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分析研究99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273454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7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分析研究99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年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分析研究99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年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分析研究99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年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分析研究99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年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分析研究99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分析研究9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分析研究99(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20 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第一节 概述在药物合成 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之后,接下来要进行工艺条件研究。1)一个药物的合成工艺路线 通常可由若干个合成工序 组成,每个 合成工序 包含若干个 化学单元反应 ,每个单元反应又包括反应和后处理两部分,后处理是产物的分离、精制的物理处理过程,只有经过适当而有效的后处理才能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药物。2)对这些化学单元反应进行实验室水平的工艺小试工艺 )研究, 目的 在于 优化和选择最佳的工艺条件;同时,为生产车间划分生产岗位做准备。3)药物的制备过程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与化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和综合应用。另:在合成工艺上多倾向于在同一反应器中,

2、连续地加入原辅材料,以进行一个以上的化学单元反应,成为一个合成工序;即多个化学单元反应合并成一个合成工序的生产工艺,习称为“ 一勺烩 ” 工艺。本章讨论的具体内容:研究反应物分子到产物分子的反应过程,深入探讨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及其相关理论。1)在了解或阐明反应过程的内因 如反应物和反应试剂的性质)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影响反应的 外因即反应条件);只有对反应过程的内因和外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将两者统一起来,进一步获得最佳工艺条件。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探索化学反应条件对反应物所起作用的规律性的过程。2)化学反应的内因 ,主要是指反应物和反应试剂分

3、子中原子的结合状态、键的性质、立体结构、官能团的活性,各种原子和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物化性质等,是设计和选择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理论依据。3)化学反应的外因 ,即反应条件,也就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一些共同点:配料比、反应物的浓度与纯度、加料次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与压力、溶剂、催化剂、pH值、设备条件,以及反应终点控制、产物分离与精制、产物质量监控等等。在各种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变化很多,千差万别,但又相辅相成或相互制约。有机反应大多比较缓慢,且副反应很多,因此,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分离、纯化等常常成为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中的难题。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7个方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4、-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2 / 20 1)配料比:参与反应的各物料之间物质量的比例称为配料比也称投料比)。通常物料量以摩尔为单位,则称为物料的摩尔比。2)溶剂:溶剂主要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反应溶剂性质和用量直接影响反应物的浓度、溶剂化作用、加料次序、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3)温度和压力:化学反应需要光和热的传输和转换,在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中要注意考察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搅拌器和搅拌速度。4)催化剂:现代化学工业中,80%以上的反应涉及催化过程。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路线中也常见催化反应,如酸碱催化,金属催化,相转移催化,生物酶催化等

5、,来加速化学反应、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5)反应时间及其监控: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产物,与化学反应时间有关。有效地控制反应终点,力图以高收率获得高纯度的产物。6)后处理:由于药物合成反应常伴随着副反应,因此反应完成后,需要从副产物和未反应的原辅材料及溶剂中分离出主产物;分离方法基本上与实验室所用的方法类似,如蒸馏、过滤、萃取、干燥等技术等。7)产品的纯化和检验: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所有中间体都必须有一定的质量标准,最终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标准。化学原料药生产的最后工序精制,干燥和包装)必须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另:还应当提到的是

6、环境保护和三废防治。在进行合成药物工艺研究时,必须同时具备消除或治理污染的相应技术措施参看第六章)。另:在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中,还要注意化学反应各种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通常采用数理统计学中的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法来安排实验和处理实验数据;目的在于用最少实验次数,得出最佳的合成药物工艺条件,进而进行中试放大。第二节 反应物的浓度与配料比1) 基元反应 :凡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基元反应 是机理最简单的反应,其反应速率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对于任何基元反应来说,反应速率总是与其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例: 伯卤代烷的碱性水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7、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3 / 20 此反应是按双分子亲核取代历程SN2)进行的,在化学动力学上为二级反应。+ OH-RCHHXRCHXHOHHOCHHR+ X-在反应过程中,碳氧键C-O )的形成和碳卤键C-X)的裂解同时进行,化学反应速率与伯卤代烷和OH-的浓度有关,这个反应实际上是一步完成的。2) 非基元反应 :凡反应物分子要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称为非基元反应。例:叔卤代烷的碱性水解速度仅依赖于叔卤代烷的浓度,而与碱的浓度无关:由此可见,叔卤代烷的水解反应历程与伯卤代烷并不相同,它属于一级反应。这个反应实际

8、上是分两步完成的,反应的第一步慢的一步)是叔卤代烷的离解过程:反应的第二步是由碳正离子与试剂作用,生成水解产物。整个反应速率取决于叔卤代烷的离解进程。因此,反应速率仅与叔卤代烷的浓度成正比,与碱的浓度和性质无关。这个离解过程属于单分子历程SN1)。由于伯卤代烷和叔卤代烷的碱水解反应机理不同,欲加速伯卤代烷水解可增加碱 OH-)的浓度;而加速叔卤代烷水解则需要增加叔卤代烷的浓度。一、化学反应过程1) 化学反应分类:化学反应按照其过程可分为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两大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0 页4 / 20 2)

9、简单反应 :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3) 复杂反应 :两个和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则称为复杂反应。有机化学中简单反应在是极为少见的,多数都是复杂反应,包括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等。无论是简单反应还是复杂反应,一般都可以应用质量作用定律来计算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即温度不变时,反应速率与直接参与反应的物质的瞬间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并且每种反应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式中各反应物的系数。例如,按质量作用定律,其瞬间反应速率 为:各浓度项的指数称为级数 ;所有浓度项的指数的总和称为反应级数 。一)简单反应1. 单分子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若只有一分子参与反应,则称为单分子反应 。

10、多数的 一级反应 为单分子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属于这一类反应的有:热分解反应如烷烃的裂解),异构化反应如顺反异构化),分子内重排 如Beckman重排、联苯胺重排等)以及羰基化合物酮型和烯醇型之间的互变异构等。2. 双分子反应当相同或不同的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反应称双分子反应,即为二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在溶液中进行的大多数有机化学反应属于这种类型。如加成反应羰基的加成、烯烃的加成等),取代反应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芳核上的取代、羰基位的取代等)和消除反应等。3. 零级反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1、 - -第 4 页,共 20 页5 / 20 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仅受其它因素影响的反应为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为常数。如某些光化学反应,表面催化反应,电解反应等。它们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分别与光的强度、催化剂表面状态及通过的电量有关。这是一类特殊的反应。二)复杂反应1. 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常见的一种复杂反应,两个方向相反的反应同时进行。对于正方向的反应和反方向的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都适用。例如乙酸和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若乙酸和乙醇的最初浓度各为CA及CB,经过 t时间后,生成物乙酸乙酯及水的浓度为x,则该瞬间乙酸的浓度为CAx),乙醇的浓度为CBx)。按照质量作用定律,在该

12、瞬间:正反应速率 = k1 CA x CBx 逆反应速率 = k2 x2两速度之差,便是总的反应速率。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正反应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随时间逐渐增大,直到两个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对这类反应,可以用移动平衡的办法 除去生成物或加入大量的某一反应物)来破坏平衡,以利于正反应的进行,即设法改变某一物料的浓度来控制反应速率。例如酯化反应,可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办法,使酯化生成的水,与乙醇和乙酸乙酯形成三元恒沸液 / (d y/d t = k1/k2,将此式积分得x/y=k1/k2。这说明级数相同的平行反应,其反应速率之比为一常数,与反应物浓度及时间无

13、关。也就是说,不论反应时间多长,各生成物的比例是一定的。例如上述氯苯在一定条件下硝化,其邻位和对位生成物比例均为35 : 65 = 1.0 : 1.9。对于这类反应,显然不能用改变反应物的配料比或反应时间来改变生成物的比例;但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溶剂、催化剂等来调节生成物的比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0 页7 / 20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有助于加快反应速率、提高设备能力和减少溶剂用量。但是,有机合成反应大多数存在副反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有时也加速了副反应的进行。所以,应选择最适当的浓度,以统一矛

14、盾。例如在吡唑酮类3-1)解热镇痛药的合成中,苯肼与乙酰乙酸乙酯的环合反应:(3-1)+ C2H5OH + H2O+H3COCH3OONNH2HNNOHH3C若将苯肼浓度增加较多时,会引起2分子苯肼与 1分子乙酰乙酸乙酯的缩合反应。+ H2ONNHHHHNNOCH3OCH32NNH2HH3COCH3OO+因此,苯肼的反应浓度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一方面保证主反应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避免副反应的发生。二、反应物浓度与配料比的确定必须指出,有机反应很少是按理论值定量完成的。这是由于有些反应是可逆的、动态平衡的,有些反应同时有平行或串联的副反应存在。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产物的生成率。合适的配料比

15、 ,在一定条件下也就是最恰当的反应物的组成。配料比的关系,也就是物料的浓度关系。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凡属可逆反应,可采取增加反应物之一的浓度即增加其配料比),或从反应系统中不断除去生成物之一的办法,以提高反应速率和增加产物的收率。2)当反应生成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液中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时,则应增加其配料比。最适合的配料比应在收率较高,同时又是单耗较低的某一范围内。例如在磺胺类抗菌药物的合成中,乙酰苯胺的氯磺化反应产物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 ,3-2)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体,它的收率取决于反应液中氯磺酸 与硫酸的浓度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16、 - - - - - -第 7 页,共 20 页8 / 20 (3-2)H2SO4ClSO3HNCH3OHClO2SNCH3OHHO3SNCH3OHClSO3HClSO3H氯磺酸的用量越多,即与硫酸的浓度比越大,对于ASC3-2)生成越有利。如乙酰苯胺与氯磺酸投料的分子比为1.0:4.8时, ASC 的收率为 84%;当分子比增加到1.0:7.0时,则收率可达87%。但考虑到氯磺酸的有效利用率和经济核算,工业生产上采用了较为经济合理的配料比,即1.0: 4.55.0。3)倘若反应中,有一反应物不稳定,则可增加其用量,以保证有足够量的反应物参与主反应。例如催眠药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17、, 3-3)生产中最后一步缩合反应,系由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与脲缩合,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由于脲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易于分解,所以需使用过量的脲。NNOOHHOPhC2H5OOOOPhC2H5CH3CH3H2NH2NO+ + 2 C2H5OH (3-3)4)当参与主、副反应的反应物不尽相同时,应利用这一差异,增加某一反应物的用量,以增加主反应的竞争能力。例如氟哌啶醇haloperidol ,3-4)的中间体 4-对氯苯基 -1,2,5,6-四氢吡啶 ,可由对氯 -甲基苯乙烯与甲醛、氯化铵作用生成噁嗪中间体,再经酸性重排制得。这里副反应之一是对氯- -甲基苯乙烯单独与甲醛反应,生成1,3-二氧六环

18、化合物:ClCH2CH3ClN HH+H3CClONHHCHO/NH4Cl(3-4)2 HCHOH3CClOOClOHNOF这个副反应可看作是正反应的一个平行反应;为了抑制此副反应,可适当增加氯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0 页9 / 20 铵用量。目前生产上氯化铵的用量是理论量 的二倍 。5)为防止连续反应和副反应的发生,有些反应的配料比小于理论配比,使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反应。如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将乙烯通入苯中制得乙苯。所得乙苯由于乙基的供电性能,使苯环更为活泼,极易引进第二个乙基。如不控制乙烯通入量,

19、就易产生二乙苯或多乙基苯。所以在工业生产上控制乙烯与苯的摩尔比为0.4:1.0左右。这样乙苯收率较高,过量苯可以回收、循环套用。H2CCH2/AlCl3(C2H5)3(C2H5)2H2CCH2/AlCl3C2H5H2CCH2/AlCl3此外,还必须重视反应机理和反应物的特性与配料比的关系,如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在无水三氯化铝作用下,先形成羰基碳正离子,然后生成分子内鎓盐,再水解生成相应的产物。反应中无水三氯化铝的用量要略多于1:1的摩尔比,有时甚至用 1: 2,这是因为反应中生成的鎓盐需消耗无水三氯化铝。RRO+HROHRRRC+. Al-Cl3XOAlCl3RXO对于新反应

20、,拟订反应物浓度和配料比的经验性规则为:使用2%10%的反应物浓度和 1.0:1.1的摩尔比,作为试探性反应条件。第三节 反应溶剂和重结晶溶剂在药物合成中,绝大部分化学反应都是在溶剂中进行的,溶剂还是一个稀释剂 ,它可以帮助反应 散热或传热 ,并使反应分子能够均匀分布 ,增加分子间碰撞的机会,从而加速反应进程 。采用重结晶法精制反应产物,也需要溶剂。无论是反应溶剂,还是重结晶溶剂,都要求溶剂具有不活泼性 ,即在化学反应或在重结晶条件下,溶剂应是稳定而惰性 的。尽管溶剂分子可能是过渡状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总的来说,尽量不要让溶剂干扰反应,也就是说,不要在反

21、应物、试剂和溶剂之间发生副反应,或在重结晶时,溶剂与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0 页10 / 20 一、常用溶剂的性质和分类1. 溶剂的极性溶剂的极性常用偶极矩 )、介电常数 )和溶剂极性参数ET30)等参数表示。偶极矩 dipole moment, ):用以指示一个中性分子中电荷分配的常数。等于分子中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的距离r乘以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电量q。矢量,自负电荷指向正电荷。单位是M库仑或德拜,1D=3.338 10-30 C m。有机溶剂的永久偶极矩值在018.5 10-30 C m 0

22、5.5D)之间 ,从烃类溶剂到含有极性官能团C=O,C=N,N=O ,S=O,P=O)的溶剂,偶极矩值呈增大趋势。当溶质-溶剂之间不存在特异性作用时,溶剂分子偶极化且围绕溶质分子呈定向排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剂的偶极矩。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 ):同一电容器在真空时的电熔于某一物质作为电介质的电容的比值。介电常数也是衡量溶剂极性的重要数值。介电常数是分子的永久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函数,它随着分子的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加而增大。有机溶剂的介电常数值范围为 2烃类溶剂)到 190左右 如二级酰胺)。介电常数大的溶剂,可以解离,被称为极性溶剂,介电常数小的溶剂被称为非极性

23、溶剂。由于偶极矩 )和介电常数 )具有重要的互补的性质,根据有机溶剂的静电因素 EFelectrostatic factor),即和的乘积 ,对溶剂进行分类颇有道理。根据溶剂的EF值和溶剂的结构类型,可以把有机溶剂分为四类 :烃类溶剂 EF = 02)、 电子供体溶剂 EF = 220)、羟基类溶剂 EF = 1550 )和偶极性非质子溶剂EF 50 )。虽然偶极矩和介电常数常作为溶剂极性的特征数据,但是如何准确表示溶剂的极性,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研究溶剂的极性,目的在于了解其总的溶剂化能力,用宏观的介电常数和偶极矩来度量微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准确的,例如,位于溶质附近的溶剂的微观分

24、子,其介电常数要低于体系中其它部分溶剂分子的介电常数,这是因为在溶剂化层中的溶剂分子不容易按带电极溶质所驱使的方向进行定向。人们试图用一些经验参数来给溶剂的极性下定义,以得到一个更好的表示溶剂极性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0 页11 / 20 参数。即选择一个与溶剂有依赖性的标准体系,寻找溶剂与体系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现在应用较多的溶剂极性参数是ET30),这个溶剂极性参数基于N-苯氧基吡啶盐染料染料 No.30,3-5)的最大波长的溶剂化吸收峰的变化情况。可以根据下式来计算ET (kcal/mol = h

25、c N = 2.85910-3 (cm-1 (3-11 式中, h普朗克常数;c光速;引起电子激发的光子波数,表示这个染料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最大波长吸收峰,是由*跃迁引起的; NAvogadro常数。由此,可将溶剂的ET30)值简单地定义为: 溶于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内鎓盐染料 染料 No.30)的跃迁能,单位为kCal/mol 。用染料No.30作为标准体系的主要优点是:它在较大的波长范围内均具有溶剂化显色行为,如二苯醚中, = 810 nm, ET30)=35.3;水中, = 453 nm,ET30)= 63.1。不同溶剂中染料No.30的溶剂化显色范围多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如丙酮溶液呈绿色,异

26、戊醇溶液呈蓝色,苯甲醚溶液呈黄绿色。溶液颜色变化的另一特色是:几乎可见光的每一种颜色都可由适当的不同极性的溶剂的二元混合物产生。由此,ET30)值提供了一个非常灵敏的表示溶剂极性特征的方法,目前已测定了100多种单一溶剂和许多二元混合溶剂的ET30)值。2. 溶剂的分类将溶剂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如根据化学结构、物理常数、酸碱性或者特异性的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分类。按溶剂发挥氢键给体作用的能力,可将溶剂分为质子性溶剂protic solvent)和非质子性溶剂aprotic solvent)两大类 。质子性溶剂含有易取代氢原子,可与含负离子的反应物发生氢键结合 ,发生溶剂化作用,也可与正离

27、子的孤对电子进行配位结合,或与中性分子中的氧原子或氮原子形成氢键,或由于偶极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介电常数15,ET30)= 4763。质子性溶剂有水、醇类、乙酸、硫酸、多聚磷酸、氢氟酸-三氟化锑 HF-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0 页12 / 20 SbF3)、氟磺酸 -三氟化锑 FSO3H-SbF3)、三氟乙酸等,以及氨或胺类化合物。非质子性溶剂不含易取代的氢原子,主要是靠 偶极矩或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偶极矩)和介电常数 )小的溶剂,其溶剂化作用也很小,一般将介电常数)在15以上的溶

28、剂称为极性溶剂,介电常数 )在 15以下的溶剂称为非极性溶剂。非质子极性溶剂具有高介电常数 1520)、高偶极矩 8.34 x 10-30C m )和较高的ET30)4047),非质子极性溶剂有醚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卤代烃类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等)、酮类丙酮、甲乙酮等)、含氮化合物如硝基甲烷、硝基苯、吡啶、乙腈、喹啉)、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 )、酰胺类 甲酰胺、 N,N -二甲基甲酰胺 、N-甲基吡咯酮、 N,N-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磷酸三酰胺等)。非质子非极性溶剂的介电常数低 1520),偶极矩小 8.34 x 10-30C m) ,ET30)较低3040),非质子非极

29、性溶剂又被称为惰性溶剂,如芳烃类氯苯、二甲苯、苯等)和脂肪烃类 正己烷、庚烷、环己烷和各种沸程的石油醚)。3. 溶剂化效应溶剂化效应 指每一个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溶剂分子疏密程度不同地包围着的现象。对于水溶液来说,常用水合这个术语。在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离子周围形成溶剂层,这是溶质离子和溶剂偶极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溶剂化自由能Gsolv是对溶剂化能力的量度,它是由四种不同性质的能量组分叠加而成: 空穴能 ,由溶解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产生。定向能 ,由于溶剂化分子或离子的存在而引起,与偶极溶剂分子的部分定向现象有关。无向性相互作用能,相应于非特异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具有较大的活性半径 CHCl3

30、 C6H6,这三种溶剂的介电常数20 oC)分别为 10.7、5.0,2.28。这是因为离子或极性分子在极性溶剂中,溶质和溶剂之间能发生溶剂化作用;在溶剂化过程中,放出热量而降低溶质的位能。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于反应物和过渡态之间的能量差即活化能E,一般说来,如果反应物比过渡态更容易发生溶剂化,则反应物位能降低H?,相当于活化能增高H,降低反应速率图3-2a)。当过渡态更容易发生溶剂化时,随着过渡态位能下降,反应活化能降低H,故反应加速,溶剂的极性越大,对反应越有利图3-2b)。过渡态溶剂化E反应进程E1E2反应物反应物溶剂化反应物E2E1ab反应进程E图 3-2 溶剂化与活化能的关系示意图改变溶

31、剂能够相应地改变均相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级数。如碘甲烷与三丙胺生成季铵盐的反应,活化过程中产生电荷分离,因此溶剂极性增强,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研究结果表明,其反应速率随着溶剂的极性变化而显著改变。如以正己烷中的反应速率为1,则在乙醚中的相对反应速率为120,在苯、氯仿和硝基甲烷中的相对反应速率分别为37、13000和111000。在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中,选择适当的溶剂,可以加快或减缓化学反应速率。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改变溶剂就能使反应速率加速109倍之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0 页15 / 20 2.

32、 溶剂对反应方向的影响溶剂不同,反应产物可能不同。例如甲苯与溴反应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还是在甲基侧链上,可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来控制。二硫化碳为溶剂,甲基侧链溴代,反应收率85.2%;硝基苯为溶剂,溴代发生在苯环上,邻、对位溴代收率98%。+CH3BrPhNO2CS2CH3CH2BrCH3BrBr2苯酚与乙酰氯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在二硫化碳中反应,产物主要是邻位取代物。若在硝基苯溶剂中,产物主要是对位取代物。CH3COCl/AlCl3OHCH3OOHOH3COHCS2PhNO23. 溶剂对产品构型的影响溶剂极性不同,有的反应顺反异构体产物的比例也不同。Wittig 试剂与醛类

33、或不对称酮类反应时,得到的烯烃是一对顺反syn,anti)异构体。通过控制反应的溶剂和温度可以使某种构型的产物成为主要产物。实验表明,当反应在非极性溶剂 中进行时,有利于反式异构体 的生成;在 极性溶剂 中进行时则有利于顺式异构体 的生成。例如丙醛与Wittig 试剂的反应,DMF 为溶剂,顺式产物占96%;苯为溶剂,产物均为反式体。这个原理已在昆虫激素的生产工艺中得到应用。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由顺-8-十二烯醇乙酸酯3-6)和反式异构体3-7)组成,当反式异构体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0 页16 / 20

34、 7)含量在 10%左右时,诱蛾活性最高。旧生产工艺先分别合成顺、反两种异构体,再按一定比例混合。路线冗长,操作繁杂。应用Wittig 反应合成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通过控制反应溶剂和条件,使产物中的顺式构型产物占88%,田间实验表明具有最大的诱蛾活性。OH3CCH3OOH3CCH3OOHH3CHOH3CBr- Ph3P+OHPh3PBrOHCH3COCl/n-C4H9Li/DMSO+(3-6)(3-7)吡啶人工甜味素天冬甜精aspartame,3-8)的合成以氨基保护的天门冬酸酐3-9)与苯丙氨酸甲酯3-10)为原料,经氨解反应制得,产物多为位 羧 基 成 酰 胺 产 物 3-11),但含有少

35、量位羧基成酰胺产物3-12); 3-12)味苦,且不易除去。Albini 等人研究发现影响两种产物比例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碱和影响分子内氢键的溶剂效应。以非极性溶剂1,2-二氯乙烷)或微弱极性溶剂甲苯)为反应溶剂,在低浓度下0.02mol/L )反应,分子内氢键较强, 3-11)的收率在 85%左右;但如果加入三乙胺,3-11)的收率显著降低7。OOONRHH+H2NPhOCH3OHRNHCOOH OHOCH3OPhNHHRNHCOOHNOHOPhOCH3HH+(3-9)(3-10)(3-11)(3-12)H3N+COO-NOHOPhOCH3HH(3-8)4. 溶剂极性对化学平衡反应的影响溶剂对

36、酸碱平衡和互变异构平衡等均有影响。不同极性的溶剂,直接影响1,3-二羰基化合物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体系中两种异构体的含量,进而影响以1,3-二羰基化合物为反应物的反应收率。1,3-二羰基化合物,包括-二醛、-酮醛、-二酮和-酮酸酯等,在溶液中可能以三种互变异构体形式同时存在:二酮式3-13a)、顺式 -烯醇式 3-13b)和反式 -烯醇式 3-13c),开链的 1,3-二羰基化合物难于以反式-烯醇式 3-13c)存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0 页17 / 20 (3-13c)HORRO(3-13b)(3-1

37、3a)RROOHRROO不考虑反式 -烯醇式时,酮式-烯醇式的平衡常数KT可以用下式表示:KT = 烯醇式 / 二酮式 在溶液中,开链的1,3-二羰基化合物实际上完全烯醇化为顺式-烯醇式 3-13b),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分子内氢键而稳定化。环状的1,3-二羰基化合物能够以反式-烯醇式 3-13c)存在。通常,当二酮式较氢键缔合的顺式-烯醇式具有更大的极性时,其酮式/烯醇式的比例常数取决于溶剂的极性。下面以化学制药工业上常用的原料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丙酮为例进行探讨。1H-核磁共振谱法测得的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丙酮的平衡常数表 3-1)表明:这些 1,3-二羰基化合物在非质子非极性溶剂中具有较高的烯醇

38、式含量,在质子性溶剂或者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烯醇式含量较低。表 3-1 在各种溶剂中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丙酮的平衡常数1溶剂介电常数 D)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丙酮KT烯醇式 %)KT烯醇式 %)气相20.00 0.74 43 11.7 92 正己烷1.88 0.64 39 19.0 95 苯2.28 0.19 16 8.0 89 纯溶质15.70 0.081 73 4.3 81 甲醇32.70 0.062 6 2.8 74 乙酸6.15 0.019 2 2.0 67 1. 332,浓度 0.1M。2. 40。在非质子非极性溶剂中酮式和烯醇式的比例与气相条件下得到的数值相近。原则上,当1,3-二羰基化合

39、物溶于非极性溶剂时,顺式-烯醇式的比例较高;增加溶剂极性,平衡移向二酮式。在两种互变异构体中烯醇式是极性比较小的一种形式,烯醇式异构体的分子内氢键有助于降低羰基的偶极之间的斥力。此外,当溶剂分子间的氢键与1,3-二羰基化合物分子内氢键不发生竞争时,分子内氢键使烯醇式稳定的作用将变得更为明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0 页18 / 20 。这样,当溶剂极性增强时,伴随着分子间氢键的形成,烯醇式含量降低。2-异丙基 -5-甲氧基 -1,3-二氧六环 3-14)的顺反异构体平衡自由能差与溶剂有关,如表3-2。表 3-

40、2 在各种溶剂中5 位甲氧基顺反异构体平衡自由能差溶剂GkJ. mol-1)溶剂GkJ. mol-1)正己烷-4.44 甲苯-2.97 四氯化碳-3.77 四氢呋喃-2.72 丙酮-1.42 氯仿-0.67 硝基苯-0.84 甲醇-0.13 乙醚-3.47 乙腈+0.04 三、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应用 重结晶法精制最终产物,即原料药时,一方面要除去 由原辅材料和副反应带来的杂质 ;另一方面要注意重结晶过程对精制品结晶大小、晶型和溶剂化等的影响。药物微晶化 micronization )可增加药物的表面积,加快药物的溶解速度;对于水溶性差的药物,微晶化处理很有意义。某些药物在临床应用初期剂量较大,逐

41、步了解其结晶大小与水溶性的关系后,实现微晶化,可显著降低剂量。如利尿药螺内酯spironolactone)微晶化处理后, 20 mg微粒的疗效与100 mg普通制剂的疗效相仿,服用剂量减少4/5。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中不稳定,微晶化处理后加速其溶解速率,加快药物分解。如合成抗菌药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主要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微晶化后反而会刺激胃,故宜用较大结晶制成剂型,以减慢药物溶解速度提高胃肠道的耐受性。因此,重结晶法精制药物时,必须综合考虑药物的剂型和用途等。还要注意 重结晶产物的溶剂化solvates)问题,如果溶剂为水,重结晶产物可能含有不同量结晶水,这种含结晶水的产物被称

42、为水合物Hydrates)。如氨苄西林ampicillin )和阿莫西林 amoxicillin )既有三水合物,又有无水物,三水合物的稳定性好。同样,药物与有机溶剂形成溶剂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与非溶剂化物不同,因而剂量和疗效就可能有差别。如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 )可与正庚烷、乙酸乙酯形成溶剂化物。对于口服制剂,原料药的晶型与疗效和生物利用度有关。例如棕榈氯霉素chloramphe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0 页19 / 20 nicol palmitate)有 A、B、C三种晶型

43、及无定型,其中A、C为无效型,而B及无定型为有效。原因是口服给药时B及无定型易被胰脂酶水解,释放出氯霉素而发挥其抗菌作用,而A、C型结晶不能为胰脂酶所水解,故无效。世界各国都规定棕榈氯霉素中的无效晶型不得超过10%。又如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cimetidine ),采用不同的溶剂结晶可制得不同的的晶型,它们的熔点、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谱不同,其中A型疗效最佳2。再如法莫替丁有A、B两种晶型,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6.82%和49.10%3,4。理想的重结晶溶剂应对杂质有良好的溶解性;对于待提纯的药物应具有所期望的溶解性,即室温下微溶,而在该溶剂的沸点时溶解度较大,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44、斜率大,如图 3-3所示 A线。斜率小的 B线和 C线,相对而言不是理想的重结晶溶剂。图 3-3 药物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示意图选择重结晶溶剂的经验规则是“ 相似相溶 ” 。若溶质极性很大,就需用极性很大的溶剂才能使它溶解;若溶质是非极性的,则需用非极性溶剂。对于含有易形成氢键的官能团如OH,-NH2,-COOH , -CONH-等)的化合物来说,它们在水、甲醇类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苯或乙烷等烃类溶剂中的溶解度。但是,如果官能团不是分子的主要部分时,那么溶解度可能有很大变化。如十二醇几乎不溶于水,它所具有的十二个碳长链,使其性质更像烃类化合物。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应用两种或两种溶剂形成的混合溶剂做重

45、结晶溶剂。根据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 )指导原则,对于第一类溶剂,如苯、四氯化碳、 1,2-二氯乙烷等,由于它们不可接受的毒性和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乙腈、氯仿、二氯甲烷、环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等第二类溶剂由于其固有的毒性,必须在药品生产中限制使用,如在工艺中使用这两类溶剂,应在质量研究中注意检测其残留量,待工艺稳定后再根据实测情况决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0 页20 / 20 是否将该项检查订入质量标准;第三类溶剂,如乙酸、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和四氢呋喃等, 则根据 GMP管理及生产的需要来合理使用。在合理选择溶剂的基础上,根据所用溶剂的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并注意溶剂的回收与再利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