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小初****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6.95KB
约12页
文档ID:615719748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1/12

密封线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语文试卷(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学校 班级 姓名语文试题共 8 页,包括三道大题,共 23 道小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 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 1---4 题8 分)英烈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回首往昔,多少英烈的尸 骨留在了汹涌湍急的金沙江里,留在了重峦叠嶂的夹金山上,留在了寒冷刺骨的长津 ① 湖里,.留在了荆棘密布的松毛岭上为了民族独立,拼搏奋战,血洒疆场,为了祖国安宁,舍生赴死, 埋骨他乡,他们其中的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名烈士对英烈的态度, 勾勒着社会文明的尺度, 昭示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只有把无名 烈士墓守护好,把烈士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用烈士的精神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才能不断增强 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

英雄或无名,人民永míng ② 记当我们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就是守护 好英烈精神的根和魂,守护好他们曾经守护的山河1.根据语境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2分)2.语段中两处横线处依次填写的关联词正确的选项是(2 分)A.只要……就…… B.只有……才能…… C. 如果……就能…… D.不仅……也……3.“舍生忘死 ”的同义词是(2分)A.拼搏奋战 B.埋骨他乡 C.舍生赴死 D.血洒疆场4.请写出“英烈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灵魂 ”的句子主干2 分)5.下面是某同学以“古人胸襟 ”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材料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名句(7 分)襟怀出处古诗名句评点文人抒怀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 (1)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隐士志趣陶渊明《饮酒》(其五) (2) , (3) 悠闲自得,物我合一国士忧思杜甫《春望》 (4) , (5) 移情于景,乐景写悲丈夫志向李贺《雁门太守行》 (6) , (7) 誓死杀敌,报效朝廷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回顾了已学内容,也感受到了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整理古诗的快乐,正如 《论语》中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初二语文第 1 页(共 8 页)二、阅读(45 分)(一)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甲】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 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① , 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 作饘粥②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 ③得二千,复发橐④中黄金五十两, 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节选自《宋史 ·苏轼传》 ) 【注释】①赐度僧牒: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旧时官府发给僧尼的证明身份的文件称为“度牒 ”②鳣( zhān) 粥:稀饭③裒( póu ) 羡缗 ( mián ) : 聚集剩余的铜钱 ④橐( tuó) : 口袋 6.苏轼是 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之一2 分)7.下列对文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A.【甲】文中“月色入户 ”中的“户 ”,古文字形“ ”像一扇门的形状,本义指单扇的门,所以该句应理解为“月光照进门里 ”。

B.【甲】文中“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中的“遂 ”意思是“于是,就 ”,这表现出苏轼与张怀民的 关系密切,趣味相投C.【甲】文“念无与为乐者 ”中的“与 ”和“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答谢中书书》) 中“与 ”意 思一样D.“易 ”字在词典中有“换,交换 ”“更改 ”“替代 ”“整治 ”等义项,【乙】文“ 易米以救饥者 ”中 的“易 ”是“换,交换 ”的意思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下列对【乙】文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鱣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 B.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 C.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鱣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 D.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10.【甲】文短小精悍却能成为千古散文名篇,离不开作者凝练又生动的文笔请你找出描写月色 的语句并加以赏析3 分)11.【甲】文中的苏轼自嘲为“ 闲人 ”,【乙】文中的苏轼可谓“忙人 ”,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一闲一 忙中,你分别读出怎样的苏轼形象?(4 分)初二语文第 2 页(共 8 页)(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 15 题。

16 分)妈妈的味道①据说每位妈妈都有一道自己的拿手菜,它色香味俱全,香气四溢,弥漫成我们回忆里最珍 贵的童年味道沿着时光细细嗅闻,我的记忆里却很难寻觅到妈妈的独家厨艺,但她有意无意间 做出的一些举动,沉淀出一种独有的味道,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一生,成为我漫漫人生中最珍贵的 礼物学校 班级 姓名密 封 线②自我出生到四五岁,是家里物质条件最匮乏的一段时期,每日的食材都是让妈妈头疼的大 问题 白菜、韭菜、土豆…… 自家菜园子里种的蔬菜反反复复吃腻了,小小的我便开始哭闹邻 居阿姨说: “孩子肚子里缺油水 ”妈妈便每个周末带回来一小块猪肝,做给我解馋于是,周 末对我而言,就是那块香喷喷、油亮亮的猪肝③我妈是“社交式购物 ”的武林高手,但凡路过我家门 口做过买卖的,无一不被她的热情拿 下她总是在买完东西后给人递一碗温水,请人到门厅下纳一纳凉,又或者送一个院子里刚刚摘 下的西红柿,热情洋溢地交流一番,果然又是几竿子也打不着的亲成朋友,卖猪肝的大叔自然也 和我们家沾亲带故了。

于是我灵机一动,找到了可以每天吃到猪肝的办法每次见了他我都站 在一旁大声嘟囔: “我要吃猪肝 ”他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说: “行,你先吃着, 回头我再和你妈结钱 ”于是,每天下午我都会准时去村头那排水杉树下,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一 起傻傻地站着,等待着卖猪肝的大叔到来那排水杉树,枝干笔直,叶子薄如蝉翼、阳光透过它 的间隙亲吻着我的脸庞我那想念的童年时光呀,是多么让人迷醉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家乡的塑料厂改制,爸妈都从厂子里出来谋生活,妈妈骑着自行车 带着我到城里去卖卫生纸⑤那个初春、午后的阳光在风中起舞我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抱着她的腰,她吃力地蹬着 脚踏板爬着山坡、一边“哎呦哎呦 ”地吆喝着给自己鼓劲儿,一边回头冲我灿烂地笑我至今仍 能清晰地记得那张笑脸,扑闪的眼, 弯弯的眉滚烫的汗珠滴在她的印花裙上她抹去汗水,穿 梭在这座丘陵小城的街道小巷中大声叫卖着: “卫生纸喽,卖卫生纸喽! ”⑥到了傍晚,落日喝醉了酒,一头掉进了乡问小路旁的河塘里,余晖一层层洒开,路边白的、 黄的小雏菊们也微酸酣畅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跟着她念: “桃花开花,柳树发芽,春天来啦! ” “云朵会哭、太阳会笑,生活真美好! ”空气中处处弥散着妈妈的味道。

我的妈妈呀一天的辛 劳化为甜甜的儿歌眼睛里是藏不住的闪亮光芒辛苦而平凡的日子里,她一边努力赚钱贴补家 用,一边带着我用咿咿呀呀的话语描绘世界这些日子载满了爱的味道,浸润了我的生活,是我 日后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底色⑦参加工作后. 我喜欢吃得简单清淡. 妈妈却每次都欢喜地准备各种肉菜一次我刚进家门, 又见饭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火气一下子“噌 ”地蹿了上来拖着行李箱愤愤地甩门进了自己的 房间,空留了一声轰鸣的门响以及呆站在门外的妈妈不知隔了多久,爸在门外轻轻地敲门他 低沉着声音说: “你妈准备的都是你小时候爱吃的,你看,还有你最爱吃的猪肝,你不记得了 吗? ”⑧我的心如被飞乌掠过的湖水,涟漪一圈又一圈我有些愧疚,替妈妈感到委屈与辛酸是 呀,这么多年出门在外, 口味早已更改,而妈妈却永远记得我儿时最喜欢的那些味道我轻轻地 推开门,只见妈妈仍围着围裙,一个人端坐在饭桌的那一边, 目光呆滞地望着那满桌的饭菜.一动 也不动⑨我咬了一口热气腾腾的猪肝,细细咀嚼它,熟悉的味道又回到了我的舌尖你小时候馋初一语文第 3 页(共 6 页)肉, 自 己跑去村头赊肉吃,每次人家在你妈回家的路上拦着她结账,她都很窘迫 。

”我抬起 头, 看着爸又看了看妈妈你妈说,别人家的孩子能吃的,我的儿子也能 ”爸目光转向妈妈 “她不想让你和我们一样,在贫困和自卑的童年阴影里长大只要她力所能及的, 一定会为你竭 尽全力 ”在成长的记忆里, 我从来未曾察觉到我的家庭是贫困的,也从未曾感知自己有何处不 如人今天我骨子里深刻的不卑不亢、平和与骄傲,背后有妈妈怎样的辛苦与付出、坚韧与自尊呢?⑩我的母亲,你节衣缩食坚持每日为我支付的那块猪肝你蹬着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带着我吟 诵的一首首儿歌,是浸润我生命的最绵长醇厚的味道这味道,是你不屈从于命运的骨气,是你面 对艰辛生活依然满怀的希望,是一位母亲全然无私的爱在纯粹的爱的滋养中生长的人,拥有面对 全世界的能量与底气⑪眼泪悄悄爬到眼角,跃跃欲试地想要向外涌动1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通读全文,请梳理作者与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4分)13.请品析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我妈是“社交式购物 ”的武林高手,但凡路过我家门 口做过买卖的,无一不被她的热情拿下 . . .14.文章结尾写道:“眼泪悄悄爬到眼角,跃跃欲试地想要向外涌动 ”试分析“我 ”流泪的原因 (4分)15.文章第⑩段人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这种变化的好处。

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9 分)毛白杨:长有“ 大眼睛 ”的守护者 王珏①关于毛白杨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 7 世纪的《诗经》里有“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等关于杨树的优美描写②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毛白杨的记述最为详细,指出毛白杨“一名高飞,一名 独摇 ”,即树体高大,叶片随微风摇曳,风姿绰约唐朝房玄龄等合著的《晋书》所录《关陇之歌》 中则有“长安大街,夹树杨槐 ”的记述,说明当时的毛白杨已成为世界级大城市长安、汴梁等的园 林绿化树种③中国著名作家茅盾在《白杨礼赞》 中以“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的白杨比喻 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了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④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毛白杨树干通直挺拔,高耸云天,冠如华盖,极具生命力它不名贵, 也没有华丽的外表,常常被忽视然而在北方旷野中,蓦然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