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1-3课共6课时教案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1.1《 奏响中学序曲》课题 1.1奏响中学序曲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上册课标分析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第一课时内容《奏响中学序曲》教材主要介绍了初中生活是成长礼物和怎样应对初中生活通过对初中生活的探究,让学生认识进入初中生活,我们开启了一段新的生命旅程,是一个全新的天地;了解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新机会、新挑战,主动适应新环境;知道初中阶段在我们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意义价值,努力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中学校门,中学阶段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活动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对新生活充满新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新生活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需要面对初中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带来的变化,需要处理新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关系。
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应对,有的会产生担心、害怕、不安甚至紧张等复杂情绪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理解、关怀、引导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他们一起获得新的成长经验,共同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应对成长中的问题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起点2.道德修养:感受成长的连续性、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修养3.健全人格: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展新活动4.责任意识: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增强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初中阶段的重要性;难点: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开场白:我们告别六年快乐的小学生活,度过漫长又愉快的暑假此时此刻,我们兴高采烈、满怀憧憬地跨入了初中学校的大门进入初中阶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怎样的风景呢?带给我们什么新奇的体验呢?大家对初中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今天,我们就共同迈入——中学时代引入课题:奏响中学序曲学生思考问题通过一系列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热情,引出本节课话题讲授新课一、 新体验、新期待【生活观察】P2思考:上了初中,你觉得自己有没有长大?你对初中生活有哪些期待?教师归纳: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这意味着一段新的生命旅程的开始,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探究与分享】P3开学以来,我在学校里经历了许多新鲜事 高年级同学给我们当起了校史讲解员 语文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 班主任组织我们选举班委、制订班规和班训、设计班徽 布告栏里贴满了社团招募新成员的启事思考: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新发现?教师归纳: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交流与分享】请你谈一谈:进入初中后,你的父母、老师、朋友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期望?教师归纳: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有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二、 新阶段 新认识【阅读感悟】思考:结合周恩来和钱学森的故事,说说为什么要重视初中阶段的成长?教师归纳: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三、 新机遇、新挑战思考:如何面对初中生活遇到各种可能与挑战?教师归纳: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的中学生学生思考并回答,各抒己见学生思考后举手发言学生分享交流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感悟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身份,“新生活”的喜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尽快适应新生活、新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初中生活“新发现”,使学生从多角度比较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理解初中生活给我们的机会通过对话交流分享,引导学生理解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的新要求通过不同的人物事迹,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我们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正确度过中学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价值观念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意味着新的机会和要求,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学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巩固提升,培育核心素养。
随堂练习1、新年新起点,小吴想找一句古语作为座右铭,以激励自己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下列推荐最合适的是( C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D.功崇惟志,业广为勤2、七年级学生小轩在日记本上写道:“进入中学了,我要改掉以前的一些坏习惯,相信自己,我一定会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下列你认为小轩塑造完美形象包括的内容有( A )①越来越自信、自强 ②能包容同学的过失或错误 ③意志越来越坚强 ④对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建议,能全盘接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晗晗以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为论点,写作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提供正确论据的有( D )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②新的课程——增加了学业负担③社团活动——发展我们的兴趣④课外实践——让我们远离学习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中学阶段是我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 D )A.编织人生梦想,目标越远大越好B.绝不宽容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C.只追求优异成绩,一心学习D.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规划初中生活》教案教学内容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统编版《规划初中生活》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规划初中生活,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道德素养:强调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习惯,培养热爱中学生活的心态健全人格:通过规划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承担自己的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教学重点理解规划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并持之以恒地执行计划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从学业发展、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具体描绘自己初中三年的成长愿景,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规划书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奥运冠军孙颖莎的访谈片段孙颖莎说:“我觉得奥运会赛场有太多的遗憾了,毕竟是四年一届,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吧我觉得运动员如果内心足够强大,是不会因为一两次比赛被打倒的,我会重头再来的。
感谢大家都那么支持我我虽然不是很年轻,但也还算年轻,我会规划好未来四年的训练、比赛,希望洛杉矶奥运会再次冲击女单冠军 思考:奥运冠军的采访片段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授新课【交流讨论】在班会上,同学们围坐在教室里,畅想自己的初中生活:我想参加学校的辩论社,在那里,我既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喜欢打篮球,想在篮球比赛中为咱们班争光我喜欢做实验,我想在学校的科技节上向大家展示我的成果 思考:同学们,你们又会怎样对待三年初中生活呢?学生:教师: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努力学习各科知识,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众发展个性,提升自我设置疑问】什么是规划?学生:教师: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生活观察室】爷爷的遗憾:爷爷常常坐在院子里,用他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轻轻抚摸着旧照片,眼中闪烁着对过往的沉思他常说:“后悔啊年轻时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结果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悄悄溜走了,到头来发现自己忙了一生,却碌碌无为爷爷的话语,如同警钟长鸣,提醒我们时间的宝贵和规划的重要性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规划的人生,就像一艘没有舵手的船,只能随波逐流,最终可能偏离了最初的梦想和追求,留下满心的遗憾与不甘。
思考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生活没有规划会发生什么?学生:教师:生活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思考2:怎样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学生:教师:①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③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探究与分享】《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思考:“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是什么意思?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方法是什么?学生:教师: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在行动中思考: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你会怎样安排你的时间?学生:教师:一般来说,在较短时间内,我们可以按照重要且 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次序来高效做事从长远计,按计划行事,把一半以上的时间放在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材料分享】科学研究表明,人在一天24小时中,学习工作效率有高潮和低潮,大多数人在上午8-10点、下午3-6点、晚上8-10点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上午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力,晚上8点记忆力最强,而中午1点左右是脑力和体力的低潮 思考:这表明了什么?学生: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我们应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