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515 分)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小题盛唐是唐王朝步入dng盛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诗歌也实现了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唐玄宗开元及天宝初年,诗歌迎来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诞生了李白、杜甫这样引领时代的诗仙、诗圣,其作品精致华美、雄健清新、意象超妙、韵律和谐,体现出了与盛唐社会相对应且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盛唐气象”作为唐诗的两大重要流派,这一时期的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创作高度发达前者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作品建功立业的气氛浓郁 ,情调豪迈悲壮,表现形式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后者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最为知名,作品主题多反映闲适隐退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形式上多五言律诗及古体诗1选文里应填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A;,B,C;、D2给选文处横线上填汉字,处横线上填上拼音dng 盛 浓郁 3请结合选文中划横线的“津津乐道”一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判断选项中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津津乐道地读英语B我们的语文老师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唐诗宋词了C回忆起奶奶讲故事的日子,他就忍不住津津乐道起来D很多时候,那些道听途说的消息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4选文中划浪线的“结合”“清新”词性分别是 、二、诗词盘点(二、诗词盘点(7 7 分)分)5在下面横线是工整地填写古诗文名句走进语文我们就走进了诗歌的殿堂:我们可以跟着李白欣赏到“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月下美景;我们可以在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中品味思乡的惆怅;可以和曹操感受“,洪波涌起”的壮阔;我们也可以吟咏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表达对远行友人的殷殷关切;可以借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感受时序不停息的更迭三、(三、(1515 分)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材料二: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注释】谪:贬谪,被降职昧爽:拂晓,黎明洎(j):到趺(f):脚材料三:七录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注释】溥:张溥,明代文学家钞:同“抄”,抄写沃汤:浇热水汤,热水6 论语是 家的代表作7下列各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B思而不学则殆(懒惰)C如是者十四年(这样)D后名读书之斋(命名)8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所选的四则内容都和学习相关,第一则中也谈到了个人修养B材料一中的“温故而知新”和“学而时习之”都是在强调复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学习是第一位的,二者是有主次之分的D材料三印证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在向世人说明“抄书”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9翻译材料三中划横线的句子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10材料二和材料三在刻画人物时,除了都运用正面描写外,还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请结合两文的具体语句分别加以分析11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写人物在学习上不怕苦不怕累,一定是对学习这件事有着特别的学习态度,这种态度可用材料一中哪一则概括?并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具体分析这一态度的表现四、(四、(1515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漠上花红柳 胡岚 古人写柳,姿态万千,“绿柳含烟映日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江南杨柳绿千条,绾得春愁向空卷”“寒食东风御柳斜”“杨柳青青著地垂”“柳条百尺拂银塘”看得人眼花缭乱。
红柳是柳也非柳,和江南柳树的柔软、纤细、纤弱、娇媚无关在戈壁大漠,红柳像西北大汉手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铮铮铁骨又柔情在怀红柳和胡杨同为沙漠的古老居民胡杨高大粗壮,是贵族,秋天叶子黄了,树上挂满金币,又仿佛身披金甲,凛凛有威,气度华贵红柳却像一个布衣农人,个头低矮,其貌不扬早前,塔克拉玛干沙漠没有路,后来才有沙漠公路为阻止流沙,人们修建了防护林沙漠栽树不易,要耐得住干旱天,要饮得了苦咸水红柳天然防沙耐旱,只消用地底苦咸水滴灌,任由漠风吹,不怕烈日晒,一日日长得茁壮繁茂北方的风任性、狂躁、粗粝一场一场沙尘,漫天飞扬,大风一场一场呼啸而过有回外出,漫天风沙席卷过来,黄沙弥漫,明亮的天空,全是沙土色沙漠公路覆上了一层黄沙,天地昏黄车像一叶孤舟在茫茫沙海颠簸,好像随时会被卷走空气中悬浮着沙尘,三十米外景象全无,前路隐在黄沙里,车不敢前行半步路边的红柳依然屹立,随那风随那沙,不畏不惧风沙过去,红柳面目全非,一身风尘,却让人看见了韧性,看见了生命之顽强,顿时生出敬意所谓铁骨铮铮,就是这样吧冬日的几场大风吹过,大沙漠中生机勃勃的春天到了红柳开始泛青,叶叶青翠红柳绿了,梭梭绿了,沙拐枣绿了,沙漠公路绿了,绿浪逶迤。
红柳不如胡杨高大粗壮,更没有金黄华贵的色彩,但也不乏柔情红柳样貌普通,开出花来却好看恰好逢着一场雨,米粒大小的红柳花透着滋润,透着娇羞,白的、红的、粉的,众多色彩聚拢在一起一望无际的沙海,经此一簇一团的点缀,美得生动,美得多姿民间常用红柳枝条编筐、编制农具喀什老城,能买到传统手工编制的篮子,手艺人用细细的红柳枝编出各种造型的工艺品,又实用又美观红柳枝韧性好,架在炭火上树枝不断,不变形,用来烤肉烤鱼都好红柳烤肉吃起来有种特别的清香炭火慢慢加热,烤一面,翻转来再烤一面,往肉上喷点水,滋滋滋滋,炭火在燃烧,肉在跳舞,红柳枝的香慢慢渗透到肉中,孜然香、辣椒香、椒盐香,先是焦黄色再是金黄色,空气中焦香味弥漫,烤肉熟了,一串下肚,风卷残云那年过塔里木乡帕满湖,秋水浩渺如烟,一卷烟云,山水画一样出现在眼前,如梦幻般,几疑来到江南湖上几株树,错落有致,凌波水上,远处与天相接及上车,发现路对面一丛丛红柳,尘土满面,沧桑萧瑟,好似人生另一番景象帕满湖与红柳丛,两处隔路相望或是因为红柳的守护,才让湖水静美如斯吧红柳挡风挡沙,不怨不争,生性本分,为人也该向它看看啊光明日报2024 年 09 月 27 日)12选文开篇为什么从写柳的诗写起?13选文第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14你怎么理解作者在最后一段极尽笔力描写帕满湖的美丽?15第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所写的都是红柳花,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链接材料】花梗长 0.21 厘米;苞片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条状钻形,卵状长圆形,渐尖,长 1.52(2.8)毫米,与花萼等长或超过花萼(包括花梗);花梗长 0.50.7 毫米,短于或等于花萼;花 5 数;花萼长 0.51 毫米,萼片广椭圆状卵形或卵形,渐尖或钝,内面三片比外面二片宽,长 0.50.7 毫米,宽 0.30.5 毫米,边缘窄膜质,有不规则的齿牙,无龙骨;花瓣粉红色或紫色,倒卵形至阔椭圆状倒卵形,顶端微缺。
五、(五、(101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团圆的味道 谭鑫 每逢中秋时节,在老家重庆涪陵的风俗里,除了圆圆的月饼之外,还有另一种圆圆的食物它和月饼一热一冷、一米一面,两种甜互为补充在涪陵,它有一个街知巷闻的名字热糍粑童年的记忆里,热糍粑出现在餐桌的时节,地里的高粱玉米已经脱粒装袋,田间的稻谷也已化作新米入仓秋日的农忙刚好告一段落,农人们总算可以腾出手来,用精工细作的食物来慰藉秋收刚刚出落而成的稻米,当仁不让地化作了第一口香其中,又以相对珍贵的糯米为代表在乡人的认知中,对于精心侍弄的新鲜糯米,必然要回馈一个最佳归宿一口热糍粑,便应运而生每每中秋将至,外公常常会打来话里不说过中秋,也不说吃月饼,只一句:“来打热糍粑短短 5 个字,传递的却是关于中秋和团聚的信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热糍粑自然而然地并入了家乡过中秋的风俗到外公家时,经过了隔夜浸泡的新鲜糯米,每一粒都饱饮了水,更显洁白圆润外婆将糯米搓洗后,用筲箕沥干,之后,用手将糯米捧入蒸饭的甑子里,同时嘱咐正在帮忙烧火的我父亲:“大火!”一节节干柴被依次递进灶膛,火舌直舔锅沿,刹那间,厨房灯火通亮约莫一个小时后,等厨房有米饭的香气溢出,外婆会将手背放在甑子盖子顶部试温。
如果能感受到甑子内部涌动的热气,外婆便会说:“上气了!”这预示着,糯米已经蒸熟,即将迎来下一道工序严格意义上来说,每年第一口新糯米的品尝者,是外公由一块石头开凿而成的碓窝在那里,糯米将完成称呼上的变化从糯米到糍粑待滚烫的糯米倒入碓窝中,周围的人便一拥而上,人手一根洗净的新鲜竹子,朝着石窝里的糯米连捶带挤,手力往石窝使,脚步围石窝转幼年时,这样的时刻,我都是围观,只需静静等到糍粑出落待到年岁渐长,则会接过竹棒加入其中新手上场,必是施着蛮劲猛敲乱打直到家人喝止或力气将尽,才会停下来,开始遵循规律重刺、轻转、速扯、身移,一群人朝着一个目标使劲等到石窝里的热气即将散尽,此刻粒粒分明的糯米已化成细腻黏黏的糍粑只消一声“起”,一整个白白的糍粑团便被握竹棒的人一挑而起外婆拿来盆子接过糍粑团,端到桌上接下来,糍粑团便由外公和舅舅接管为防糍粑粘手,他们在手中抹了菜籽油或熟蛋黄,耐着糍粑烫手的余温,将其细细地揪搓成团,递到争相伸到眼前的手中,或一一堆叠在碗里我接过的糍粑,仍有些烫手和粘手舅妈端来一碗黄豆面,那是秋天成熟的黄豆,炒熟碾粉后,饱含馥郁的谷物气息白胖胖的糍粑只需在这黄豆面中一裹,便宛如穿上一件磨砂的秋衣,烫与粘不攻自破。
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口味,蘸上白糖或者蒸熟的红糖水食用咬上一口热糍粑,糯米软糯清甜,黄豆面喷香解腻从儿时的狼吞虎咽到如今的细嚼慢咽,那滋味穿过悠长岁月,至今仍让我回味在涪陵,热糍粑这种小零食并不稀奇岁深时节,时常有小贩走街串巷叫卖:“热糍粑,又香又糯凑近一看,糯米是由机器研磨,经孔口出落,在小贩的手动切压中,个头均匀地落在黄豆面里打滚用漏勺捞起,抖落多余的黄豆面,一颗颗指节大小的热糍粑便被扣入碗中围观者以孩子居多有时也会有一些大人,目光忍不住往摊前打量也许,热糍粑一直温热在他们记忆的味蕾里人民日报2024 年 09 月 23 日)16做热糍粑有哪些的工序?请补全横线上的内容大火蒸熟 挑出搓团 17阅读段,概括家乡人要在中秋时节吃“热糍粑”的原因有哪两点?18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语句待滚烫的糯米倒入碓窝中,周围的人便一拥而上,人手一根洗净的新鲜竹子,朝着石窝里的糯米连捶带挤,手力往石窝使,脚步围石窝转19本文题目是“团圆的味道”,这团圆的味道里包含着哪些味道呢?六、名著阅读(六、名著阅读(5 5 分)分)结合朝花夕拾完成以下任务20任务一:品情朝花夕拾是鲁迅对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往事的回忆,读这些散文我们不仅要了解鲁迅生活的“那些年”,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更要体会鲁迅心中的“那些情”,其中哪一个人物给予鲁迅的“情”最打动你?为什么?21任务二:悟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改后的书名好在哪里?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年,你从这个书名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七、综合性学习(七、综合性学习(1010 分)分)孔子曾经发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叹,我们的课本里也有“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可见人生离不开朋友,拥有“真朋友”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22活动一:用“文字”阐释朋友“义”今天,朋友的含义已经颇为广泛:网上偶遇,聊聊天、留个言,叫“网友”;路遇陌生人,问个路,可以称对方为“朋友”;甚至看到幼儿园的小孩,我们要称之为“小朋友”但是,我们心中的“朋友”依然还是古人所说的那种志同道合的“朋友”请你补全横线,使之构成排比句,阐释我们心中的朋友“义”黯然时,朋友就是吹散阴霾的清风;懈怠时,朋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