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卷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2023·四川绵阳·一模)在西伯利亚北部山地与北冰洋之间的平坦低地上,冻土层十分深厚,冻土中很难见到一块小石子,腐殖质多,含水量高达70%以上:夏季,一些地方冻土融化造成地表塌陷,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热喀斯特湖”这里的河流极易游移改道,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湖泊是孤立的水域,仅少数时间可能成为河流水系的一部分完成下面小题1.北西伯利亚低地冻土融化后地表极易塌陷,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冻土层( )A.非常深厚 B.含水量大 C.腐殖质多 D.出露于地表2.当地孤立的“热喀斯特湖”成为河流水系的时间常见于( )A.12~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3.北西伯利亚河流极易游移改道,主要是因为河流( )①流量季变大 ②落差大 ③含沙量大 ④河床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春·云南昆明·高三昆明一中阶段练习)海角也称岬角,是指向海突出的夹角状的陆地约西塔海角位于尼罗河入海口处,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约西塔海角的海岸线变化明显。
1970年,位于尼罗河干流上的阿斯旺大坝竣工,对中下游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图为尼罗河局部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尼罗河入海口处约西塔海角海岸线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影响约西塔海角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壳运动②海水侵蚀③大坝建设④气候变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图中,约西塔海角的海岸线进退状况及变化速率是( )A.前进,先快后慢 B.前进,先慢后快C.后退,先快后慢 D.后退,先慢后快6.近些年来约西塔海角海岸线几乎不变的原因是( )A.修筑海堤 B.植树造林 C.填海造陆 D.调沙补给(2023·四川遂宁·模拟预测)M岛位于渤海东部,岛上分布着风力沉积形成的黄土地层,黄土源地是渤海西侧出露的海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受气候变化影响,渤海海平面反复升降,影响着M岛黄土沉积物粒径的大小下图显示M岛黄土沉积物粒径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黄土物质从源地搬运至M岛主要依靠(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8.当黄土源地与M岛之间的距离扩大时,M岛黄土沉积物粒径(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9.EF沉积层形成过程中( )A.气温上升,M岛面积增大 B.气温上升,M岛面积减小C.气温下降,M岛面积增大 D.气温下降,M岛面积减小(2023·江苏·模拟预测)板块构造的聚散经历了从板块离散——大洋形成——洋、陆俯冲到陆、陆汇聚和碰撞造山的过程。
位于亚洲大陆内部的青藏高原经历了大洋地壳向北俯冲以及印度一亚欧板块碰撞的过程下图是其形成过程各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丁阶段地势起伏较为和缓主要是由于( )A.岩浆活动 B.地壳抬升 C.外力侵蚀 D.外力沉积11.现已广泛认为蛇绿岩层是贴附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上的洋壳碎片,其岩层性质自下而上的顺序一般为( )A.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C.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D.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2023·湖南衡阳·校联考模拟预测)图示意某山地地质构造,其中a、b表示岩层,c、d表示断层完成下面小题12.a、b、c地质年龄的先后顺序是( )A.cba B.abc C.bac D.bca1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d断层可能形成于( )①a岩层形成之前②f岩层形成之前③堆积物形成之后④e岩层形成之后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甲处没有e砂砾岩的原因可能是( )A.被外力侵蚀 B.地势高,无沉积 C.无河流流经 D.堆积物质来源较少(2023·广东湛江·统考二模)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仁化县境内,锦江自北向南流经园区,丹霞山山体以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
风化洞穴是丹霞山重要的景观地貌类型,在不同岩性上发育着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风化洞穴,其中蜂窝状洞穴最具特色下图示意锦江两岸的禄意堂(为较浅的弧形崖壁)和锦石岩洞穴(洞穴内部的蜂窝状洞穴直径和深度均比禄意堂崖壁蜂窝状洞穴大)相对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影响丹霞山山体崖壁上岩洞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和物理风化 B.冰川侵蚀和生物风化C.风力侵蚀和物理风化 D.冻融作用和生物风化16.禄意堂崖壁上蜂窝状洞穴的直径和深度均比锦石岩洞穴内的小,主要原因是( )A.岩层内部坚硬,受外力侵蚀弱 B.暴露在崖壁外表,受侵蚀严重C.表层有地衣覆盖,保护作用强 D.分布海拔较高,水汽到达量少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17.(2023·山东青岛·统考二模)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冰碛垄是指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碎屑物在冰川末端与边沿堆积起来的冰碛垄,标志着古冰川曾达到的位置和规模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白玉沟冰川伸入波堆藏布江河谷,后随着气候变暖出现阶段性后退,形成了Ⅰ、Ⅱ两期规模不同的冰碛垄;之后,距今1.6~1万年间,受波堆藏布江水流影响,在白玉沟出口附近形成堰塞体,一个古湖在河谷出现,6000年后该湖溃决。
考察发现,古湖段河床的沉积物粒径呈现“上大下小”的垂直分异图8示意波堆藏布江局部区域地貌1)判断Ⅰ、Ⅱ期冰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并比较两者的分布差异6分)(2)分析古湖段河床沉积物粒径呈现“上大下小”垂直分异的原因4分)18.(2023·四川德阳·四川省绵竹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基索三河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由未曾川、揖斐川、长良川组成,中下游主要为平原,历史上三河之间易摆动未曾川为基索三河中最长的河流,下游河道中多心滩,河岸多边滩,东岸发育沙丘.13世纪开始,当地在未曾川下游沿岸修筑堤坝,堤坝建成后,河岸沙丘进一步扩走19世纪,人们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揖斐川分隔,使得长良川由流入未曾川改为流A揖斐川目前,基索三河下游已成为日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名古屋为国际化大都市下图示意基索三河下游水系1)简述木曾川河岸沙丘仅分布存河道东岸的原因6分)(2)比较木曾川心滩、边滩、沙丘平均粒径大小,并分析原因6分)(3)木曾川下游沿岸的堤坝建成后,沙丘进一步扩大,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4)分别说明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揖斐川分隔的目的4分)19.(2023·陕西宝鸡·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部坡度较缓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而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研究表明,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颈,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收缩、断裂,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过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如今的模样下面左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右图为“魔鬼塔”实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魔鬼塔”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2)分析“魔鬼塔”身部陡峭,塔基坡度和缓的原因6分)(3)“魔鬼塔”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4)有人认为“魔鬼塔”最终会消失,也有人认为“魔鬼塔”会慢慢长高请对这两种观点做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