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01 《论语》十二章经典赏析《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课文解析实战演练一、默读课文填空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应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孔子在《〈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定志向二、古诗文默写《(论语)十二章》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孔子在河边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时光一去不复返;子夏的“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方法;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强调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三、名句填空(1)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___4)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5)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罕》(6)《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请根据语境还原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场景场景一)孔子与子贡谈论学习之道一日,子贡问孔子:“学习和思考有何关系呢?”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贡若有所思几日后子贡在课上分享温习知识并思考后的新理解,新体会,孔子不由感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景二)一日,子路对孔子抱怨:“我们学习的条件太艰苦了,我一点都不快乐!”孔子批评道:“你怎么这样想呢?你看颜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场景三)一日,孔子在给曾子讲学。
曾子问孔子:“___________”孔子回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四、课内阅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4.与“人不知而不温”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D.切问而近思5.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五、主题阅读《论语》十则(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以谓之‘文’也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B.不耻下问(可耻)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7.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人不知而不愠 水落而石出者C.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D.其恕乎 其不善者而改之8.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B.第七则是说为人要终身遵守的准则,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宽容态度C.第十则,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大加赞赏此则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第七、八、九则分别概括为: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思而不学则殆(2)学而不厌(3)不愤不启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11.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2.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13.用原文填空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 14.相关内容链接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