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说课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7277171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三定律说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 一一 )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是高中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物理教材第一册 ( (必修必修) )的第三章“的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第四节的内容。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编排符合本节课的内容编排符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和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牛顿的三个基本定律,奠定了力学研究理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牛顿的三个基本定律,奠定了力学研究理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牛顿定律是力学的重点章,牛顿定律是力学的重点章,牛顿第

2、三定律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立定律,应用极其广泛。牛顿第三定律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立定律,应用极其广泛。讲讲好这节课不仅能够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力学知识,对于学生掌握力学知识和提好这节课不仅能够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力学知识,对于学生掌握力学知识和提高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高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 , ,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 , ,拟定下列拟定下列教学教学目目标。标。(1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 )( 2 )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总结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能力。( 3 )( 3 ) 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 ,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观和科学方法 论论的教育的教育. .(4 4)美育目标)美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世界中存在的对称美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世界中存在的对称美。二、二、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难点分析(1 1)重点)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 2)难点)难点能够理解了之后正确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能够理解了之后正确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三、分析学生三、分析学生本校的学生知识面窄,基础很差、理解能力差,为此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本校的学生知识面窄,基础很差、理解能力差,为此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难的知识化为简单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讲解尽量讲慢讲细,多用的实际情况把难的知识化为简单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讲解尽量讲慢讲细

5、,多用学生身边的能用的经常可见的例子作为讲授的入手点,让学生能够理解了之后学生身边的能用的经常可见的例子作为讲授的入手点,让学生能够理解了之后正确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同时注意在学生思考了回答问题之后,对答对的学正确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同时注意在学生思考了回答问题之后,对答对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不打击答错的学生,要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生及时给予表扬,不打击答错的学生,要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四、分析教学方法四、分析教学方法(1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方法有:复习式、实验式、课件式、分析推理式、讲授式、归纳我的教学方法有:复习式、实验式、课件式、分析推理式、讲授式、归纳总结式、多种教学方法相

6、结合。总结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2 2)教具)教具弹簧秤(每桌两把)弹簧秤(每桌两把)五、分析学习方法五、分析学习方法针对本节课和学生的特点我采取以下学习方法: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针对本节课和学生的特点我采取以下学习方法: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我演示相关的幻灯片,引导学生仔细观教学,通过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我演示相关的幻灯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 , ,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达到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达到 教学教学目标。这样还能目标。这样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六、设计教学过程六、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1 1、让学生拍手,(问)手有什么感觉?(答)两手都会疼。、让学生拍手,(问)手有什么感觉?(答)两手都会疼。 2 2、让学生坐着用手推桌子,(问)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身体会向推桌、让学生坐着用手推桌子,(问)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身体会向推桌子的反方向移动。子的反方向移动。以上的例子是同学们经常见得到的,其中蕴涵着什么道理呢?学习了这节以上的例子是同学们经常见得到的,其中蕴涵着什么道理呢?学习了这节课后,正是要解决这些道理。这就是今天将要讲的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

8、运动定课后,正是要解决这些道理。这就是今天将要讲的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节(以下黑体字部分是板书)律第四节(以下黑体字部分是板书)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二)复习(二)复习(复习所学过的有关的内容,单独提问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有关的内容,单独提问学生)(1 1) 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牛顿第一、第二定律(2 2)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3) 平衡力平衡力(三)新课教学(三)新课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以上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以上的例子, 1 1 中两手相拍会感到两手都会疼,中两手相拍会感到两手都会疼, 这是因为一只这

9、是因为一只手给另一只手拍力的作用的同时,手给另一只手拍力的作用的同时,另一只手也给这只手拍力的作用。另一只手也给这只手拍力的作用。2 2 中人推桌中人推桌子的同时桌子也推了人所以人的身体会向后倒。这说明了两个物体的作用是相子的同时桌子也推了人所以人的身体会向后倒。这说明了两个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的同时,后一个物体也给了前一个物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的同时,后一个物体也给了前一个物体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叫体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叫作用力的话,那么另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就叫

10、反作用力。由此得出这节课要掌握作用力的话,那么另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就叫反作用力。由此得出这节课要掌握的第一个知识点:的第一个知识点:1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那么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有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那么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作用力那么另外的一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作用力那么另外的一个力就叫反作用力。个力就叫反作用力。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是经常见得到的,可让学生看动画:推船的动画和跑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是经常见得到的,可让学生看动画:推船的动画和跑步的动画。步的动画。(问)相互作用的

11、这对力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问)相互作用的这对力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不一定能回答出来。学生不一定能回答出来。实验: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一人拿一把发给弹簧秤把两把弹簧秤钩在一起向实验: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一人拿一把发给弹簧秤把两把弹簧秤钩在一起向反方向拉,让学生观察两把弹簧秤的读数,会发觉两把弹簧秤的读数相等。做反方向拉,让学生观察两把弹簧秤的读数,会发觉两把弹簧秤的读数相等。做实验时也可以让其中一个学生轻拿弹簧秤,让弹簧秤能够自由移动手不动,另实验时也可以让其中一个学生轻拿弹簧秤,让弹簧秤能够自由移动手不动,另一个学生不停地改变拉弹簧秤的方向,这时会发觉无论这个学生怎么改变弹簧一个学生

12、不停地改变拉弹簧秤的方向,这时会发觉无论这个学生怎么改变弹簧秤的方向,两把弹簧秤都会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读数也始终是相等的,秤的方向,两把弹簧秤都会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读数也始终是相等的,由以上可以知道:两弹簧秤之间的力是一对相作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二由以上可以知道:两弹簧秤之间的力是一对相作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二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方向总是相反的,作用总是在一条直线上的。由此得到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方向总是相反的,作用总是在一条直线上的。由此得到今天要记住的第二个知识点:今天要记住的第二个知识点:2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牛顿第三定

13、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学会联想到以前学习过的什(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学会联想到以前学习过的什么物理知识呢?么物理知识呢?(让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思考了之后都能回答出这和一对平衡力类似,更(让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思考了之后都能回答出这和一对平衡力类似,更有兴趣的学生还会问:这两者之间有无区别?所以就接着分析这二者的区别和有兴趣的学生还会问:这两者之间有无区别?所以就接着分析这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联系。(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答)它们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4、作(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答)它们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问)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的叙述有什么地方不同?(答)平衡(问)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的叙述有什么地方不同?(答)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没叙述这点。于是引导学生想一想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没叙述这点。于是引导学生想一想拍手的例子,是两手都疼,这就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拍手的例子,是两手都疼,这就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的。继续引导学生:继续引导学生:一物体放在桌面上静止不动,一块木块放在水面上静止不

15、动(问)此时物一物体放在桌面上静止不动,一块木块放在水面上静止不动(问)此时物体和木块受到什么力?受到的力各是什么性质的力?(答)物体受重力和支持体和木块受到什么力?受到的力各是什么性质的力?(答)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这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是重力,支持力的性质是弹力,二力的性质不同。力这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是重力,支持力的性质是弹力,二力的性质不同。木块受重力和水的浮力这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是重力,浮力的性质是浮力,木块受重力和水的浮力这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是重力,浮力的性质是浮力,二力的性质不同。二力的性质不同。2 2、分析拍手和弹簧秤的例子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拍手两手受到的是拍、分析拍手和

16、弹簧秤的例子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拍手两手受到的是拍力,两个力都是弹力。弹簧秤中的两个力也是弹力。力,两个力都是弹力。弹簧秤中的两个力也是弹力。综合以上可以得出一对平衡力的性质可以是不相同,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综合以上可以得出一对平衡力的性质可以是不相同,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必须是相同的。用力的性质必须是相同的。再引导学生分析:(问)以上的例子中如果书受到的支持力消失了,书还再引导学生分析:(问)以上的例子中如果书受到的支持力消失了,书还受重力吗?液体的浮力消失了,请问木块还受重力吗?(答)它们的重力仍然受重力吗?液体的浮力消失了,请问木块还受重力吗?(答)它们的重力仍然存在。因为在地面

17、附近的物体始终受到重力。(问)在拍手和弹簧秤的例子中,存在。因为在地面附近的物体始终受到重力。(问)在拍手和弹簧秤的例子中,如果撤去一个力那么另一个力还存在吗?(答)另外的一个力就不存在了。由如果撤去一个力那么另一个力还存在吗?(答)另外的一个力就不存在了。由此可以得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不一此可以得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和消失。定同时产生和消失。继续分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二力各有各继续分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二力各有各的作用效果,拍手的例子中,左手的作用是使

18、右手疼,右手的作用是使左手疼;的作用效果,拍手的例子中,左手的作用是使右手疼,右手的作用是使左手疼;而弹簧秤的例子中,左边的作用是使右边的受向左的力,右边的作用是使左边而弹簧秤的例子中,左边的作用是使右边的受向左的力,右边的作用是使左边的受向右的力。而一对平衡力是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二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的受向右的力。而一对平衡力是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二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该物体平衡。该物体平衡。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到这节课要掌握的第三、四个知识点: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到这节课要掌握的第三、四个知识点:3 3、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以下面的表对学生讲解)、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以下面的表对学生讲解

19、)名称名称不不同同二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二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二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二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二力各有各的作用效果二力各有各的作用效果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各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力各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一对平衡力一对平衡力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二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二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二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二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之平衡二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之平衡点点相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个力都是两个力 、大小都相等、大小都相等 、方向都相反、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方向都相反、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4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

20、是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四)总结本节课(四)总结本节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即以上的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即以上的 4 4 个知识点,(以上黑体字部个知识点,(以上黑体字部分)分)引导学生这两对力就象以作用点为对称点的对称图形,自然界里很多对称引导学生这两对力就象以作用点为对称点的对称图形,自然界里很多对称图形都是很美的,这两对力也是如此。图形都是很美的,这两对力也是如此。(五)让学生课堂练习当堂讲解(五)让学生课堂练习当堂讲解课本第四章的练习三(课本第四章的练习三( 1 1) (3 3) (5 5) (7 7)(六)布置课外作业(六)布置课外作业课本第四章的练习三(课本第四章的练习三( 2 2) (4 4) (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