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92312442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章 区域自然资源合并开发利用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2讲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河流域为例考点突破考 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一1.能源分类2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例例1 1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资源丰富 位置适中 农业基础好 开采条件好 市场需求量大A BC D【解析】【解析】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主要是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但山西的农业基础薄弱,无优势。【答案】【答案】C考 点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二1.目的2.措施(1)扩大开采规模: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

2、煤炭生产基地。(2)增加产量:2002年,山西省煤炭产量达4.8亿吨,煤炭输出量为2.78亿吨,占总产量的58.4%,其中出口煤炭约4300万吨,占总产量的9%。2009年山西产煤6.2亿吨,预计2010年产量将增加8000万吨,提高到7亿吨,增幅较大。(3)提高晋煤外运能力(4)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3山西省能源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1)输煤、输电优劣并存输煤输电价格低高环境效益污染当地、沿途、输入地环境改善能源消费区大气环境、污染当地大气环境运输成本较高较低对水资源的影响需水多、加剧水资源紧张(2)山西煤炭市场面临的挑战例例2 2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题。(1)上图反映的是我国在加

3、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2)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辅以公路建设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大力发展炼焦业A. B C D【解析】【解析】由图中柱状的变化情况很容易得出采取的措施就是在不断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山西的煤炭大多数属于外运,因此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缓解的办法就是加强对铁路的建设或建立坑口电站。(1)由图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原煤生产逐年增加,应属于扩大煤炭开采量措施。(2)加强铁路运输建设,并辅以公路运输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及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都会缓解交通压力。炼焦业不

4、断向外输出焦炭,质量上有所减轻,但空间上基本不变,所以并没有减轻其对交通的压力。【答案】【答案】(1)A (2)C 1 1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主要方式有:一是 ;二是 。(2)从经济效益看,山西省输出 好于输出 ;从环境效益看,山西省输出 好于输出 。(3)从能源转换率来看,变化特点是 。说明的问题是【解析】【解析】山西省加强煤炭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从环境效益看,向外输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污染;从经济效益看,输电成本低。【答案】【答案】(1)煤炭转换为电力 煤炭转换为焦炭(2

5、)电 煤 煤 电(3)2000年前转换率基本上稳步上升,2000年后开始下降 在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能源转换发展的速度,反映出2000年后煤炭开采量增幅大考 点能源的综合利用以其影响能源的综合利用以其影响三例例3 3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西省结合本区的 、 等资源优势,围绕 开发,构建了 、 、 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 产业链。(2)简述山西省能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条件有哪些?【解析】【解析】理清三条产业链是本题的重点,山西省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分布有丰富的铭土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晋西、晋中、晋东南地区。山西省依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铝土矿和附

6、近丰富的铁矿资源发展了三条主要的产业链,即: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大力发展原料工业,促进经济发展。【答案】【答案】(1)铝土矿 铁矿 能源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2)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考 点环境与保护环境与保护四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例例4 4下图为“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读图回答(1)(4)题。(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 。(2)露天煤矿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 。(4)

7、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 。【解析】【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煤炭储量十分丰富,煤田多为中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第(2)题,露天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使地表沙尘增加,污染大气等。第(3)题,“隔离护坝”具防止矿区废弃物进入河道和防止洪水冲毁矿区的双重作用。第(4)题复垦会恢复植被,减少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答案】1)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4)恢复植被,减少

8、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考点突破考 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对开发的影响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对开发的影响决定了田纳西河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一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对流域开发的影响地形多山的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需水季节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

9、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早期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和生态破坏BG)F例例1 1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1)(3)题。(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水量丰

10、富,流量不稳定 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解析】【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B、C是西岸型气候,美国35N为界,东部以北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矿产资源丰富不属于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第(3)题,河流指整个流域,应综合开发;河谷是水资源开发;河口不一定是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答案】【答案】(1)A (2)A (3)A(3)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方法规律】【方法规律】(1)要掌握一条河流的特征,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

11、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方面特征:流向:由地势决定。 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多少均有关。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2)某一流域的开发和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对于田纳西河、伏尔加河、尼罗河等河流来说,明确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对流域进行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首要前提。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决定了河流流域内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1 1田纳西河流域自然背景的正确叙述是( )A.地处亚热带湿润地

12、区,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流域内多山地,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C.流域内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可全程通航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多煤、石油、天然气等【解析】【解析】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能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田纳西河流域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较少;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田纳西河进入枯水期时,水位下降,尤其是上游河段,吨位大的船只不能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但石油

13、、天然气并不丰富。【答案】【答案】B【方法规律】【方法规律】分析河流内河航运价值时,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分析思路如下:考 点流域的早开发及其后果流域的早开发及其后果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土地退化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带内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老棉花带衰落植被破坏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F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

14、绝迹例例2 2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HT图2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分析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

15、的影响。【解析】【解析】环境问题及区域综合开发是当前世界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可以说是区域开发的一个典型案例。图1明确表示了该流域早期开发利用方式,它们对环境影响亦有差异,有生态破坏方面,也有环境污染的问题。答案的组织过程中,需要进行整合,如扩大种植面积,乱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重;这也符合高考对能力考查要求。土地退化是土地过度利用造成的严重问题,题目当中的材料有暗示。【答案】【答案】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

16、响生物生长。考 点流域的综合开发流域的综合开发三1.综合开发的必要性因素经济水平低的原因自然因素地形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不便气候降水冬末春初多,夏秋季较少,洪涝发生频繁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但不稳定矿产资源丰富,但利用单一,开发水平低人为因素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地力消耗较大植被破坏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的木炭及矿山开采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炼铜企业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2流域的综合开发(1)综合开发的总体构想(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田纳西河的利用与治理。(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实施例例3 3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上)及其综合治理

17、协调系统图(下)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2)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解析】田纳西河的开发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该区在气候、水文、地形及资源方面存在着优势,它与我国长江流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开发的成功经验对长江流域的开发有很大借鉴意义,如水能的梯级开发、旅游、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答案】【答案】(1)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流域内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18、资源;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等。(2)相似之处:都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从防洪入手,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大力发展旅游等。不同之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前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不需要大量移民;我国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沿岸城市多,需要百万大移民。田纳西河实行梯级开发;我国长江三峡实行一次开发。田纳西河全流域实行统一管理,整体规划;我国还存在行政条块分割问题。田纳西河水电开发程度高,有火电、核电配套,航运价值大;我国长江流域水电开发程度低,无火电、核电配套,航运价值没有很好发挥,潜力大。田纳西河流域旅游开发程度高,环境质量好;我国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有待加强等。(3)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提高水能资源的开发程度;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业。【方法规律】【方法规律】对某河流治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