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7306329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0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掌握词语,结合具体情景恰当运用重点词语“盲点、 肇事、巧合、融解、结局、先兆、畏惧、现场、残骸、自圆其说、罪魁祸首、扭曲、发掘、出事、束缚、揭示、真相、贸然”等。2、结合具体语境,学习掌握本课句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字典(词典) 、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课词语含义,尤其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鲜为人知的奥秘,激发学生关注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词语、句型。2、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3、利用课文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难点:理解“百慕大”三角失踪之谜。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习为主。五、教学时间:六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检查、学习词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教学目标:1、初步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2、学习掌握新词语,学会重点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魔鬼三角”,问:它指的是哪里呢?(百慕大三角),出示右图介绍:位于北美弗罗里达半岛东南部,

3、 具体指的是由百慕大群岛、迈阿密和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三角地带。在这一海域,无数的船只、飞机和人神秘地失踪, 引起了人们的各种猜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揭秘 “魔鬼三角” 之谜。完善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一)检测、学习词语。1、大屏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2、小组内交流学习词语,用多种方式掌握、理解词语,对疑难词语进行讨论,争取在小组内解决。(二)全班交流,学习重点词语。1、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盲点、肇事、巧合、融解、结局、先兆、畏惧、现场自圆其说、罪魁祸首、扭曲、发掘、出事、束缚、残骸情境 1:生 1:你知道吗?昨天晚上邮局前面的马路上()了?生 2:不知道啊!到底怎么了?

4、生 1:一辆出租车把一位老人撞倒了,竟然跑掉了。当警察赶到() ,老人已经去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生 2:真可恶!()司机抓住了吗?生 1:还没有。出现老人去世的() ,司机是() ,真是太没良心了,他的灵魂已() ,他一定会后悔的。生 2:嗯,听到这个事我的内心很沉重。情境 2:生 1:长期以来,百慕大三角区是全球科学家的一个() 。一提到这个地方,就让人产生()心理。生 2:是的,飞机和船只只要经过这里,没有任何()情况下竟离奇失踪,并且没有留下片点() 。生 1:这里

5、真是神秘啊!被人们称为“魔鬼三角”是有道理的。生 2:据资料显示,科学家已初步推测, ()是蕴藏在海底的甲烷气体。 由于巨大水压而困在水底, 渐渐变成一团浑浊得得水合物,犹如一块大冰块。当它慢慢()的时候,就会摆脱压力的() ,形成水泡浮上水面,就是这些气泡把船只卷入了漩涡,或令天上的飞机失控下坠。生 1:有道理,美国的研究人员称百慕大三角的海底是甲烷蕴藏丰富的地方, 这里正是多宗神秘意外发生的地点,这可能并不只是一个() 。生 2:对,研究人员在百慕大附件的海床上()出大量的甲烷冰,甲烷冰在几种情形下都有()的可能。生 1:据资料显示,至今仍未找到任何()船只或飞机()引证以上观点,这会不会

6、是他们的()呢?生 2:嘿嘿,这种解释我认为是比较可信的。(1)生独立填空,感受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小组内交流以上根据以上情境填空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全班交流,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填。(4)同位合作朗读情境对话,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2、指名合作朗读全文,师及时纠正读错的音。3、同位合作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思考:本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7、同位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师点拨。(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点拨。1、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2、全班汇报交流。对于第二题提示如下:(1)他的家人昨天出事了,难怪今天没来上学。(出事)(2)旧社会,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妇女不能出来做事。(束缚)(3) 分别多年的两个朋友在大街上遇见了,这真是巧合。 (巧合)(4)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到科技馆去参观科技展览。(前往)(5)经过实验后得出的结论,非常可信。 (可信)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围绕3-4 个重点词语写一段意思明确的话。2、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

8、“百慕大三角”的神秘之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二课时熟读课文阅读理解课文一( 1)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2、随文学习新句型。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1、听写词语,并用重点词语说话。2、交流围绕 3-4 个重点词语所写的句段。二、新授(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朗读课文,难读的语段引导学生多种方式练读。(二)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百慕大三角区曾发生了哪些飞机和轮船失踪事件?2、 “科学家对此犹如丈八金刚, 完全

9、摸不着头脑。”该如何理解?3、人们提出了哪些理论来解释这种离奇失踪的神秘现象?4、组内进行交流,初步解决问题。5、全班交流,师及时点拨。(1) 对于问题 1, 内容从“1880 年以上是一些著名的疑案。 ”当读到这些离奇失踪事件时你产生了怎样的想法?用自己的话讲述以上失踪事件。(2)对于问题 2,提示: “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是歇后语,本意是一丈八尺高的金刚, 人是摸不到他的头的。 该句中的引申义是面对这些疑案,科学家找不到原因,弄不清缘由。例句:这件事情在大家看来很简单,可经你这么一说,我有点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10、 - - - -第 5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试着练习说话。(3)对于问题3,提示:内容从有的说是外星人作怪一直到第四度空间之门。一共有几种说法?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的修辞手法)对以上疑案人们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众说纷纭)对于所说的这些理论,人们能不能解释清楚?(不能,仅仅是中推测,也就是人们并不能-自圆其说。)6、全班齐读本段内容。(三)默读 2-3 自然段,思考:1、为什么说甲烷是系列离奇失踪案的罪魁祸首?2、甲烷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融解?3、组内进行交流,初步解决问题。4、全班交流,师及时点拨。(1)解决第 2 个问题的同时,学习句型:一旦

11、有轻微的地震或地壳移动时,地壳便会出现裂缝而将甲烷气释放出去。(2)提示:地壳(应读 qi o,另一个音读 k,如鸡蛋壳、外壳等)(3)例:一旦刮起沙尘暴,能见度便会特别低而将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和生活。(4)生仿照例句说话并写话。5、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三、课堂小结复述本节课所学课文内容。作业布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小练笔:魔鬼三角之谜已被破解2、继续通过多种方式搜集“百慕大三角”的相关资料。第三课时阅读理解课文一( 2)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2

12、、感受自然界的神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卡片检测词语,练习用重点词语说话。2、指名朗读课文内容。二、新授(一)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第 4 自然段,思考:(1)练习说话:海底的甲烷气团会因哪种原因得到释放,并高速冒出水面?(2)飞机和船只发生意外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2、组内进行交流,初步解决问题。3、全班交流,师及时点拨。(1) 对于问题 1, 提示学生结合第 3 自然段的内容进行练习说话,如:海底的甲烷气团会因暖流经过,甲烷有可能藏在地壳结冰表面下的夹缝中,恰好发生了轻微的地震(出现了地壳移动),地壳出现了裂缝而将甲烷气释放出去,并高速冒出水面。(2)对于问题

13、2,提示:发生意外的原因不一样,船只下沉失踪的原因是:当地下的甲烷气高速冒出时, 水的成分会立刻有很大的转变,水的密度急剧下降到只有正常的一般,因此令浮力突然减小,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然当时风平浪静,船只也会立刻下沉。飞机失踪的原因则是:浮上水面的甲烷气泡最后会升上天空, 令空中云层的空气成分产生巨大的变化, 大量的甲烷气代替了氧气, 而缺氧就令经过的飞机骤然失速停顿,飞机便会坠海,在低密度的水中不断下沉。另外,飞机飞行时所产生的热气和火花可能会点燃易燃的甲烷气,发生剧烈爆

14、炸, 机身会燃烧成一个火球,最后化为灰烬。学习句型:纵然当时风平浪静,船只也会立刻下沉。“纵使”、 “纵然”、 “纵令”、 “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后面常有“也” 、 “还”搭配。例:纵然发生天大的事,我也不会放下你不管。生仿照例句说话并写下来。4、正确、流利朗读本段内容。(二)分析写作方法,理清文章思路。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初步解决问题:课文先列述大量的疑案(第1 自然段),证明该地带十分神秘; 接着揭示发生疑案的科学道理 (第2、3 自然段) ;最后猜测发生事情的经过,进一步验证前面所提的科学道理(第 4 自然段) 。这样的设置悬

15、念、引人入胜的写作方法能有效激发读者的兴趣,非常值得同学们借鉴和学习。(三)复述课文,内化语言。1、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自主练习复述课文内容。2、小组内复述课文。3、指名复述课文。(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第三、四、五题。1、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三、课堂小结学习课文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知道自然界有哪些神秘的事情吗?作业布置:1、搜集资料了解自然界其他带有神秘色彩的人和事。2、预习课文二。第四课时阅读理解课文二教学目标:1、掌握和积

16、累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百慕大三角区船只、飞机失踪之谜与海底金字塔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百慕大三角区海域,使很多的船只、飞机和人神秘地失踪,引起了各种科学猜测,除了罪魁祸首很可能是蕴藏在海底的甲烷气之外,其中有一种假设性猜测认为与百慕大三角区海域深处的海底金字塔有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底金字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一)检查词语学习情况。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2、同位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并用其中的1-2 个词语说话。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容于看出的事物。 (揭示客观规律;揭示事物真相)况且:表示更进一层, 多用来补充说明。 (这件事情你就

17、别管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况且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这样贸然下结论不合适吧。 )2、出示生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2、指名合作朗读课文,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3、小组内交流所圈画的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师就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归纳。4、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三)解决问题,理解课文。1、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玛雅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说证

18、明海底金字塔是人工杰作后,科学史就得重写?(3)你相信海底金字塔是人工杰作吗?为什么?(4)除埃及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有金字塔?2、小组内讨论解决,全班汇报。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4、复述课文内容。三、课堂小结谈谈你对海底金字塔的认识。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世界上还有哪些解不开的秘密?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词语,用重点词语说话。2、继续搜集资料了解自然界其他带有神秘色彩的人和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五课时真实交际与写作教学目标:1、运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

19、及搜集的有关资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真实交际,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说世界之谜。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有许多解不开的谜,例如“恐龙灭绝之谜” 、 “金字塔之谜”、 “百慕大三角之谜”等,这些神秘现象引发科学家的猜测和探索,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富含神秘色彩的人或事物? 1、小组内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3、讨论总结:你对哪位同学说的人或事感兴趣,为什么?你会和他(她)一起继续关注吗?二、写世界之谜。写一件你所知道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事。1、题目自拟。2、要把事件表述清楚,做到语句通顺。3、字数在 300字左右。三、生自主创作1、学生自主写作2、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作业布置:1、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誊写。2、预习下一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