、乙、丙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A.甲、 乙、 丙 B.乙、 丙、 甲 C.丙、 乙、 甲 D.甲、 丙、 乙25.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对着它拍一下手,就会动起来这种玩具所接受信号的能量是( )A.电磁能 B.光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2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是静止的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整个过程中,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D.0~20s,乙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27.密度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下列运用密度知识对生活生产相关现象或事例的判断,正确的是( )A.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液泡内水银密度变小B.能装下500g水的瓶子,也能装下500g的白酒C.铁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D.航空器材尽量采用高强度、大密度的材料制造28.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白鹤飞得越高,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D.河水越深,水中的倒影离水面越远29.声现象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师在教室里讲话不会形成回声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0.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处声音的特性如表所示,甲、乙两处声音的波形如图所示( )位置声音强弱的等级/dB频率甲502000乙100500A.甲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处声音的响度B.甲不属于噪声,乙属于噪声C.甲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人耳不做保护时,不能待在乙处31.室内温度为20℃,将一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放在风扇旁边吹,下面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 B.C. D.32.医务人员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能提高音调B.医用口腔镜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再放入口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使镜面模糊C.医生为病人打针时,用酒精棉擦拭皮肤,人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的原因D.医生使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后,可用沸水对体温计进行消毒33.下列关于测量方法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长度时要估读,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好B.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时,可多次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再求平均值C.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一定不同D.小明和爸爸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时,所用时间之比是1︰2,则小明和爸爸的速度之比是4︰334.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物理课本质量约1000gB.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5℃D.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35.2013年3月,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造出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这是一种气凝胶,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它的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
碳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轻”说明“碳海绵”( )A.密度小 B.体积小 C.质量小 D.弹性小36.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37.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人们可以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医生常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D.大象可以用次声波进行交流3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中的像是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到C.平面镜后面放一块大木板,会挡住镜前的人在镜中的像D.实验过程中A蜡烛、B蜡烛都必需点燃39.下列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小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D.无法确定40.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