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海 南南 历历 史史海海 南南 历历 史史海海 南南 历历 史史 上上 册册海海 南南 历历 史史 上上 册册(海海 南南 古古 代代 史史海海 南南 古古 代代 史史)1 1考点考点海南历史源流:三亚落笔洞遗址 最早居民 珠崖郡和儋耳郡的设置 伏波将军达标指导:三亚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最早居民,黎族,珠崖郡和儋耳郡的设置,伏波将军路博德和马援三亚落笔洞遗址时间 迄今已有一万年左右地位三亚市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是海南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最早居民“三亚人”是海南岛迄今已知的最早居民,迄今已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古代居民概况海南有四个世居民族(黎、汉、回、苗),他们为海南古代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1)进入海南岛的时间最早,也是海南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2)称呼变化:“骆越人”(西汉以前)“俚”(西汉至隋朝)“黎”(唐宋以后)(3)社会组织:解放前称“峒”,每峒由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成员组成,共同生活和劳动珠崖郡和儋耳郡的设置(1)古称:西汉以前,古籍称海南为“雕题国”“离耳国”(2)珠崖郡和儋耳郡的设置:西汉汉武帝时期(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置包括珠崖郡、儋耳郡在内的二郡十六县,海南自此被正式并入西汉版图珠崖郡和儋耳郡的设置(3)时存时废的建制:西汉末年,先后罢弃儋耳、珠崖二郡;东汉光武帝时期复立珠崖县。
此后至南齐的500多年间,海南行政建制极不稳定,县级政权时置时废(4)恢复建制: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年),中央王朝在西汉儋耳郡废地设置崖州,从此海南的行政建制就没有中断,并逐渐完善(5)直接隶属中央政府:唐朝中后期,海南设琼州都督府,首次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唐朝时海南开始简称“琼”(6)宋元明清的管辖:自宋至元,海南先后隶属广南西路、湖广行省和广西行省;明朝海南分设军政机构,最高军事机构称海南卫,最高行政机构称琼州府琼州府隶属广东省清基本沿袭明制伏波将军(1)路博德:西汉汉武帝时期(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带兵平定南越被誉为开琼先驱,史称前伏波将军(2)马援:东汉光武帝时期(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平定交趾(今越南北部),往来南海,复立珠崖县,史称后伏波将军2 2考点考点民族的交融与发展:冼夫人达标指导:冼夫人简介冼夫人原名冼英,是南朝后期岭南的俚族女首领,主张俚汉团结,开创了海南民族融合的新局面事迹(1)南朝梁大同年间,冼夫人请求恢复海南的行政建制后来朝廷批准在儋耳郡废地设立崖州,结束了几百年来海南建制时废时立的局面,使海南重新隶属于中央政权,密切了海南与内地的联系(2)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得到岭南各地人民包括海南民众的敬仰纪念儋州、海府等地至今还保存着古代兴建的冼夫人庙。
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琼山等地还举办“军坡节”活动来纪念冼夫人3 3考点考点古代经济:黄道婆 黎锦 交通贸易达标指导:黄道婆、黎锦、交通贸易黄道婆宋末元初,黄道婆向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术,同时积极传播和发展海南棉纺织技术,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是我国杰出的女纺织家黎锦(1)海南黎族民间织品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 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2)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项目交通贸易交通海南与大陆之间,因北部湾和琼州海峡阻隔,交通极为不便古人把海南岛视为“畏途”“鬼门关”;晚清之前,岛内交通主要靠环岛小路连接各州县,此外,还有江海水路贸易(1)产品概况:出岛商品主要有珍珠、沉香、槟榔、黎锦等,进岛商品主要有大米、牛畜以及生产和生活用具等;海南沉香质量全国第一,获誉“一两之值与白金等”;槟榔是海南财政收入的支柱(2)管理: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岛上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港口与进出船只;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沿海各县设立口岸征税,海口设总口岸,后成为全岛贸易中心(3)贸易范围:明朝末年,土特产除运销大陆外,还出口日本等国(4)黎汉贸易:汉朝出现,宋朝后形成墟市,清朝黎汉贸易十分普遍,促进了黎族地区经济发展4 4考点考点文化、历史名人:苏东坡对海南文化教育的贡献海南教育故事 琼剧竹竿舞崖州古城骑楼美榔双塔琼台书院五公祠明清海南四大才子达标指导:苏东坡对海南文化教育的贡献,琼剧、竹竿舞;崖州古城、骑楼、美榔双塔、琼台书院、五公祠;明清海南四大才子。
苏东坡对海南文化教育的贡献(1)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10971100),收徒讲学,影响极大(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从学于苏东坡)(2)琼台纪事录:“宋苏文忠公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海南教育故事(1)“海外衣冠盛事”:明代出了62名进士,529名举人(2)“海外邹鲁”:崖州历代士人,尊孔崇儒,兴学重教,贤才辈出,使古崖州享有“海外邹鲁”之名(3)“奏考回琼”:海南学子就近参加科举考试琼剧(1)简介:琼剧是海南地方大剧种,俗称“海南戏”明末清初形成于琼州府所在的琼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影响:琼剧是海南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的许多唱腔唱段成了海南老百姓的“流行歌曲”竹竿舞竹竿舞是著名的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此外,还有舂米舞、钱铃双刀舞等这些舞蹈取材于劳动和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热情奔放,极富感染力崖州古城(1)概况:坐落于三亚市崖州区自西汉开始,崖城一直是三亚古代历史上县、邑、郡、州的治所,成为2000多年来海南岛南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2)地位:在海南现存的古城中,崖州古城保存最完整,极具代表性骑楼(1)概况:清末民初,海口、文昌、琼海、崖城等许多市镇兴起骑楼建筑,糅合了南洋、西洋风格,成为海南近现代史上的璀璨明珠(2)特点:楼下的临街店铺,有长长的连体走廊贯通,遮阳挡雨,方便行走,楼层部分跨骑在大柱廊上,极具热带特色(3)海口骑楼街:是海南乡土文化与南洋文化、西洋文化的有机结合体,也是我国南方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骑楼建筑群美榔双塔概况美榔双塔又称“姐妹塔”,全石结构,位于澄迈县美榔村,建于元朝地位美榔双塔是国内罕见的姐妹塔,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是海南石塔中的艺术珍品琼台书院(1)琼台书院位于海口府城,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是清代至民国时期海南最高学府(2)清末废科举、兴新学,于1905年改名为琼崖中学堂,是今琼台师范学院的前身五公祠(1)五公祠位于海口市,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其主楼五公祠被称为“海南第一楼”,是为了纪念唐宋时期被贬到海南的五位朝臣(唐:李德裕;宋:李纲、赵鼎、李光、胡铨)而建的,以纪念他们对海南教育、文化等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琼台胜景”之称(2)199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来此参观,挥毫题写了“五公英烈气,千古海南潮”的妙联明清海南四大才子概况 明清时期的丘濬、海瑞、王佐和张岳崧被称为海南“明清四大才子”人物简介(1)丘濬(14211495年):明朝思想家、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大学衍义补。
他的经济思想以“物与币相值”(劳动决定价值)最为著名(2)海瑞(15141587年):明朝政治家,著名清官,被誉为“粤东正气”,为民请命的“海青天”(3)王佐(14281512年):明朝官员、诗人;编著有琼台外纪鸡肋集(4)张岳崧(17731842年):清朝海南唯一的探花,禁烟派中坚人物,晚清岭南派有名的书画家;纂修琼州府志,著有筠心堂文集筠心堂诗集海海 南南 历历 史史 下下 册册海海 南南 历历 史史 下下 册册(海海南南近近现现代代史史海海南南近近现现代代史史)5 5考点考点艰难历程:天津条约的签订 列强加紧入侵海南达标指导:天津条约的签订,列强加紧入侵海南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等侵略者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琼州(今海口,增开的最南的通商口岸)等地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法等国在当地设立领事馆列强加紧入侵海南经济侵略(1)1861年至1867年,德国、意大利等国接踵而至,美国以“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为借口,侵略海南岛(2)凭借不平等条约,英国控制了琼州海关,向海南倾销商品,其中鸦片输入一直居首位(3)资本主义列强在海南倾销商品,大肆掠夺原料(如:海南砂糖、油、花生、槟榔等)文化侵略明末清初,一些外国传教士就陆续到海南进行活动。
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特权,扩大了传教活动6 6考点考点峥嵘岁月:中共琼崖地委成立“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母瑞山 红色娘子军达标指导:中共琼崖地委成立、“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海南革命“摇篮”(母瑞山)、“红色娘子军”中共琼崖地委成立概况1926年6月,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杨善集回琼指导党务工作同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竹林村邱宅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王文明任书记意义 从此,琼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时间 19271950年序幕1927年9月23日,杨善集、王文明亲自指挥椰子寨战斗,打响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揭开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序幕概况1927年9月起,琼崖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坚持奋战,直至1950年5月海南获得解放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母瑞山概况1928年,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率红军、赤卫队开辟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地位 是琼崖革命的摇篮红色娘子军概况1931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乐会县组建,连长为庞琼花(后为冯增敏),指导员为王时香。
全连除庶务、挑夫和号兵外,全为女性这就是著名的“红色娘子军”战斗女子军特务连成立后,先后参加了沙帽岭伏击、攻打文市炮楼等战斗,她们打出了军威,声名远扬7 7考点考点抗日烽火: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琼崖 日军掠夺石碌铁矿 白沙起义达标指导: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琼崖、日军掠夺石碌铁矿、白沙起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琼崖1939年1月13日,日本御前会议作出侵占琼崖的决定,并作出陆、海、空三军协同行动的作战部署,2月10日,日军对琼崖发动进攻,2月14日,日军占领三亚、榆林、崖城等地日军掠夺石碌铁矿(1)1940年4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石碌铜山附近发现了铁矿床11月,授命日本窒素肥料株式会社,在日本海军的指挥和支持下开采铁矿(2)日本侵略者残忍虐待、杀害石碌铁矿的中国劳工白沙起义 背景1943年6月,琼崖国民党当局诱逼白沙县中平地区的苗胞开会,集体屠杀了1900多名苗族同胞,制造了“中平惨案”白沙起义经过(1)1943年8月,黎族领袖王国兴、王玉锦等人发动“白沙起义”起义席卷全县,参加者达20 000多人,共打死、打伤敌人300余人白沙境内的琼崖国民党政府和部队,几乎全部逃出了白沙县境,起义取得初步胜利(2)1943年9月下旬,白沙起义在国民党顽固派的反扑下受挫。
后起义领导人决定寻求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在积极联络下,起义得到中共琼崖特委的支持(3)1945年3月,琼崖特委指挥部队进入白沙,击溃国民党顽军,建立白沙抗日根据地作用白沙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得琼崖特委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可靠的大后方,为日后开辟五指山根据地,为琼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8 8考点考点热血丰碑:海南岛的解放 冯白驹达标指导:海南岛的解放、冯白驹海南岛的解放爆发1946年2月14日,国民党四十六军进犯白沙革命根据地,内战在海南全面爆发前期应对(1)琼崖独立纵队采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取得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2)1947年5月,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改为中共琼崖区委员会1947年10月,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琼崖纵队发动攻势1948年9月1949年7月,琼崖纵队先后发动秋季、春季、夏季三大军事攻势,把战争引向国统区海南岛的解放海南岛战役背景(1)1949年秋,从大陆败逃海南的国民党军队与原来守备琼崖的国民党陈济棠部向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2)1949年12月,国民党组成以薛岳为总司令的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组织下辖军队构筑了环岛陆海空立体防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